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辉煌的高句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龙 《寻根》2006,(1):92-100
高句丽,我国史书也称为高句骊,高骊,高丽,是公元前37年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边疆民族政权,至公元668年为唐朝灭亡,存世7个世纪。如此长期称霸我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政权,  相似文献   

2.
蜀汉政权建立后,基于自身的需要四处开疆拓土,目的在于增强自身实力,在三国鼎立中取得优势.蜀汉政权的开拓行动贯穿整个蜀汉历史.  相似文献   

3.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相似文献   

4.
王泉根 《寻根》2011,(6):115-118
大凡读过《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13帝全系单名;三国时的曹魏政权从曹操、曹丕到曹奂都是单名;蜀汉政权,刘备、刘禅也是单名;东吴政权从孙权到孙皓也全是单名。至于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黄忠、马超、袁绍、...  相似文献   

5.
刘治立 《寻根》2005,(2):139-141
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很有影响的鲜卑族政权,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吐谷浑政权控制着青海大部及甘肃、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土地,曾经消灭了赫连氏建立的夏政权,对北魏、隋朝和唐朝统治构成一定的威胁。唐贞观九年,大将李靖等率数路大军西击吐谷浑,其国势逆衰。龙朔三年(663年),吐蕃发兵袭击并灭掉了立国三百多年的吐谷浑政权,吐谷浑王诺曷钵被迫率领部族数干帐投奔唐王朝,  相似文献   

6.
汶川县瓦寺土司,始封于明英宗正统时,兴盛于清代,民国时衰落,解放后彻底废除,前后延续500余年.瓦寺土司在历史上很著名,不仅因为它“世有大勋”被中央王朝封为阿坝地区地位最高的土司,更因为它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堪称中国土司制度的一个成功典型.  相似文献   

7.
宋晓梅 《寻根》2002,(4):96-99
公元5世纪的最末一年,在中国西部的一个弹丸之地——吐鲁番,来自陇西金城郡的麴姓人嘉,借高昌国王马儒之世子出城迎接北魏使请求内徙之机,弑杀国王,结束了近三百年北方政权扶持傀儡,河陇汉族诸姓轮番上台的历史,自立为王,建立麴氏王朝。在麴氏高昌国的大部分时期内,张氏家族以其特殊的出身地域、家族门第和家世门风对高昌国政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金培 《寻根》2012,(2):37-41
历史上入台的汉族移民绝大部分是祖籍河洛地区的闽粤籍移民后裔。无论是迫于生计前往台湾垦殖开发,还是因为政权更迭或其他原因前往避难寻求生计,他们都不是以离开家乡为目的,而是以重返家园为旨归。加上岛内居民冲突频繁,天灾人祸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9.
黄波 《东方文化》2001,(5):125-126
读过许多化人回忆在蒋介石政权下如何与当局周旋的字:书被禁,换个书名或换个书店甚至另换一个封面便又出版了;给别人写稿出书难免掣肘,几个穷书生凑合凑合竟然也能办一份报纸一本刊物开一家书店;自己的刊物、书店被查封,  相似文献   

10.
“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靠这两杆子”,是“文革”期间最著名的用语。当然,当时的枪杆子是林彪,笔杆子是中央文革。但我以为,笔杆子到底是什么,少有人研究;因为,大家更迷信枪杆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最高指示”。音乐学家田青先生在台湾讲学,有学生问他:“为什么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田青先生幽默地回答:“共产党有好歌。”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是20世纪普遍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对晚清士绅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民族主义导致士绅政治参与扩大。满清王朝无力将士绅参与政治的新热情导向支持自己的方向去,反而使士绅从立宪主义立场转向了反对清王朝的立场,而士绅在民族主义的激荡下给晚清政权致命的一击。  相似文献   

12.
扬永俊 《寻根》2002,(6):53-60
拓跋鲜卑是鲜卑众部落的一支。它崛起于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后重新统一北方并建立了政权。作为北魏政权的统冶阶级,拓跋鲜卑的祭天与汉族统治阶级的南郊或丘祭天迥然有别,它保留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具体表现在祭天时间与地点的随意性、祭祀对象的胡神化、女巫主祭、西向祭拜、绕坛驰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谢泳 《东方文化》2002,(4):112-119
一个时代的政权突然发生转换后,它在化上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这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不能回避的问题。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化上的要求,是适应它的意识形态,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按说,一个时代政治转换以后,大化上是较难突然完成的,但5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突然转型,对于知识分子的适应来说,好像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观察50年代的出版物会发现,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他们思想上的变化,当然我们不能把他们那些表态性的字和他们的思想直接等同起来,但知识分子在极短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德米特里·谢尔盖维奇·利哈乔夫,1906年出生于圣彼得堡。在这个文化氛围十分浓厚的大都市,利哈乔夫度过了自己幸福快乐的童年。利哈乔夫的童年正值俄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白银时代”。“白银时代”是特指1890年至1917年,即俄国政权与苏维埃政权交接的混乱时期,俄罗斯自由知识分子的文化复兴运动时代。在这短短的近三十年间里,在俄国哲学、  相似文献   

15.
夺取政权,剥夺反抗的财产和自由,或剥夺各式罪犯的公民权,都离不开一个“夺”字。在有些时候,这是一种带有合理性(包括正义性)的必须举措。可忧的倒是被剥夺已经服气,已经被驯化,仍要对其进行无休止的夺。更可怕的是胜利本身养成了夺的习惯意识和习惯行为,并取得了夺的当然特权。比这尤其可怕的是形成了“夺性”,近于疯夺,不论对同僚还是对平民也都立足于夺,这世界就必将进人乱世,由官夺催化出匪夺,随之促动出民夺,  相似文献   

16.
巴塘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历史上为中央王朝、少数民族政权及部落争夺的绾毂之地。清末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川省、川边地方倾力经营,使之成为川滇藏结合部的边关战略重镇。近代巴塘地区"边疆治理"实践堪称王朝边疆、近代国家边疆以及族际主义、区域主义治理形态的典范,其成功经验为现代边疆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 《华夏文化》2004,(2):22-24
县级政权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低一级的基层政权,是封建官僚机构的末梢。其行政首脑称县令或知县。虽然他们品级较低,但在地方行政中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真正的“治事之官”(意即负责实际事务的官)。故此,传统的县令或知县常被称为“亲民官”或“父母官”。北洋政府时期,地方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把以前凡有直辖地方的府、直隶厅、直隶州和厅、州等地方政权,一律改称为县。“县置知事,隶属道尹,为县行政长官”。因此,县知事就成为县级行政机构的行政首脑。纵观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固然与传统的县官有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有着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能够延绵五千年而血脉不断,归根到底就在于她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几个政权分裂割据的状况,但这些都是暂时的。而且,在这些时期,人们总是以未来的统一为奋斗目标,社会也是向着再统一的方向发展。97香港回归;99澳门回归,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对远行者的临别赠言或将逝者的临终遗言总会掀起涟漪的,因为这些言语寄托了他们的嘱托和劝勉之意,潜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情,是颇能动人心弦的。诸葛亮的《出师表》之所以传颂千古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被文中氤氲的悲情气氛所感动。在蜀汉政权"危急存亡之秋",诸  相似文献   

20.
武陵民族走廊土司时期的信仰研究——以容美土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民族走廊土司时期的宗教信仰是一个复杂的文化复合体,其相关活动是在区分或调和不同宗教系统的过程中得以实际运营的。这种宗教文化融合现象涉及宗教信仰体系中不同成分的形成及互动形态。文章在历史文献梳理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土司时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研究、解读其信仰文化,勾勒出宗教信仰与土司社会、文化的关联性,并进而探讨它对土司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