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7,(5):22-26
梅州金柚包含了早熟品种蜜柚与晚熟品种沙田柚.在基于图像处理的金柚检测研究工作中,将金柚图像旋转至适宜图像检测的摆放角度,是实现高质量检测的前提.在金柚图像旋转校正工作中,采用Sobel算子提取金柚轮廓,并计算各轮廓点的方向角度;利用金柚纵径与横坐标垂直时底部轮廓呈水平线状的特点,在旋转过程中对金柚底部区域方向角度大于85°的轮廓像素点,并以其最大值所对应的旋转角度作为最佳校正角度.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选取213幅金柚图像样品做旋转校正实验,近90%样品旋转校正角度的绝对误差落入5°范围之内,旋转校正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对于后续的金柚尺寸测量,三维抓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新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6):167-170
在缺陷检测过程中,由于光照角度和亮度等因素导致采集的图像亮度较小,对比度不明显,使用一般相机采集某些材料表面图像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工业相机成像质量通常高于普通相机,因此利用Basler工业相机获取丝绸材料表面缺陷,基于图像处理缺陷检测技术提取丝绸表面缺陷图像。首先对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得到单通道灰度图像,以便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由于二值化图像有噪声点,用简单的模糊处理无法有效消除,需对图像进行开运算。将图像腐蚀后再进行膨胀,基本上可解决图像噪声问题,根据最后提取的图像轮廓进行筛选,提取出轮廓缺陷。经过检测发现,该算法对工业工件表面缺陷提取更准确,效果更好,可高效检测丝绸表面缺陷,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低对比度成像条件下传统三维轮廓重建算法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域距离最小化准则、由粗到细的高精度轮廓三维重建算法。首先使用 Canny 算子对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利用目标形状、尺寸等先验信息剔除分割出的虚假目标边缘。随后,计算边缘点法线方向上的梯度加权值作为工件初始化轮廓,根据左右一致性原则筛选出粗匹配点对,在匹配点对邻域附近使用亚像素进行精细搜索,利用邻域距离最小化准则估算出当前最佳亚像素匹配点对,并将其用于激光刻形工件的尺寸测量,总体精度可达 0.1mm。该方法有效降低了轮廓重建算法对边缘定位精度的依赖,同时提高了轮廓重建精度。  相似文献   

4.
牛朋 《教育技术导刊》2019,18(2):157-160
利用γ射线获取铸件内部气泡缺陷,结合图像处理缺陷检测技术提取获取的工件气泡缺陷。首先将图像进行灰度转换,得到单通道灰度图像,有利于图像二值化处理。由于二值化图像还有一些噪声点,简单的模糊处理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因此对图像进行开运算。将图像腐蚀后再进行膨胀,可基本解决图像噪声问题,然后对得到的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和筛选,最终提取出轮廓缺陷。经测试发现,该算法对工件缺陷提取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准确检测出型腔类铸件内部气泡缺陷。  相似文献   

5.
在拍摄视频时,由于拍摄位置、方向等因素的限制,拍摄的图像常常会出现梯形畸变.通过分析数字图像梯形畸变产生的机制并考虑到实际环境的复杂度对校正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在VC++环境下调用OpenCV库函数实现实时校正视频图像梯形畸变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人工标定的方式提取梯形畸变图像的边缘轮廓:然后利用轮廓顶点坐标,计算各顶点在校正后图像上对应顶点坐标,再通过顶点坐标求得畸变校正矩阵;最后对畸变图像进行校正.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实时校正,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的工件轮廓检测技术的流程及算法,通过图像滤波、图像增强、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边缘定位和参数测量及拟合等一系列算法,可以测出被检测工件是否符合要求及其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场景中难以标注对象轮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场景标注方法。首先采用结构森林法生成边缘概率,再运用分水岭算法将边缘概率转化成初始图像块。为避免过分分割,减少训练开支,利用UCM算法并选取适当的阈值提高图像块对轮廓的精确度,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训练分割的图像块进行场景标注。实验表明,在处理复杂的户外场景标注时,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场景标注方法在像素精确度上表现良好,在对象轮廓上标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检测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一种基于输电线路覆冰图像轮廓拟合的覆冰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对覆冰图片中感兴趣区域进行高斯滤波、阈值分割等图像预处理;利用提取到的覆冰轮廓进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应用奇异值分解(SVD)得出最小二乘法的解;通过求取拟合曲线轮廓内的最大长度,得出覆冰的最大像素厚度。根据导线的实际外径和测量出的覆冰前导线像素厚度,得出覆冰的实际厚度。通过模拟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量值与实际值误差在2mm以内,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小波域K-Means遥感图像分类标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遥感)的相干斑噪声数据丰富,导致传统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分割效果不佳,采用学习理论和神经网络改善图像处理性能。根据图像统计特征,采取神经网络语义提出一种高效的图像纹理特征分割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提取遥感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根据遥感图像在小波域中的分布特征对其进行滤波,最后利用语义对滤波后的遥感图像纹理特征和灰度组成的矢量进行分割归类,在遥感图像分割中快速标注分类以便于视觉分析。利用区域一致性分割分类,由聚类样本特征匹配进行图像分类标注,对变化检测进行统计分析,过分割或欠分割误差聚类样本不做标注,选取最佳样本聚类k值标注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显微图像的金标试纸条测试线线宽参数的测量方法具备操作方便、测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然而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的金标试纸条的显微图像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倾斜,这为后续的图像分割和参数测量带来了困难,因此需要对倾斜的金标试纸条显微图像进行校正。根据霍夫变换法和最小二乘法在直线检测中的优点和适用条件,拟采用一种结合霍夫变换法和最小二乘法的直线检测算法来求得金标试纸条图像的边缘线和边缘线的倾斜角度参数,并采用图像旋转变换算法实现对原图像的倾斜校正。实验表明,所采用的倾斜校正算法具备计算量小、占用内存小、校正精度高的优点,通过倾斜校正可以准确测量倾斜金标试纸图像的线宽参数。  相似文献   

11.
凸轮反求工程与NC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凸轮反求工程与NC加工为背景,探讨实现CMM,CAD/CAM系统,NC机床一体化的一种加工方法。利用三坐标测量机(CMM)接触式测量,获取凸轮轮廓的若干数据;通过数据处理,传给Pro/ENGINEER系统,进行实体造型与NC加工;用三坐标测量机和EZ ISIS曲线曲面软件及数字化模型进行加工件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成像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和声场耦合效应的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论述了电磁场和超声波耦合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针对激励脉冲干扰强、信号微弱的特点,研制了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系统和屏蔽式电磁检测实验平台,同时还研制了高压、窄脉冲超声激励源。将8种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制成不同电导率的明胶仿体,利用上述自制实验平台对其进行了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测量结果与标定电导率基本吻合。利用磁声电效应对低电导率仿体进行了非接触式测量实验,验证了其在生物组织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有印制电路板采用飞针或针床的接触式短路检测方法,存在着IC接触点小和检测区域受限两个主要弊端。本文开发出以电磁感测的非接触式印制电路板短路检测系统,该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将硬件和软件互相整合,将待测印制电路板某区域加上一定电压的正弦波信号,然后利用电磁感应探头测量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场密度分布情况,从而获取电路短路或开路的位置。该电路板短路检测系统通过实验证明,能够较准确发现电路板短路导线的位置,为印制电路板短路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能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测或分拣,对不同颜色的工件进行颜色识别和分拣;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工件外径测量和颜色识别软件系统。应用USB相机采集图像并保存;对所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包括彩图转灰度图,对比度亮度调整,各种滤波等功能;实现工件外径测量及颜色识别等,可筛选出外径不同于样本的工件;通过分析样本及测试体颜色的红绿蓝直方图,计算综合色差,进行颜色识别。以螺丝为例的工件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快速测量工件的外径,精度较高,识别率准确,同时对工农业生产中物体大小和颜色的分拣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NSCT的图像自适应降噪增强算法,对显微镜下获得的离焦图像进行图像恢复预处理.微纳米尺度光学显微镜下采集的离焦图像,通常细节、边缘和轮廓都不清晰,会影响到后续观测任务的精确度.NSCT变换由于多尺度和多方向性,拥有优越的变换功能,可以获得图像更多的纹理和边缘.结合微纳米尺度光学离焦图像的特点,对所有子带进行NSCT逆变换重新构建图像.最后通过对标准500 nm尺度栅格、导电探针和三角探针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本文算法的图像效果更好,有效改善了离焦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特殊工件精密磨削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影响过程,本文开展了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的优化研究。在利用已知加工外表面母线方程的基础上,采用了精密数控曲线磨削砂轮法向跟踪的方法,通过保证曲线轮廓上磨削点处的法线经过砂轮的回转平面,实现了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恒定点接触,在分析砂轮与工件运动几何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砂轮法向跟踪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实现了对任意复杂曲线轮廓的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业流水线上圆形工件的检测与定位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尺寸检测方法,以测量出圆形工件的位置与半径大小。首先,根据所设定的灰度图阈值将源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采用区域搜索策略以对工件区域进行填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边缘检测算法推导出预处理图像的边缘坐标信息,并根据所统计数值组拟合出工件的位置与半径大小。最后,利用五个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测地线活动轮廓(GAC)模型的变分水平集方法在图像分割领域目前应用较多,但其结果会受到图像边缘因子g的影响,基于这一点考虑引入了高斯核函数的平滑预处理,以减小其对曲线轮廓活动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两相灰度图像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传统钢坯长度测量方法不能有效检测到钢坯边界缺陷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非接触式轧钢边界缺陷检测方法。通过Canny算子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并提取边缘点坐标。对端头坐标点进行高阶贝塞尔曲线拟合,通过求其曲线的曲率,确定端头点位置。对左右边缘进行八邻域跟踪,确定边缘缺陷点位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对缺陷点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20.
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是目前光学测量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光源发生器发出结构光光源(一般为激光点光源)到被测工件的表面,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到线阵CCD或面阵CCD上的住置,由几何三角关系,从像点在CCD上的位置即可计算得到工件的高度尺寸,再通过测量系统的测量运动(即扫描运动)得到工件的全部外形尺寸。着重介绍热态成品车轮激光检测装置的结构配置及其完成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