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和谐学校文化是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校和谐文化要科学把握其形成的时代意境和深刻的精神内核,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夯实思想道德共同基础,共建精神家园,共享和谐文化成果,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学校文化是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学校和谐文化要科学把握其形成的时代意境和深刻的精神内核,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夯实思想道德共同基础,共建精神家园,共享和谐文化成果,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丁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莺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和谐理念延伸到校园,则主要表现为: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等。只要我们把“和谐校园”建设好,就能无形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部分。一直以来各高校在校园建设过程中,重视学生建议,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力图构建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局面,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大的建设性作用。就高校而言,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新命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目标。在这个大的…  相似文献   

7.
"创品牌学校,建和谐校园"——围绕着这一宗旨,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将校园艺术节办成了学生共享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在为期近一个月的艺术节期间,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举行了黑板报评选、诗歌朗诵比赛、电影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需从思想和谐、发展和谐、文明和谐、平安和谐、民主和谐等几个基本途径抓起,逐步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各项事业优质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共建共享、校园安全稳定、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0日,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学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学校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学校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的学校要依靠和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重要讲话,作为初中生.应该如何理解呢?共建共享的主题简单地说就是两句话:共建,就是又好又快发展;共享,就是情系民生,让人民得到实惠。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家底厚实了,就有了共同享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分为三个群体: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各自需要尽到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自身和谐发展以及打造和谐校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以人为本,创新学校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和谐致美,重新审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以师德建设为着力点,提升教师职业操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着力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校园文化为着力点,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和谐校园的构建依赖于人的和谐,并最终体现为人的和谐.基于人本管理思想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在学校管理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人,发展人,以教职员工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中共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学校要以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为目标,努力协调学校各种教育力量,努力探索和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按国家要求标准,实现城市绿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注重发展林业,搞好绿化,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和感受绿化成果,是“以人为本”的绿化原则。这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需要;是完成全面育人、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崇高使命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成最适合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精神家园,使校园充满民主公正的氛围,充满诚信奉献、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践行大爱精神,正确处理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高校要正确处理党政领导、教师、学生以及领导与师生、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各级高校党委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必须以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师生、教师与学生等方面关系,扎实做好“发展、文化、育人、稳定”四篇文章,大力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校园,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把学校的改革发展放在首位,并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快与好的关系;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形成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管理以教学一线为中心;机关为基层服务、全院为学生服务的格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应从"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三大方面进行定位和构建,才能达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