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游泳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其一些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  洪平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4,25(6):59-63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介绍了游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及其一些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实验室和训练场地直接测试方法以及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定方法等。最后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等动训练仪上进行模拟全身游泳的最大摄氧量测试和将来使用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在水中进行正常游泳测试既符合游泳项目的专项特点,又涉及大的肌肉群,可能是简单实用并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轮滑运动对大学生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为科学的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吉林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轮滑专项30名大学生与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人体专业30名大学生,通过心功能测试、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身体成分测定作对比,了解轮滑运动对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轮滑运动对大学生的腰臀比、心功能指数和最大摄氧量指标与人体专业学生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轮滑运动专项学生的身高、体重、脂肪百分比和安静时的心率与人体专业的学生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轮滑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心功能指数的提高极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Fox和陈文堉最大摄氧量间接测定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法所得数值为标准,对间接测定法Fox、陈文堉进行比较性分析。首先通过Bruce方案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系的8名19至22岁男大学生进行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其后应用相同样本通过Fox法,陈文堉法对最大摄氧量进行间接估测。分析讨论直接测定法和两种间接测定法的显著性,并相互比较。结果发现三种方法相互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ox法与陈文堉法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间接测定法具有实际可操行。  相似文献   

4.
朱威  曹峰锐 《精武》2012,(20):1-2
目的:对最大摄氧量和氧脉搏同800m跑、12min跑成绩的相关性作探讨,以确定哪种方法更适合作为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课体能测试的评定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太原理工大学20名普通在读大二女生。运用意大利科时迈(COSMED)公司生产的quarkb2型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测得受试对象的最大摄氧量。在标准的400m田径场上分别测得受试对象12min跑和800m跑成绩。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女生12min跑成绩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氧脉搏成低度正相关。②女生800m跑成绩同最大摄氧量绝对值、最大摄氧量相对值和氧脉搏成低度负相关。结论:12min跑比800m跑更适合用于评定高校普通大学女生有氧能力的体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向娜 《新体育》2011,(1):28-29
运动测试是一种最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主要使用跑步机或功率车等记功器让受试者进行一定负荷的运动,选用心率监控器或心电、血压、呼吸气体分析仪等设备直接或间接的评估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通过个人摄氧量的数值来评价个人的运动能力,给予受试者一个适宜的运动强度及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6.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在极量负荷时心肺功能、贮备能力和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直接测定最大摄氧量的方法比较繁琐,国外一些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简易的方法来预测人体最大摄氧量,即用台阶作为运动负荷方式,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女子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测试,掌握了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水平,为教练员针对性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了依据。对9名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测试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相对最大摄氧量,呼吸商,最高心率和氧脉搏等指标。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自行车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为3066.7±182.67ml/min;相对最大摄氧量为50.5±3.03ml/min.kg;青少年运动员有必要定期进行有氧能力测试,可以掌握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变化情况,也将为训练计划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彭莉 《体育科学》2011,31(7):85-91
最大摄氧量作为运动生理学领域里评价心肺功能与有氧耐力的经典指标,其概念与有关理论在最近10多年备受争议与质疑。总结回顾了研究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与判定标准的文献,发现各研究的.VO2max测试方法不一;测试的运动方式、负荷方案仍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不同测试方法影响.VO2max测试结果。判定.VO2max的指标标准不统一;各研究采用的判定指标数量不一;存在受试者达不到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心血管功能评价指标的同质性和有效性,对16586名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2202名大学生既参加台阶试验又参加800/1000m跑,而且为了得到最大摄氧量的数据,又选取参加台阶试验和800/1000m跑的学生195人进行12分钟跑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台阶测试得分和耐久跑成绩得分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1);男女大学生的台阶测试得分与耐久跑得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男生r=0.347,Sig.=0.000;女生r=0.240,Sig.=0.000),但都呈现低度相关;台阶测试和耐久跑指标之间同质性低;男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台阶试验得分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h=0.417,P〈0.001);男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1000m跑运动成绩及得分之间也有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2=0.616,P〈0.001)。女大学生最大耗氧量与台阶试验测试值、台阶试验得分无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3=0.163,P〉0.05)。最大耗氧量与800m跑运动成绩及得分之间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4=0.464,P〈0.001)。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在高原训练前后进行爆发力、有氧能力测试,探讨皮划艇运动员高原训练中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最大摄氧量组均有所增加,但对照组最大摄氧量增加的幅度更高;实验组卧推成绩比对照组提高的幅度大,且有显著性差异。认为:服用营养品增强肌肉最大力量,但削弱了有氧能力发展的幅度;力量素质的发展会影响耐力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段卉  韩尚洁  高明 《体育科技》2013,(6):69-71,76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情绪特征的影响.方法:运用太极拳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连续12周的实验干预,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测试实验前后对照组、实验组的情绪状态,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男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波动较大,较正常男性人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2)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波动很大,较正常女性人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3)实验后,实验组男大学生情绪状态近似于正常男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4)实验后,实验组女大学生状态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无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与正常女性人群相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太极拳练习对大学生忧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男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干预效果优于女大学生.经常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帮助其还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蔡先锋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40-141,129
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进而探讨大学生对体育课的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是否影响其锻炼行为.以部分普通大学生及体育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并以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男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于女大学生;2)体育系大学生对体育课价值观高...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科技大学2010级健美操选修班34名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测量和评定,了解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为促进女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选修班女大学生在参加健美操运动前后,身体形态中的体脂百分比和体脂重量值显著降低(P〈0.05),而瘦体重和肌肉重量值显著升高(P〈0.05);身体机能中的舒张压值显著降低(P〈0.05),而收缩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值显著升高(P〈0.05);身体素质中的80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明显。说明健美操运动可降低脂肪含量,增加瘦体重和肌肉含量,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从而提高耐力、力量和柔韧素质,这些与健美操选修课的有氧运动为主,不同形式的力量和牵拉伸展练习等教学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对60名大学生运动负荷递增实验中进行了安静心率、运动即刻心率及运动停止后3min心率的测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发现芬兰卡沃宁运动适宜心率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存在明显差异。在对卡沃宁公式提出质疑并进行相关应用的思考与分析之后认为:(1)根据体育理论和运动生理学原理推理出卡氏公式计算结果有误;(2)计算结果违背了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3)建议加大适合我国国民体质特征的适宜运动强度公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探讨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为高校更好的开展身心健康活动提供一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健身气功·易筋经锻炼并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在SRHMS测试中发现经过16周锻炼后大学生的正向情绪、身体症状与负向情绪等维度得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健康子量表总分上,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较锻炼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身气功·易筋经能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生教育"概述以及对"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关系的论述,阐述了将"三生教育"融入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涵,使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篮球运动对地方二本院校大学生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应时测定仪测定篮球专项大学生、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结果:篮球专项大学生、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简单反应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篮球专项大学生的选择反应时显著高于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P<0.05).结论:通过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协调性,提高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温州大学体育非师范专业1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的体育非师范生面临压力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2)男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3)来自城市的体育非师范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体育非师范生;(4)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在耘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5)独生子女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6)不同年级段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的实效性,探讨不同强度有氧健身跑对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和肺通气功能的影响,选择北京林业大学60名大二健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了16周不同强度组别健身跑实验。结果发现:中、小强度健身跑锻炼对学生身体成分的影响显著,在脂肪百分比、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指标均值改变的幅度最大,差异最显著(p0.01);高强度健身跑锻炼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较小;通过对不同强度组学生两项肺功能指标测试,三种强度的健身跑使学生的肺功能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中等强度健身跑对学生肺功能影响最大,提高幅度最明显,两项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