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训集粹     
校训集粹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光荣传统和特色,也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它是一所学校的“魂”。许多老校、名校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校训,本刊将陆续选登全国各地一些学校的校训(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供稿),旨在互相交流,让这些校训的精...  相似文献   

2.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也是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分析了校训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校训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几所富有代表性大学校训的释读,品味其内涵和意蕴,指出其重要作用,并对当前大学校训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了剖析,阐明了一则好的校训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也是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和特色的集中体现。本文分析了校训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校训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几所富有代表性大学校训的释读,品味其内涵和意蕴,指出其重要作用,并对当前大学校训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进行了剖析,阐明了一则好的校训所要达到的标准以及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校训     
高校的校训建设,对于传承学校的人文精神,展现学校的教育风格,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指导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校训的内涵、发展、特点和校训的功能,总结出了构建校训通常遵循的原则并对校训的构建提出了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5.
校训是学校价值信仰、办学理念和精神传统的集中概括。校训的遣词用语简短精悍,蕴含着独特的思想品位与文化意蕴,以书面语呈现方式成为隐性课程的日常图式。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和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地处南北,校训字面用语呈现不同,却彰显相同的思想理念与文化缺失。校训应摒弃千篇一律的镜像,增强师生认同度和感召力,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公共意识,使其成为隐性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浅说校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说校训湖北松滋师范学校李泽宇颁行校训,是我国学校育人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校训言简意丰,精短好记。悬之于学校大型建筑之上或教室之内,昭彰醒目,朝濡夕染,促人奋进。初版《辞海》解释"校训"说:"学校为训育河上之便利,选若干德国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  相似文献   

7.
读校训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校训为“贤人气象,敬业修德;智者风度,博爱进取”。智者这个词中外都有贬义解释,作为校训的形象代表词难以拂去读者心灵中的负面影响。论述了对本院校训修改的思考历程,同时集录百余所大学的校训,以期对本院的校训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高校的校训对培育校园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特殊意义。对校训的来源进行阐述,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校训进行新的定义,并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实际情况,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训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高职院校能够重视以校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校训,是学校训导、指引、激发、鞭策、鼓励师生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总旨,是兴校育人举措之一,是校园文化的一项主要内容。一所学校拟定一条雅美、新颖、实用的校训是很有必要的。我见过不少校训,受了不少启示和教育。但大都缺乏个性、创意,有的干脆以延安抗大校训为校训。凉城三中的校训则不然。她颇有特色,有特色就意味着有个性,有个性就不会落入俗套,说人之所说,道人之所道。其感召力、吸引力、作用力必然会增强。这条校训只有:“净、静、敬、竞、进”五个同音字。“五字”构思精巧、字简意邃、耐人寻味。净,干净、净化、纯净…  相似文献   

10.
校训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学校办学生导思想之训词,不可不慎,拟定好校训,要把握教育宗旨、时代要求、中华传统化、学校特点与个性诸个要义,本作正反两方面比较,为拟定校训,倡导优良校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强化校训教育,给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这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课题。校训是培养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为了培养新世纪人才,为了使素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各中小学都建立了校训、班训,以校训强化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理应成为每个师生灵魂中的一部分,但是你到一所学校里去找学生或老师问一问,他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保证没几个人能回答出来。你不能怪这些师生不爱自己的学校,不关心自己的学校,而是那些学校的校训难以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为数不少的中小学校存在校训雷同现象。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必将弱化校训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进而使学校发展失去根基。校训建设须因校制宜,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积淀文化底蕴,张扬个性特质。校长应把校训建设、创新作为学校办学的一件大事,坚持在更新办学理念、弘扬校园文化、打造学校特色中.着力形成体现办学宗旨、时代要求、学校灵魂的人文化、个性化的校训。  相似文献   

14.
校训与师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众多师生、校友和有关的仁人志士集体智慧的结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内涵丰富的校训,对于激励广大师生努力奋斗,攀登文化科学的高峰具有重要作用。 校训是以学校为载体的,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大约从汉代起就开始设立书馆(也称“蒙馆”),伴随着学校的形成和发展,校训也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的写成对联悬挂于校门的两边,有的镌刻在学校的楼、阁、亭、台、碑等建筑物上,有的制成匾额悬挂于教室之中,有的直接印在教科…  相似文献   

15.
张颖 《中国德育》2007,2(11):11-13
目前一些学校校训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缺乏感染力,同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不能从本校传统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校训;二是缺乏深刻的办学思想;三是制订校训时没有发动广大师生参与;四是制定后不进行宣传、学习、探讨。校训应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贴近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成为校园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而最能展现大学精神的是学校不同时期确立的校训和校风。“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我国近代名大学的校风,常体现于其别具特色的校训之中。研究历史上名大学的校训,可以重拾大学的传统与精神。  相似文献   

17.
校训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应用文本。校训词汇简单精炼,义有所指;句型结构整齐对称,少用连词;修辞方式美辞迭出,通俗易懂。校训这些特殊的语言风格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是大学不可缺少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8.
《云南教育》2005,(8):32
日前,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将原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文明、守纪”改成了“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个变化在校园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们说更喜欢现在的校训,因为它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句话,八个字。近日《中国青年报》辑录全国各名牌大学校训,清华列在首位。  相似文献   

20.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