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皆"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从某种程度而言,这里的"知之"就是变"聪明"了,而变聪明的方法便是要"学",一生下来就很"聪明"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想"聪明"的第一办法就是要学习。但是,同样都在学习的众多人中,却在"聪明度"上有较大的差异,这会是什么原因呢?单就学习而言,那便是学习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前两期已谈过自学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这期就来说说自学和终身学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而不已,阖棺而止"所蕴藏的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众多教育学分支学科中,成人教育学科成为推动终身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一面旗帜"。为此,2014年11月8日-9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以"终身学习视野下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论坛。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让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主体,具备终身学习的动力和能力?结合北京市丰台区教师培训区域管理实践,本文以《丰台区"十三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学习学分认定细则》的制定为例,从政策角度谈谈有效促进教师学习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对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无明确目标,惰性强、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混日子"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都因为没有兴趣所致,所以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技能、心理及个性的发展.下面就这方面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与习惯。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己方面来讲的,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不仅是"告诉""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样才能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课改的今天,有效教学不仅要从教的角度探讨有效性,让学生"学会",还要从学的角度探讨有效性,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五环节递进式’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主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尝试自学"到"有效指导、精讲点拨"再到"实践应用"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有利于终身学习的、高质量的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重要教育政策目标.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有"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之规定,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我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时间节点确定为2010年,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时间要求是到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表述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确立的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首先便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相关段落也沿用了"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表述.  相似文献   

9.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起点,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热情、愉悦、向上的状态.为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