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排球的进攻战术发展很快,目前更加完善和灵活多变,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战术体系,给拦网造成很大威胁。在比赛中可以看到集体拦网的次数逐渐减少,有时甚至连一对一的单人拦网也保持不住,扣球往往是在无人拦网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因为现在的拦网技术已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落后于进攻的发展。从拦网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出拦战术进攻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防御后排进攻的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后排进攻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双人拦网边、心跟进防守战术对其的抑制越来越弱。笔者通过对后排进攻的精细分析,提出了防御后排进攻的新体系-"三人拦网托后心跟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排球比赛中,网上的争夺已呈“白势化”状态,网上制空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近几年来,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及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拦网的高度、有效面积和效果大大增加。尤其是新规则实施后,网上优势显得更为重要。而老一套二传站位的进攻战术体系愈来愈不适应排坛新形势的发展。因此,如何发展新的进攻战术体系,达到突破对方拦网防线、提高进攻命中率之目的,就成了人们必须考虑的一个全新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如改变二传站位,把二传位置移至四、三号位,组成以二、三号位为主的进攻战术体系,从而打破人们的常规习惯,能达到出其不意,提高进攻命中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文献资料及生理学理论,对排球三号位拦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认为防守队员对进攻队员的进攻有较充足的反应判断时,其拦网效果体现在防守队员对进攻战术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防守队员之间的协防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排球自从规则允许拦网可以伸手过网拦阻以后,拦网技术已成为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在比赛中的威慑作用不仅迫使网上进攻向着“快速多变”的方向发展,而且也迫使进攻战术向着“高点”“纵深”方向跃进。同时,强大的拦网在比赛中对进攻队员心理上也造成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6.
排球进攻战术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拦网水平的提高;而拦网战术的创新和合理布局及运动员拦网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进攻战术的发展。夹塞战术就是遵循这一攻防的发展规律,由我国运动员在七十年代初发明的。但不久又出现了相应的拦网对策。八十年代初国家男排在夹塞进攻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突破对方拦网而创造了“快夹塞”与“假夹塞”进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排球比赛中拦网的重要性几乎与进攻相同。一个队只有高水平的进攻,而没有高水平的拦网,就不是一个强队,只有攻拦水平都很高的队才能称雄于世界。就我国的拦网水平来讲,从近年来世界大赛中的统计看,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想提高我国的拦网水平就必须改革我们现有的拦网方法,使之多样化。由于现在快速多变的战术进攻的迅速发展,比赛中单人拦网的次数肯定要明显地增多。尤其是在一传到位情况下组成的战术进攻,采用双人拦网去封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找国单人拦网次数明显多于别的国家,拦网有效率又低于人家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11年全国U20女排联赛的14支球队的得失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在进攻环节,U20女排进攻一般,不能有效地组织反击;在拦网环节,拦网意识和拦网技术(拦网的时机、手型等)有所欠缺;发球和接发球技术还有待完善;基本技术及小球串联技术失误过多;比赛中队员心理不够成熟,抗压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攻-防”组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女排不同拦网阵型下256种“攻-防”组合模式技术效果进行录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单-进攻效果”和“到-快-单-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进攻次数和进攻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在双人拦网下,各队以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和“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为主,中国女排在运用“到-强-双-进攻效果”、“不-强-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进攻次数和效果上弱于比赛对手,在运用“到-快-双-进攻效果”组合模式上与对手各有千秋;在三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三-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很少,中国女排在运用次数和效果上基本持平;在无人拦网下,各队运用“到/不-进攻打法-无-进攻效果”组合模式次数也很少,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在进攻次数和效果上优于比赛对手.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排球运动向着高水平发展的进程中,进攻与拦网及其防拦回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就进攻结构程序而论,拦网已成为速度最快的进攻性技术,从拦网击球到球落地,一般只需0.3秒;从防守角度而言,防拦回球是防守反击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努力提高对拦回球的防守水和,是削弱对方拦网威力,避免攻防转换脱节,挖掘反攻组成潜力,加强连续进攻  相似文献   

11.
拦网又称为“拦扣球”,是网上阻拦和削弱对方各种扣球进攻最积极和最有效的武器。拦网是组成反攻战术的基础,也是攻防反复激烈争夺的一个支撑点,尤其随着排球快速多变进攻战术的发展,各种相制约的新型拦网技术也随之拥现出来。以往,拦网被称为排球比赛的第一道防线,但当拦网规则改变后,尤其在进入七十年代拦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拦网越来越包含有进攻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进攻的武器。我队与来访的国际强队罗马尼亚男排的一场比赛中也暴露了这个问题,在三局中罗队拦网得13分,而我只拦得5分,平均每局罗队得4.3分(罗队每局扣球只得3.3分),我为1.7分,拦网已呈现很大的差距。从74年的墨西哥世界排球锦标赛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排球的拦网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它不但能够在比赛中得发球权,而且也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技术运用和掌握的好坏对排球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纵观目前的排球发展趋势,进攻的快、变战术越来越趋向成熟,在比赛中得到广泛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因此给拦网这项技术带来的困难越来越大。为了使拦网在比赛中充分的能够发挥它的效用,所以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全面、细致的去研究它,进而挖掘和寻求拦网技术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拦网技术水平提供线索,为发展拦网技术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前进攻战术的快、变在比赛中已为广泛使用,为了减轻拦网的压力,如何利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通过录相统计与分析了个人拦网与集体拦网的效果,结果表明:1)、从单人、集体拦网数量比较来看,当前国内外运用集体拦网比单人拦网来得多,且两者数量相差高达10%以上;2)、从单人、集体拦网效果比较分析,可见在世界性大赛中进攻实力较强的比赛中,集体拦网的成功率比单人拦网高了15%,但从国内的一些强队来看,目前我国强队的进攻实  相似文献   

14.
前言当今排球比赛愈演愈烈,对进攻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强攻手的要求就更高了。因为,强攻在比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进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一攻中传不到位和快攻受阻的情况下,就需要靠强攻突破拦网,达到得分目的。如果没有得力的强攻手,在比赛关键时,对方会利用减少一次进攻的直接失误而逼打反攻,靠拦网夺发球权。这样就有可能失掉良好的得分和取胜机会。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寻求攻守平衡的过程,进攻技术的发展,迫使拦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如果没有很强的拦网意识、判断能力,不能掌握正确的起跳时机,就不能对付强大的进攻。所以,拦网的起跳时机是战术拦网及拦网成功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拦网起跳时机要根据二传球离网的距离、球飞行的弧度、速度、快攻还是强攻、对方扣球队员的特点来决定。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进攻形式谈谈如何准确地选择拦网起跳时机。一、拦近网强攻与远网强攻的起跳时机1. 在拦近网强攻时,由于球离网较近,扣球动作幅度小,球过网时间较短,所以在拦网时紧跟上…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讨论得多,而对如何拦快攻讨论甚少。笔者在六届全运会期间,对参加决赛的12支女排就快攻拦网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由于快攻在整个进攻中占有很大比例,快攻拦网的成功率对比赛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不是无足轻重的。2、快攻拦网跟不上快攻战术的发展,二者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之中,拦网失误率儿乎高出拦网成功率一倍。3、、造成对快攻拦网失误的主要原因是预先判断不准,移动起跳速度跟不上。而起跳移动速度尤为重要。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提高快攻拦网的重要性,加强快攻拦网技战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洪  余晶 《体育科技》2005,26(3):25-27
拦网是防反的第一道防线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拦网不仅可以拦死,拦回,拦起对方的扣球,还可以削弱对方进攻锐气,动摇扣手的信心。特别是拦死后排进攻时,更能高涨本方气势。因此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拦网的好坏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  相似文献   

18.
一、左右手扣球进攻的作用1、目前比赛针对扣球进攻的拦网,都是以拦右手进攻路线和战术组合为主,拦网队员可根据二传手的传球、扣球人的起跳点、挥臂轨迹及击球手型来判断扣球的路线,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而且帮助了后防队员的判断、取位、防起球。那么,如果扣球队员具备了左右手扣球进攻能力,就增加了进攻的突破性。这是因为,左右手扣球的击球点距离近一米,扣球者可根据对方拦网及后排防守的情况,采用左手或右手扣球进攻,可随意改变扣球的动作路线打破拦网常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空中飘动”进攻“空中飘动”进攻的特点是扣平快球的队员不在网前垂直起跳,而是顺网向两侧冲跳,在空中移动身体的位置,借以错开对方拦网的封锁区域进行攻击。特别是利用顺网快速助跑的前冲力,向前上方起跳,与拦网者造成较大的空间位置差,从而更有效地突破拦网,看起来就像在空中飘过去进攻一样。  相似文献   

20.
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排球运动发展到比高度,比速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今天,拦网技术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拦网既是防御性技术,又是攻击性技术。它以拦网者的手所组成的空中屏障阻挡对方的进攻,成为本方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又以改变扣球的反弹而重新向对方发动进攻。因此拦网的空中击球动作正确与否将对拦网作用的发挥有着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拦网空中击球动作的合理性,本文试用基础理论对其作一粗浅的分析。二研究方法与步骤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通过48格/秒连续摄影的拦网空中击球动作图片测定人体重心,做出重心垂直位移时间曲线和头顶及手高的相应曲线,运用比例尺计算数据。并通过模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