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玉堂 《职业圈》2008,(15):125-126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文章由此论述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5.
郑庆权 《职业圈》2007,(4S):17-18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取向与价值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贯彻好“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既惠及亿万农民又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因此,文章强调了要准确把握湖南农村建设情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扎实开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文章由此论述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设新农村,投入是基础.随着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各类不正确、不健康的消费日益突出,而一些必须的、正常的开支却在逐年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加大对生产的投入,重视智力方面的投资,克服和抵制不文明的消费行为,把更多的资金集中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0.
刘湘 《职业圈》2008,(4):93-9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指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湘 《职业圈》2008,(5):93-94
文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及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指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阐述了利用ASP技术建设教育网站的方式方法来加快农村知识化进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书斌  刘军铭 《职业圈》2007,(3X):13-13,39
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遭遇的人才困境,全国17个省市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外因出发,提出大学生村官通过优化村级领导班子,健全村级治理结构,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内发核心力。  相似文献   

14.
覃万玲 《职业圈》2007,(10X):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荔浦县实际情况,推进荔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二是解决三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关键;三是搭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平衡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智珍 《职业圈》2008,(2):74-75
文章论述了农村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住,阐述了农村图书馆服务如何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刘静 《职业圈》2007,(2):67-68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入,我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的要求,相应地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也提上了日程,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回应,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7.
王从广 《职业圈》2008,(33):11-12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提高农业自我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南县为例,对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冯林科 《职业圈》2008,(14):61-6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核心任务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明确自身任务,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一代新人。提供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5·12特大地震后,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的"三农"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开始真正让广大灾区农民接受.绵竹市玉泉镇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开展的.在实践调查基础上,文章着重从规划农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技能教育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角度展开论述,同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林望 《职业圈》2007,(4S):40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电视节目要对新农村建设起科技贡献,就应该将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