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栏目是对传统电视观念的突破,对既有电视新闻样态的创新。它的创新行为构成了新闻节目体系中的差异化符号,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新闻节目传播范式的创新里程揭开了新的一页。对于地方卫视而言,只有满足目标受众需求,将节目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才能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基础上提升自办节目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2.
雷虹 《科教文汇》2007,(12Z):208-208
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栏目是对传统电视观念的突破,对既有电视新闻样态的创新。它的创新行为构成了新闻节目体系中的差异化符号,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新闻节目传播范式的创新里程揭开了新的一页。对于地方卫视而言,只有满足目标受众需求,将节目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可持续发展的先机,才能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基础上提升自办节目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4):1-1
1926年,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有回来,钱锺书因无人拘管,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萝兰》等刊物恣意阅读。暑假他父亲归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轮船,辗转回家。父亲的突然回来,使他措手不及。父亲回家的第一事是命他和堂弟钟韩各做一篇文章。结果,钟韩的一篇颇  相似文献   

4.
李华 《科协论坛》2007,(9):205-206
本文通过分析《都市快报》颇具现代时尚化的看点——风格和特色,探讨受众在经历了《都市快报》等新闻节目的"新奇"和"好看"之后,又将追求什么样的注意力资源做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廉锋 《世界发明》2010,(3):25-26
奥运开幕式之后,张艺谋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2009年10月6日,鸟巢版《图兰朵》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首演,给了公众一个交代。这距离1998年张艺谋首次把歌剧《图兰朵》“搬迁”回中国已经11年了。当年,以北京太庙当作天然背景的演出,是这个国际知名导演的试水之作;而今,经由执导奥运而达到声望高峰的张艺谋已经形成品牌效应,他和他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团队投资1.2亿重金打造的鸟巢版《图兰朵》,被称为“奥运后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6.
江珂 《百科知识》2014,(5):49-51
正20世纪50年代中法两国曾合作拍摄过一部名叫《风筝》的电影。剧中讲述的是,12岁的法国儿童比埃罗和他的妹妹尼高尔在巴黎意外得到了从北京飞来的、绘有神话人物孙悟空的风筝。风筝上系有一封信,是北京小朋友宋小清写来的。他希望与收到信的外国小朋友结识并通信。比埃罗晚上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孙悟空引领比埃罗和尼高尔来到北  相似文献   

7.
吴鹏 《科教文汇》2009,(22):231-232
白先勇是一位有着强烈宗教意识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满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宗教意识在他的小说《孽子》中也不例外,在小说《孽子》中充满了强烈的佛教意识,表达了白先勇对于人生痛苦的认识以及在痛苦中完成自救和救他的终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8.
陈真 《金秋科苑》2011,(24):116-119
记得是在2006年夏天,美丽的哈尔滨,在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一个颁奖仪式上,当时的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厂长薛继军邀我参与《钱学森》一片的拍摄。薛继军是中国纪录片界的资深代表人物,他拍摄的电影《圆明园》为中国电影纪录片的扛鼎之作。他的盛情邀请使我倍感荣幸,居然未加思考就应允了下来。从那时算起,直到《钱学森》出片,前后历5年之久。当时我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供职,其间还先后参与了香港回归十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新中国60周年、  相似文献   

9.
正台湾有位才子叫陈升,不仅创作了《北京一夜》《把悲伤留给自己》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还写了许多颇为怀旧的小说和诗歌。在一篇名为《马缨丹的忏悔》的短篇小说中,他反复多次地描写了一只小乌龟在一种名叫"萍蓬草"的水生植物间活动的情景。他活灵活现地写道:"走廊的尽头,有个小池子,阿茂的乌龟就养在池子里,他远远地就看见它,正从一堆碧绿油亮的萍蓬草中间探出头来,晒着太阳……""萍蓬草里才冒出头来看着的小乌龟,警觉地又缩了头回去……""小乌龟懒懒地啃着萍蓬草嫩枝和刚开出来的黄色小花……"  相似文献   

10.
再论《定法平方算术》非徐光启的著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一本手抄本《定法平方算术》,因其署名“徐光启著”,故被多人提及并影印出版。本文通过与《数理经蕴》对比和研究指出,《定法平方算术》并非徐光启所著,而是他人从《数理经蕴》中摘抄的两节内容。  相似文献   

11.
外表文静,性格内向的杨峰是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OO级的学生,我与他认识虽然只有半年的时间,但一直对他旺盛的设计精力感到惊讶。如果你也像他一样,从小就喜欢看《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之类的影片,那么你一定会对他的科幻设计感兴趣。在他自习的教室,本刊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2.
卢嘉锡是我最敬仰的专家之一,我曾多次听过他的报告。去年9月,他从北京回福建休养,住在福建省立医院。一日我前往看望他。在去医院之前我特地准备了纸和笔,想请他为《福建老年报》创刊15周年题词,并向全省老年人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央视《看见》节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赞扬。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的特点和其在中国当下呈现的面貌出发,分析《看见》节目中专业精神和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从而阐述对其他专题类节目与相关新闻工作者的借鉴意义。尽管《看见》中的新闻专业主义体现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其表现出的专业精神和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仍可为其他新闻节目及新闻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良旭 《知识窗》2010,(10):29-29
收看上海卫视举办的《中国达人秀》,只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个个身手不凡,竞争显得非常激烈。又有一位参赛选手即将登场了。主持人介绍说.下面上场的是来自北京的刘伟.他将为大家弹奏一曲《梦中的婚礼》。从台上一侧,走上来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只见他,颀长的身材,文文弱弱的,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流露出一种平静和淡定的神色。  相似文献   

15.
名人与母亲     
正我国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每每提及他的母亲都感慨颇深。其中有一件事,他没齿难忘。1986年4月,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回上海探望生病的母亲。在准备返回北京时,见时间还早,他就想和母亲再多聊会儿。而母亲劝他早点走,别耽误了火车。范敬宜笑笑说:"不用急,《文汇报》的总编一会儿派车送我去车站,时间来得及。"他  相似文献   

16.
王勇 《知识窗》2013,(2):30-30
1993年,冯小刚初生牛犊、意气风发.和王朔一起开了好梦公司.“磨刀霍霍”准备在影视圈大干一场。在王朔的牵线搭桥下.他认识了刘震云.王朔还向他推荐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那时的冯小刚还没拍过一部电影.有一次他刚好和刘震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趁着会议间隙他问刘震云:“如果你信任我.  相似文献   

17.
林洁霞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90-190,184
1,引言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视。其中,以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新闻节目从一开始就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一直以来,电视的黄金时间大部分都在晚上。但随着《东方时空》的成功开创,早间节目已经开始渐渐地被人们接纳。其实,在西方国家早间节目是一块非常重要的竞争领域。中国的早间节目还只是处于起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或许没有见过龙舌兰,但肯定见过芦荟. 这两种长得像“姐妹”的植物,也曾蒙过鲁迅的眼睛,他在《藤野先生》中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了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相似文献   

19.
顾建平 《科教文汇》2010,(23):I0001-I0001
1997年初,我在北京出版集团的一位女同事,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百年人生”丛书组稿,将去拜访吴冠中先生。得知这一消息,我很兴奋,托这位同事带一封信给吴先生。我在信中向吴先生表达了一个同乡晚辈(吴先生的故乡在江苏宜兴,我的老家是江苏江阴)的景仰之情,并请他赐稿给我当时担任编辑的文学杂志《十月》。  相似文献   

20.
周德钿 《科教文汇》2012,(28):F0002-F0002,F0003
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认识吴宪鸿同志了。那时我接手主编《歙县文艺》.他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常给我们投稿,我还去过他们学校看过他。后来他调城里工作,我们见面机会就多了。他主要是写小说,也写报告文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说《深夜追夫》(1984年第3期《歙县文艺》)和《文革趣事录》(1989年第1期《歙县文艺》),我觉得他写的小说很有点感觉。发过他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鞋匠补缀丹青梦》(1997年1、2期合刊《歙县文艺》)。还发过一些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