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9年6月1日,一代文豪川端康成来到人世间。在他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祸不单行,在他三岁的时候,母亲也因为服侍丈夫时染上肺结核,在这一年终于丢下了他撒手西去。川端康成或许记不清父母的容颜,  相似文献   

2.
我诞生在雅斯纳雅·波良纳村,并在那里度过童年时代的最初时光。我完全不记得自己的母亲,她去世的时候我才一岁半。真是个奇怪的意外,她连一幅肖像也没有留下,在我印象中留下的只是她的精神面貌。我所知道的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并不只是因为所有的人向我谈起我母亲时都力求说她好的一面,而是因为在她身上确实有非常多的好东西。  相似文献   

3.
忆母亲     
程永嘉 《大理文化》2011,(11):44-46
2002年10月30日21时,是我们全家一个悲痛万分的日子。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的母亲,走过了一个农村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在母亲很小的时候,我的段氏祖母就去世了。祖父领着她和父亲一起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母亲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就陪伴着祖父一路从艰难困苦中走来。也许是命运多舛,母亲一辈子都过得异常艰辛。  相似文献   

4.
经历22年的婚姻,我才发现了怎样与妻子佩吉保持爱情和亲密关系的一个秘密:与另一个女人约会。 妻子鼓励我去约会的“另一个女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位72岁的寡妇。我的父亲20年前去世后,她一直独居至今。就在父亲去世后不久,我来到2500英里以外的加利福尼亚,成家立业。6年前,我迁回老家附近的地方,那时我曾承诺要花些时间和母亲在一起。然而,由于忙于工作和家务事,除了家庭聚会和节假日以外,我很少有时间去看望她。  相似文献   

5.
姜月婵 《世界文化》2023,(12):37-41
<正>安妮·埃尔诺(Annie Eraux,1940—)是当代法国文坛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法国历史上首位诺贝尔奖女性获奖者(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走不出我的黑夜》(Je ne suis pas sortiedemanuit)一书是埃尔诺在母亲生病期间写在“未注明日期的纸片”上的有关母亲日常言行的“日记”,书名取自母亲最后写给朋友的一句话——“我走不出我的黑夜”。埃尔诺在母亲去世10多年后决定原封不动地出版这些日记,希望借此告别曾经的悲伤、纠结和苦痛。  相似文献   

6.
出生于美国的浪漫派诗人、侦探推理小说的先驱者爱伦·坡一生经历之奇特是罕见的。他的生身父母是流浪艺人。他三岁时,父亲去向不明,而母亲因患严重的结核病倒在里士满慈善医院的病床上。他母子的悲惨遭遇在报上登出以后,居住在里士满市的富有的烟草商约翰·爱伦极为同情,向这可怜的母子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久,母亲去世了。爱伦·坡成了那位烟草商的养子。从六岁起他在英国接受了五年的教育,返美后曾入大学和士官学校学习,但都中途辍学。爱伦·坡18岁时发表《第一诗集》,开始了作家的生涯。母亲死时年方三岁的爱伦·坡全然不记  相似文献   

7.
爱永远年轻     
爱永远年轻余禾惠编译我的父母结婚50周年纪念即将到来。母亲打电话对我说,"你爸给我买了十几朵白玫瑰!"那声音好不激动,真像一位妙龄少女被邀请参加学生舞会一般的兴奋。通过这次庆祝活动,我发现了以前从不知晓的父母的一个秘密,他们的结婚戒指上都刻有一行诗,...  相似文献   

8.
他于1876年1月14日诞生于旧金山。假若在他襁褓时他的生父不去世的话,他可能姓钱尼,由于他姓了继父的姓氏,因此世人都知道他叫杰克·伦敦。他的继父约翰·伦敦是来自美国东部地区的一个流浪汉,曾做过木匠、建筑工人、缝纫机代理人,开过膳宿公寓,当过菜农、小商店主。他的母亲弗洛拉是俄亥俄州马西隆城名门威尔曼家族的一个不肖后裔,是个占星  相似文献   

9.
本杰明·迪斯累里 (1804.12.21—1881.4.19) 我活得相当不错,不过我也不害怕死。录自W.F.莫尼彭尼和G.E.巴克尔合著: 《本杰明·迪斯累里传》(1929) 本杰明·迪斯累里于1881年4月19日在伦敦柯曾街他的寓所去世。他克服了由于自己的犹太血统所带来的不利因素(他生长在犹太教徒家庭,于1817年受洗),摆脱了巨额的债务负担,他的名气也仅仅是思想活跃,穿着时髦。他在政坛上崛起,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心     
王祖远 《大理文化》2014,(11):31-34
1“阿倍,你爸说他不上来了。” 母亲从三楼的廊外探进一头白发,蓦然现出的寥落身影打断了我正指导孩子吟诵李白的《秋浦歌》。那是一个秋日,我在母亲满布皱纹的一脸明镜中,觅见了秋霜。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7月的一个闷热深夜,我的丈夫马克去世了。那时他24岁,风趣、机敏、一头浓密的棕色头发向额后梳理着,非常潇洒。他爱我,对此我深信不疑。在我保存的照片上,他总是一副诙谐的神态,仿佛刚同谁开过玩笑似的。他去了,在我们结婚九个半月后他永远地去了。就在看到他死亡证明的那一时刻,我一下子懵了。我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任何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准备,因为不幸并非有计划的旅行,它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人们问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谢谢了。”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来感谢他们。但无论怎样,谁都无法阻止死亡…  相似文献   

12.
正化蛹的蝴蝶老丈人提醒上门求亲的科尼利:埃德温娜既不懂缝纫也不会做饭。科尼利回答:"我要娶的是媳妇,又不是厨子。"埃德温娜被父母给惯坏了,什么家务也不会干。她像牧师爸爸一样活在圣洁的精神世界里,坚信人的肚皮里盛的不是臭气熏天的脏器,而是塞满了玫瑰花瓣。此外,她是个话唠,单凭说话就能把人的天灵盖掀起来。至于科尼利,他在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冷漠使他很早关闭了心门,学得皮糙肉厚。他是个旅行推销员,非常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福利:酒、扑克、女人??不过,求偶期的动物都很会伪装,他留给埃德温娜一种老实本分、严肃认真、翩跹绅士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水山 《大理文化》2011,(7):37-41
爹说,人活着其实比牛还不容易。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题记一我5岁那年,体弱多病的母亲在一场大病中离开了人世。也就是那一年,家乡平川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牛也作价让各家各户认购。爹过去在大集体里一直是养牛、犁田耙地的好手,但因为母亲治病、丧葬开支欠下不少外债,实在拿不出一个钢来,只得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成天与他打交道的牛儿从他眼皮下被人牵走。  相似文献   

14.
母亲三题     
陈修平 《大理文化》2017,(12):30-33
正母亲是一棵树端午节一过,母亲就坚持要返回乡下老家,语气非常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你们不开车送我回去,我就自己坐车回去!"母亲说得很坚决,"接我来城里时,跟你们说好了的,过完节我就回去,你们当时也答应得好好的,现在却要留我在这里。"我和哥哥、姐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5.
一罗贝尔·拉封1916年11月30日出生于法国马赛市,父亲是位海军军官,母亲是<奥兰回声报>创始人的小女儿.1918年他的母亲不幸患病去世,拉封由严厉的继母抚养长大.中学毕业后,拉封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法国著名大学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学习,并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母亲把一堆油炸面包片堆在盘子上,然后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向她指出,如果她不理睬健康顾问和营养专家的建议,她会早死的。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似乎是太残忍了,不过我的母亲这时已经99岁了。 我的母亲活了几乎整整一个20世纪,但她却从来不考虑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她也从未产生过某种食品会对她有害的焦虑。闻  相似文献   

17.
福楼拜新说     
福楼拜是个不老的青年。十几岁的孩子遇见成年人时一般常会有种仇恨或轻蔑的心情,他却与众不同,从无这种想法。他去世前不久说:“我还要为伙伴们写点东西呢,我不愿身体垮台。”同样地,他年轻时就已萌发了理想主义,推崇空洞的艺术想象,为选用一个恰当的词,他会冥思苦想,改了又改,写了又写,甚至大哭大嚎,为写一段文章有时  相似文献   

18.
岩弥勒     
岩弥勒不幸去世!这个消息让我大感震惊,内心里难过了很长时间。悲剧本来可以避免的,只是他太大意,或者不是大意,而是太高尚了。半个月前,我到沧江县调研时还见过他的,是在他的家里,我是特意抽空去看他的。  相似文献   

19.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最拿手的是鱼,她能用鱼做出几十种菜式,而且每一种都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做鱼使母亲认识了父亲. 那是在高中毕业会餐时,母亲做了一盘糖醋鱼参加了会餐.父亲那时和我一样,还是个毛孩子,而那一天他的座位刚好在母亲旁."真棒!我以后也要娶个会做鱼的老婆,这样才对得起我钓的鱼!"当父亲吃到这盘鱼时不禁赞道.而母亲则在一旁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20.
车子晃动离开村庄的时候,我的心一阵酸楚,想必是母亲在天堂回眸的眼神掠过我的心.想到从此回家再也没有母亲,想到自己从此永远失去母亲,止不热泪纵横! 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射到我泪水漫流的脸颊,这阳光同时也照射到公墓的坟场,就是不知道它能不能透过厚厚黄土,温暖母亲冰冷的身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