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罗芳 《江西教育》2006,(11):22-2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情,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五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华 《山东教育》2005,(11):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以下简称“苏人版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有机地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相关知识,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究、感悟和体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4.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基于学生的成长视野,按照“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大领域进行编排设计,在劳动教育主题内容的编排上也遵循着这样的线索,体现为个体成长视野、社会成长视野、公共成长视野三个领域,从微观到宏观涵盖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教师可结合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进行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性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5.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以下简称苏人版教材)以成长中的我为主线,有机地整合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相关知识,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内容,注重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新编〈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策略》和《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山东教育》刊出后,不少省内外读者来信、来电询问关于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或称思想品德主题活动)教学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30多年教学实践,尤其是新课标与教材8年教学实验的所感所悟,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教材的课程设计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纵坐标,依次作为课程整合的逻辑。其中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因此而堂堂正正地走上讲台,成为主流教育内容之一。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思想课教学中,心理教育占有很大比重,足以看出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尽管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对榜样人物的选取存有差异,但选择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现德育功能、达成课程标准、落实教育目标已成共识。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前,对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进行比较,进而以教科书中相同榜样人物的事迹为载体,探寻榜样人物事迹背后隐匿的品质,厘清榜样人物事迹与主题、课程内容的关系等。在审视原有《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在榜样人物选择与教育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德育能否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我想,诗性德育是具有魅力的,是美丽诱人的。 什么是“诗性德育”,我不会定义。我们看一些富含爱心和教育智慧的美丽诱人的德育案例,也许会逐渐领悟。本世纪初我负责主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思想品德· 教师用书》(人教社2003年版)中表达了我们编写教材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基于德...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文道统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很好地学习《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我们现行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扣击学生心弦的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秋我区初中将使用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与原先使用的“人教版”《思想政治》相比,新课程《思想品德》最大的特色是:淡化概念的学科规范,减少正的阅读量,更加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以学生初中的学校生活为起点,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成长中的学生个体和变化发展中的集体、国家、社会,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学习内容,设定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人色彩的主题,通过课前语、正、图像、情境、案例、问题的组合,辅以探究体验、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体现新课程的这些特色,我认为《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主要应抓好三个环节。现以七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三课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顾梦伟 《科学教育》2006,12(2):54-55
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是理科教师,不是文科的,德育教育与我无关;又是任课教师,不是班主任,德育教育更与我无关。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专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成长。这次,在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我以《计算机安全、隐私和道德规范》为内容进行了公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点评等环节,通过发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并结合教师的点评,不仅对学生展开了德育教育,而且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育德能力。1发掘和利用学科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在“计算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密切配合“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本刊与哈尔滨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指南杯”“我在读书活动中成长进步”征文活动。从本期起,本刊辟专栏刊登相关内容。虽然这只是个区域性的活动,但对其他地区小朋友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广大小读者认真阅读,从中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面对《思想品德》教材,我提倡先要把教材“读薄”,然后把教材“读厚”。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中指出:“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依据这一理念,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教材每一单元都编排了“主题探究”活动,倡导学生通过主题探究活动扩展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逐步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内化,达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田丹丹 《辅导员》2014,(18):45-46
“在我看来,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窦桂梅博文《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主题教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下,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正在承担“复式小学课程改革及教材编写”的研究项目。该项研究的总思路,是本着“精简”、“综合”、“适应”、“实用”的原则,对农村复式小学的课程进行改革,并编写配套的复式小学专用教材。改革方案是将小学原设的九门课程,精简综合为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是《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生活与科学》和《艺体》。《语文》、《数学》属于基础学科,是农村小学的中心课程。《思想品德》、《生活与科学》和《艺体》都属于综合型学科。  相似文献   

19.
笔者《新编〈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策略》和《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山东教育》刊出后,不少省内外读者来信、来电询问关于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或称思想品德主题活动)教学等问题。为此,笔者结合30多年教学实践,尤其是新课标与教材8年教学实验的所感所悟,谈几点拙见。一、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对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言的,它包括在课堂以外的校内、社会、家庭等场所进行的,与学科教育目标相关联的教学实践活动。它是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初一《思想品德》教材(人教版),不仅体现了上述性质特点,而且更加注重运用教育心理科学的价值功能引导内容的组织、安排以及版面的设计等,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趣爱好,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一、新教材凸显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特点。新教材安排了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