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通常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一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选择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是有些相对运动的问题中,题目本身就要求以其中一个运动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此时若物体的运动情况稍微复杂就不容易判断其相对运动的结果了.  相似文献   

2.
求解运动问题,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对于有联系的二体运动问题,以地面为参照物虽然容易理解,但解题过程繁琐。如果选择其中某一物体为参照物,引入相对运动知识,往往可以转化为单体运动问题,简化对运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中物质运动一章,时常出现给定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要判断此物体有这种运动情况所选用的参照物,或者给出几个物体的相关运动情况,要判断这些物体以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的运动情况.这些题型对初学者来说感到难以下手,这里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来“求解”参照物或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所以不妨假设物体相对于地面(即以地面为参照物)的速度为v物,选择的参照物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参,并且选取参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速度v参的方向为正方向,如果某物体运动方向与v参相反,那在它的速度前加“-”号.  相似文献   

4.
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我们平时描述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指明参照物即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我们在研究相关问题时也习惯  相似文献   

5.
参照物也叫参考物,它是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一个物体. 根据运动状态的描述确定所选用的参照物或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中考的考点.笔者在教学中,感到学生对参  相似文献   

6.
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 ,首先要选择参照物 ,在某一参照系下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 ,实质上也就是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规律 ,参照物的选取不同 ,所表示的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不同 ,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会使物体的运动规律表现得非常简单 ,否则会很复杂 ,因此 ,参照物的选择在解题中是相当重要的。根据相对运动观点 ,当选择某一物体作参照物时 ,就应将这一物体当作静止来考虑 ,其实质就是参照物所具有的运动参量被掩盖 ,以此为前提研究物体的运动 ,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中与参照物运动规律相同的部分将反映不出来 ,所描述…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物体的相对运动时,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我们习惯于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但有时选择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可能会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方便、快捷.下面简单举例来说明.例1一艘船在河中逆流而上,河水流速为3米/秒,经过一座桥时,船上一只木箱掉  相似文献   

8.
杨宏昌 《甘肃教育》2010,(15):52-52
一、利用滑动摩擦力的概念解题 1.弄清运动与相对运动的根本区别是参照物的不同。物理学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如果没有明确说明,那么参照物一般都是地球,在研究相对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就不一定是地球了。  相似文献   

9.
参照物就是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我们常说物体运动或静止就是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比较的结果.具体的讲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位置改变了物体就是运动的,位置不改变物体就是静止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对参照物的认识还要注意几点:①人们习惯常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往往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如:奔驰的骏马,刺破夜空的流星,飞舞的蝴蝶等.②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你认为不动的物体可以做参照物,动的物体也可做参照物.③参照物选择的不同判断结果就可能不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如你坐在行驶的列车中,看路旁的树木、建筑物,向后闪过,你会说:“我是运动的”,而你看看列车,又说:“我是静止的。”④参照物一定要选择的合适,选择好参照物,会把相对运动问题的解答过程大大简化,使问题的处理变的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一个物体相当于男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物理学将机械运动定义中被选作比较"标准"的"另一个物体"称之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对运动形式的描述却不尽相同.比如,从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竖直丢下一颗炮弹,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其运行轨迹是抛物线,但若以运动着的飞机作为参照物,炮弹的运行轨迹却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11.
解析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不是阻碍物体对地面的运动的.而我们讨论功时一般都是以地面做参照物的,所以摩擦力可能做正功、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例1 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  相似文献   

12.
整个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选择得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如选择车厢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如选地面为  相似文献   

13.
参照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那个物体,叫做参照物(或称之为参照系)。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其运动的描述不相同。 一、参照系的分类 中学阶段,参照系主要指惯性系,但或多或少地要接触到非惯性系或质心系的问题。 1.惯性参照系 《必修本》的叙述为: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常取地球作参照物,即惯性参照系。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相对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参照物,也是惯性参照系,物体在各个惯  相似文献   

14.
我感到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上册第二章第十节“运动的合成”中没有提及合运动、分运动的参照物。为此,我在教学中对该节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明确提出速度合成定理。具体讲述以下几个问题。一、运动是绝对的,但描述运动是相对的。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必须在明确了参照物之后才有意义。一个质点的运动,选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描述就会不同。如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自由下落的物体,以车厢为参照物,物体做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做抛物线运动。小船渡河的运动,以岸为参照物,小船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位移是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最为普遍的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要以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则称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两个物体相对于地面都在运动的问题时,如能选择适当的物体作参照物,可使解题过程得到简化.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运动时,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例1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从一楼送到二楼,若自动扶梯不  相似文献   

17.
考查类型:(1)根据参照物判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定选取的参照物。对于同一个物体,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如果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那么该物体就是静止的;如果该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该物体就是相对运动的。所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要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有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变换参照物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是学生颇感棘手的一类相对运动问题,本文介绍一种借助画示意图求解的方法.一、示意图规则1.用一条标有方向的直线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物体和参照物的位置分别用画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2.使表示运动物体的点相对于表示参照物点...  相似文献   

19.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参照物选择得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确定物体足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选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相似文献   

20.
一、要注意克服日常生活习惯的负面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动”还是“静”的.这一定势思维使大脑首先出现这么一种潜意识:只有对地面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动摩擦力,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