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9月,俺家的"小皇帝"上幼儿团了,3岁的毛小子终于蹯入"社会"了。记得未上幼儿园之前他总是吵着嚷着说自己长大要上幼儿团,看他对幼儿团的幢憬,就好像高中生要去上大学那样。小家伙入园前几天热情很高,不过很快便对幼儿固有了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有一天放学我去接他,看他的小额头上没有小红花,就问他:"今天没有小红花吗?"他嘟着小嘴说:"没有!"我心想可能老师都没有贴。就在这时,看见别的小朋友贴着小红花走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轮回     
春天来了,河岸上的小柳叶顶着粉绿的头在微风中摇曳。风姑姑总是没有太多时间陪着小柳叶,小柳叶于是整天同树下的一朵小红花作伴。每日清晨,小红花都会红着脸向小柳叶打招呼。小柳叶觉得拥有红红脸蛋的小红花挺可爱,就像一位害羞的新娘,它决定要守候小红花一辈子。  相似文献   

3.
巧贴小红花     
少先队员开展"争戴小红花"的竞赛,一组有9个同学得了小红花,他们要把小红花贴在红花栏里,先贴了5朵小红花(如下图)。请你把剩下的4朵小红花贴上,使它们成为3朵一行,并且要有8行。动动脑筋,你一定行。  相似文献   

4.
"小红花"现象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它是教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调动幼儿积极性、教师正确引导幼儿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对"小红花"现象的认识不足、教师对"小红花"的使用缺乏针对性和多向性等问题,也发现教师不能及时发挥出"小红花"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效果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切实有效地对"小红花"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洁 《考试周刊》2013,(65):176-177
"小红花"现象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幼儿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的"小红花"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教师对"小红花"现象的认识及如何发挥"小红花"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案例:莉莉老师正在给在户外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听到小明在一旁嘟哝:"这些小红花又没有用的!"抬头看到小明一脸的不屑,莉莉老师非常生气地说:"小红花代表荣誉,大家不要听小明的。"言语中透着一丝无奈……这种尴尬情形,相信很多幼儿园老师一定都经历过。其实小明的话值得莉莉老师深思:小红花作  相似文献   

7.
宋金燕 《山东教育》2009,(10):13-13
对小学教师来说,小红花、小五星、小红旗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平常了。试问,哪一个小学老师在上课时没有用过这种东西作为奖品呢?曾经,小红花在课堂上对于维持纪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给过我们一些帮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人文教育的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小红花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的两个重要生活环境,这两个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一发怒就咬自己的胳膊 班会上,老师表扬了几位学生守纪律,并请这几位学生来到讲台上领取小红花.小超是其中之一,正当小超兴高采烈地接过小红花时,下面一位学生说:"小超昨天还和同学打架呢."其他学生也说,他不配得小红花.  相似文献   

9.
评选小红花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项奖励制度,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幼儿的学前教育,目的在于肯定、激励幼儿向善学习,强化幼儿正面行为,是幼儿各方面积极成长与进步的直观体现。小红花在幼儿园实践中,短期确实会使幼儿变得积极向上。然而,研究者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发现过度依赖小红花的奖励模式,对幼儿长期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多不良影响。通过剖析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利与弊,在肯定小红花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能"滥用"小红花,避免约束幼儿的求知、探索欲望。同时,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德智体全面成长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三月 我看见     
三月,走进实习学校,在指导老师的办公桌上,我看见一朵鲜艳的小红花。那是一枚小红花印章,它永远开放,永远鲜红鲜红。红花开在小朋友们的作业本上。当然,那要是满分的作业本。红花开在小朋友们的操行表格里。“老师,今天她做了一件好事。”于是,“好事”栏内开出了一朵小红花。“老师,这星期我没有迟到,没有旷课,上课认真听讲。”于是“守纪律”栏内又开出一朵小红花。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08,(5)
1980年,按照团中央召开的12城市青少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座谈会精神,天津团市委在进一步总结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了以"爱学习、守纪律、懂礼貌、讲卫生、关心集体、艰苦朴素"等为内容的"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竞赛活动。"新风尚小红花"象征着进步、光荣、美德,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少年儿童的关怀、期望。小红花活动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吸引了全市少先队员的积极参与,并成为了少先队组织激励全体少年儿童不断树立新目标、争取新进步的有效教育手段。同年7月18日,共青团中央批转了天津团市委《关于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活动情况的报告》,并向全国推广"小红花"活动。各级少先队组织纷纷响应,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全国上下形成了"人人争进步,个个作贡献"的竞赛热潮。30年来,天津团市委、市少工委始终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指示精神,坚持"小红花"的教育理念,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打牢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它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  相似文献   

13.
满园春色     
《辅导员》2003,(5)
安徽——“小红花·我看见”栏目开播了 2002年5月,安庆市华中路第一小学“小红花”电视台收到了央视“大风车·我看见”栏目参赛通知。一石激起千层浪。队员们立即投入到备赛状态中,成立了“小红花·我看见”栏目活动小组,在全校选聘了40名小记者。编导小组在队员中组织开展起了以“我看见”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定期在“小红花电视台”上播  相似文献   

14.
画蛇添足     
我不想惹老师生气,我只想做个好学生。我们班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一个“小红花园地”。我们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上面,很多同学的名字下,都有一朵或几朵小红花,像“学习小红花”啦、“纪律小红花”啦、“卫生小红花”啦……可是我一朵小红花也没得过。我想,没有得到小红花,是不是证明我不是一个好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老师和同学们是不是就不喜欢我?我觉得,我应该从争取得到一朵小红花开始,开始做一名好学生了。你知道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是谁吗?是侯小武!侯小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是我们第四小组的组长。我觉得他就是因为当着…  相似文献   

15.
看到"小红花"这三个字,首先涌上心头的是一种亲切.是啊,谁没有对"小红花"热切期待的童年?那一朵朵令人羡慕的代表荣誉的"小红花"是快乐童年不可或缺的良伴,它曾经让多少个孩子的笑容灿烂如花?!又曾经成为多少孩子魂牵梦绕的渴望?!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赏识教育的理念润泽着教师的心田,那一朵朵小红花开得更艳更美,让人留连其间,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喊了起来:“呀,子豪背上飞来了一朵小红花。”小朋友们都围了过去。我想,可能是我刚才奖飞飞小红花时,掉下来粘在了子豪的背上。于是我说:“刚才,子豪因为帮助婷婷拿了茶杯,小红花很喜欢他,就飞到他身上了。”小朋友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子豪更是充满了自豪与快乐。乘此机会,我  相似文献   

17.
以"小红花"为代表的奖品对低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建立完善的"小红花"奖励机制有利于低学段学生更好的发展。完善的小红花奖励机制应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做到奖罚分明,种类繁多,适应童心和低年级学生的发展的规律。以此为动力,加入教师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8,(2)
一、案例"我也要小红花"又到了周末,与往常一样,一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着教师叫自己的名字。"洋洋小朋友发言积极,声音洪亮,应该得小红花。""还有蒙蒙、强强、文文……"教师报了那么多小朋友的名字,就是没有遥遥。遥遥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9.
于海燕 《学前教育》2011,(12):26-27
电影《看上去很美》的主角是3岁男孩方枪枪,存人人眼里不是个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调皮捣蛋不听话。方枪枪一直都没得到小红花,在老师评红花时会喃喃自语“为什么不给我小红花……为什么……”一次意外后,他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说谎话、脏话,欺负弱小同学,成为一个不折小扣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20.
奇奇的渴望     
上早班的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小红花栏”被人改动过了。许多小朋友的小红花都少了,而表现一直不算太好的奇奇小朋友的小红花却由一朵变成了十朵。听了王老师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红花”作为评价孩子的一种手段,一直被孩子们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