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谍软件的入侵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出版》2004,(11):49-52
闻谍软件(英文名称为"Spyware")是一种来自互联网的,能够的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进行非法安装(安装后很难找到其踪影),并悄悄把截获的一些机密信息发送给第三者软件。间谍软件在安装时什么都不显示,运行时用户也不知晓,删除起来非常困难。由于间谍软件隐藏在在用户计算机中,秘密监耗计算机能力,使计算机崩溃,并使用户被淹没在肉络广告的汪洋大海中。它还能够窃取密码、信用卡号和其它机密数据。作为互联网用户,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2.
行业     
《网络传播》2006,(3):8
“间谍”软件已超过病毒成为网民的最大威胁;分众电视广告网拟进入手机广告市场;Google启动.cn顶级域名。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5年年底,有22%的全球手机用户和30.6%的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安装了广告屏蔽应用,这对数字传媒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威胁到内容提供者的生存.用户安装广告屏蔽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广告对用户容易造成侵扰、消耗流量、侵犯隐私以及由此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当根据用户对广告的容忍度选择投放方式,主动提供用户广告关闭设置,从用户体验出发选择内容发布平台,发布原生广告,通过与广告屏蔽应用开发者进行合作,来实现对广告屏蔽软件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安全通报     
■全球约90%电脑深受间谍软件所害Webroot反间谍软件公司报告显示,2006年第二季度89%的个人电脑感染的间谍软件数量平均达到30种,比今年第一季度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垃圾邮件发送者们也将间谍软件列为了他们谋取钱财的一个手段,诱惑受害者的间谍软件网站数量正在增长。在欧洲,英国是感染间谍软件最严重的国家,每台PC中发现的间谍软件数量平均达到了30.5个。全球的平均数字为24.5。■PDF文档暴露网址跳转漏洞近日,英国一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存在于AdobePDF文件格式中的漏洞,黑客可以利用PDF文件格式的合法功能在其中植入含有恶意的代…  相似文献   

5.
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被Spyware(间谍软件)所包围,它们悄无声息的偷窥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它们将我们的银行账号、企业用户的ID号码和密码传送给第三方。在我们还在为病毒、蠕虫、黑客所困扰的时候,Spyware(间谍软件)却早已在我们电脑安营扎寨。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04,(11):12-12
10 月13 日,美国政府首次尝试打击未经允许控制他人电脑的互联网“间谍软件”(spyware),对新罕布夏州的一名男子提出法律诉讼。根据该诉讼,间谍软件利 用微软(Microsoft)IE浏览器的一个漏洞,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入侵他们的电 脑。这是美国政府针对滥用间谍软件者犯 罪采取法律制裁的第一项案例。 此前一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要求联邦法庭下令关闭一种会胁 迫使用者购买反间谍软件的业务,这种间 谍软件会让电脑失去原有的工作能力。 据FTC 介绍,互联网使用者在访问含 有某些广告标语的网站时,会在不知情的 …  相似文献   

7.
谍件潜入     
《电子出版》2004,(7):55-57
当您凝视计算机屏幕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在一个个窗口后面,在键盘的下面,有好多眼睛正在盯着您,浏览您所浏览的内容,记录您敲打的信息?他们也许并不都是恶意的,但是他们会给恶性程序带来可以利用的通路,并且这些动作可能您并不知情。它们就是间谍软件。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2007,(4):77
根据安全软件厂商McAfee3月12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托克劳群岛网站是全球最危险的网址。超过10%的托克劳网站(网址以.tk结尾)将使用户受到垃圾信息,病毒以及间谍软件攻击。  相似文献   

9.
所渭广告管理的“黑洞”,主要体现在广告的恶意拖欠款上,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考证,这一“黑洞”的形成原因无外乎三点:司法监管出现了“空白”恶意拖欠广告款,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到手的广告款寻找理由不上缴,二是与广告客户密谋,抗缴或少缴,从中捞取好处。山东某一名业务员仅拖欠广告款,每年就能从中得到十几万元的“回报”。由此可见,恶意拖欠广告款,已构成了职务占有罪;那么司法机关为什么“过问”不积极呢?据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媒体广告款的清欠工  相似文献   

10.
现在,网络间谍软件(spyware)又迅速成为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安全的一大威胁,2002年PestPatrol安全公司的报告显示间谍软件的数量由2000年的4种发展到2002年的279种;EarthLink 10月的报告显示2004年在300万台计算机上扫瞄发现8300万个间谍软件。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博客空间已经被恶意攻击弄得沸沸扬扬,本文在提出如何回击恶意攻击的同时,联想到由恶意攻击带来的商机,并根据目前国内的博客商业化发展,具体谈了博客广告和移动博客这两种主要的博客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电脑广告总是说使用最新CPU的电脑多快捷、多迷人,好多用户向我询问有关电脑硬件配置或升级方面的问题。如果用户的主要工作是文字处理或一般的数字运算,标准的硬件配置就足够了,不必经常进行升级硬件;使用最新的CPU进行文字处理或一般的运算,除了稍微提高运行速度外,实际上浪费了强大的系统资源和运算能力。电脑硬件的广告总是夸大其词。但是,如果用户的主要工作是电脑图形图像的设计和创作,使用位图图像位图图像编辑、处理、设计和创作软件,使用矢量图形设计和创作软件,使用文字排版设计和创作软件,使用平面特殊效果软件…  相似文献   

13.
当黑客冒用华盛顿著名艺术家的eBay帐户,让用户一头雾水、饱受惊吓时;当窃贼在微软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带着源代码悠然离去时;当越来越多的蠕虫病毒、间谍程序等网络“杀手”以“闪电战”、“迂回战”等多种战术肆虐于网络时……  相似文献   

14.
对于流氓软件.大多数用户都有过被“绑架”的经历。随便启动一台电脑,总会发现一些从未安装过的软件堂而皇之地开始运行;打开网络浏览器.地址栏旁边出现陌生的插件.“热心”地帮你干这干那;正在紧张地工作,忽然系统变得慢如蜗牛.不一会儿弹出几个令人尴尬的广告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广告基金会AAF新近制定了“企业广告”八大戒律,内容周密,文字简练,对于企业广告制作者制作广告时如何防止夸大出差错,很有参考价值。一、诚信:广告必须与事实相符。如果刻意遗漏某项信息或恶意隐瞒,很  相似文献   

16.
偷窥启示录     
Spyware(间谍软件)像一把打开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将人们早先对互联网所产生的所有忧虑一股脑的释放出来。网络下的新型商业模式是否合法、软件的垄断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正当竞争所采取的“免费”手段,Spyware(间谍软件)让我们对互联网所带来的这一切,开始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7.
没有相应的法规限制、没有合适的安全软件来进行防范,我们在面对Spyware(间谍软件)的时候,似乎什么都“没有”。我们只能告诉自己,Spyware(间谍软件)所做的一切符合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我们只能让自己在网络上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  相似文献   

18.
没有相应的法规限制、没有合适的安全软件来进行防范,我们在面对Spyware(间谍软件)的时候,似乎什么都“没有”。我们只能告诉自己,Spyware(间谍软件)所做的一切符合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我们只能让自己在网络上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  相似文献   

19.
原生广告是一种内容与媒介高度融合的新兴广告形式,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传播,取得了较好的广告效果。以UTAUT模型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的媒介特性构建用户参与度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广告质量并不显著影响用户参与度,广告质量、广告契合度、广告奖励和关系强度,主要通过广告接受度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用户参与度,而绩效期望、感知风险性则会对用户参与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对提高原生广告的用户参与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断言:“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是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现代文明,还是众多的问题和麻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网络社会的预见、认识和行为。有害信息、虚假新闻的传播问题,“网络暴民”群体的谩骂侵扰、恶意攻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