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很多,不仅包括技术动作,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心理状态、训练水平,而且还包括场地器材、气候等比赛条件。然而,在众多的因素中,技术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运动员只有熟练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充分发挥身体潜能,取得优异成绩。一、跳高技术的演变跳高运动源于英国。从1864年第一个正式世界跳高纪录诞生至今,世界男子跳高成绩已由1.67米,发展到2.44米,而跳高纪录的不断刷新,又是与一次次跳高技术  相似文献   

2.
随着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运动员的不断增多,跳高比赛的争夺日趋激烈,对运动员在极限条件下技术动作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与此相应的是,比赛中动作失误、试跳失败的代价也更加增大。因此,依据各项科研数据,对跳高比赛中最典型的错误进行分析,揭示产生错误的机制,确定消  相似文献   

3.
不久以前人们还认为,从人体测量的观点出发,跳高运动员的身高为1.90米是最理想的。而今天当身高2米的运动员在跳高场地参加比赛时,任何人也不会感到惊奇,这是极平常的现象。成绩在提高。对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身高的要求同样在提高。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跳高场地上比赛的只有超过2米的运动员。现在有许多世界著名选手  相似文献   

4.
怎样克服跳高技术训练中的心理障碍是我在教学训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少年儿童在初期训练过程中,在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时,尽快地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对迅速掌握技术和提高训练水平都是很重要的。跳高技术训练中的心理障碍是由于训练条件、环境、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运动员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活动和心理矛盾,从而影响了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5.
前言在田径运动中,跳高比赛由于在时间、空间和竞赛规则上与其它项目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运动员在跳高比赛中会出现不同于其它项目的心理特点,它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其它田径项目更大,尤其是高水平的跳高比赛,优秀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决定着比赛的成败。而对于我国跳高选手来说,掌握跳高比赛的心理特点及自我调节方法,有着更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一九六二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环境条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在人的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运动员无论在训练或是比赛过程中都会随时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而情绪的变化也往往影响着训练效果和比赛时的技术发挥。尤其运动员比赛时的紧张情绪是造成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例如:在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优秀跳高选手朱建华、跳水名将陈肖霞、李艺花等都是实力强、夺标呼声高的  相似文献   

7.
对青年跳高运动员王舟舟基本条件、基础训练与比赛的分析,揭示其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等项指标上接近或达到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同期指标,是一个具有优化条件的跳高人才。在技术水平能得到有效提高时,其未来运动成绩可能达到2.35m以上。  相似文献   

8.
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战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女子跳高出现了严重“滑坡” 现象。由于跳高比赛属于个人竞赛项目,比赛中战术的运用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较少。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试跳次数多,持续时间长,体力消耗大,则很容易影响成绩的发挥,同时,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赛计划。 通过对世界上跳过两米的35名女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321次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一、运动员所要的起始高度与最好成绩的差值范围在10~30厘米之间,且每个运动员的起始高度相对固定,浮动一般不超过10厘米。 二、优秀运动员的每次试跳均表现出高度的成功率。统计表明,在运动…  相似文献   

9.
成功跳跃高度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96、1997年全国田径赛北京赛区跳高5场比赛,44人的整个比赛表现及赛后访谈,发现跳高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因素及技战术运用对成绩、名次取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着重从现场运动员表现进行分析,希望时跳高教练、运动员在大赛中能够更好发挥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探讨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充低聚糖和伟特糖对男子青少年运动员血糖、血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有利于维持运动员的血糖水平,降低血乳酸水平;加大补糖的浓度没有对受试者的血糖及血乳酸水平产生更大的影响;不同距离场地自行车比赛时,补糖对运动员血乳酸水平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前言刘云鹏是我国第二个用俯卧式越过2.29米的跳高运动员。近年来,他的成绩比较稳定,特别是在重大比赛中,一般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如在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男子跳高比赛中,他是唯一在该次比赛中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在一九八七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高比赛中,他又夺得了冠军。虽然目前国内外采用俯卧式技术的跳高运动员已不多见,但是,由于背越式技术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分析了异常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消极心理因素的方法,并论述了跳高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技能在跳高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心理技能在跳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变化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为了跳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能在比赛中得到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由于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出现"克拉克现象"、"Chok ing现象"等不利于比赛水平发挥的心理现象。因此,加强心理训练对提高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背越式跳高的项目特点,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应具有自信强化等六种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跳高是一项克服一定高度障碍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跳高比赛是以运动员“失败”而告终,即所有运动员都不能越过的最后高度。跳高项目的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决定了跳高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和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当运动员具备了良好技术和能力准备以及比赛心理准备和能力时,才有可能成为比赛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6.
跳高运动是平动和转动两种运动形式组成的一项复杂的空间运动。它具有周期性运动和非周期性运动的双重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跳高技术是田径运动技术中较复杂的技术之一。当今跳高竞争,对运动员在思想、意志、心理定向及“主变”、“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比赛中如何打响第一炮以及在各高度上如何处理好第一次试跳,已成为每一个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讨论与分析(一) 掌握和运用高度规律:跳高比赛高度的递增是有一定规律的。运动会的组织者根据大会的性质、比赛的规律、参加的人数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等,事先已制定高度的递增方  相似文献   

17.
在多年的跳高训练中,我发现本校的跳高运动员都产生过下面有趣的心理现象:平时在室内训练的横杆高度与室外正式比赛的高度虽然完全一样,但是运动员们都觉得室外的横杆较低,因此信心十足,情绪稳定,竞技状态良好。成了提高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小学课余跳高训练中,背越式跳高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由于受训练时间、训练条件的限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运动技术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运动员在跳高练习中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练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跳高由于其项目的独特属性,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和突破所产生影响更加巨大,它象只无形的手引导着运动员走向比赛成功或是失败。因此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为每个教练员所认识,并且在训练实践中积极探索,力求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笔者从指导运动员比赛、训练教学实践过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总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欧洲一些国家兴起一种新颖的田径比赛形式——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比赛。我国田径优秀女跳高运动员郑达真、叶佩素在赴西德的一次比赛中,就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分别跳过了一米八七和一米八四的高度,并创造了亚洲一九七七年女子室内跳高最好成绩。采用音乐伴奏训练将会给运动员有机体带来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