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思维逻辑可以概括为“比类逻辑”,这种致思方式对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特点影响深远。本文梳理了传统比类逻辑的构成要点,分析了比类逻辑与王权专制思维特点的关系,并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立场上,对于这种文化遗存的深层影响做了剖析。指出,作为文化遗存的“比类逻辑”思维特点使得当代中国的政治思维在某些层面或某些地方还滞留在中世纪,这是解读当前一些政治文化现象——诸如对于政治权力普遍崇拜和挥之不去的“个人迷信”等等的深层传统文化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当今的大众传媒,已经担负起新闻舆论,文化娱乐,社会教育,知识传播等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职能。企业电视媒体是企业的重要宣传阵地,是企业文化生活的重要窗口,企业应依托电视媒体的作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企业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成为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家长本位”、崇尚“礼治”、“权力本位”思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中国在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中.越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由家长本位走向民主,人治走向法治,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和子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政治本身是审美的一种特殊表现。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权力、权力运作、政治家的形象,都表现出美学精神。政治美学的奥秘在于使心灵形态化为“意识形态”,让权力成为魅力。让“治理”深入“心理”,以美为目的,建构人类社会良好的秩序感。  相似文献   

5.
政党与大众传媒在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动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美国为例,在政党政治与大众传媒都比较发达的社会中,政党总是利用和控制大众传媒来为它的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动员服务,并由此给大众传媒造成相当的影响,而大众传媒参与又导致政党在自身意识形态、政党组织的动员力量和动员逻辑等方面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民生政治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政治形态。民生作为考量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向度,具有整合政治生态的价值寓意。民生诉求是公共权力理性化对执政党的政治贡献,是政府善治与公共理性的价值厘定。善治回应为民生政治奠定了民主谱系,民生政治的建设过程有效诠释了执政之基、公共服务与治理回应的三维存在。同时,民生政治亦是政府理性和公共精神的继承与扬弃。民生政治建设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合法性注解,凸显了政治逻辑到法治话语的民生景图,人民民生到公民社会的善治理念,制度话语到文化自觉的运行规约,民生改善到政治认同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7.
在校园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高校校园媒体的种类和特点,提出校园媒体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软件”,具有交流、引导、激励、服务、情感陶括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和管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日益增强。在我国,大众传媒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局,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持。大众传媒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势,并且可以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议题,引导舆论。大众传媒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授受合一”的演练场而发挥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增强其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提升“公信力”作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范小玲 《教师博览》2023,(30):88-9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在“思想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和“学科的高度”不断超越。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大思政观”,以守正创新、凝聚共识、遵循逻辑、全面育人为大的方略,对学生进行全面性、全程性、全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彰显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对于社会进步、个人成长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只有强化媒体引导艺术、疏通主流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渠道、增强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群体的主流道德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预见性治理”是基层政府超前主动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潜在诉求的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从“遇见性治理”转向“预见性治理”,既是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要,也是保持党的人民性底色、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政治需求。从鲁东地区莱西市D街道办的治理实践切入,展现基层政府“预见性治理”的实现机制及政治逻辑。案例研究显示,基层政府实现“预见性治理”有赖于对“技术为用、科层为体”策略行动的选择。首先,“技术为用”的策略行动为实现“预见性治理”提供了工具性手段,体现了“照看社会”的政治逻辑。基层政府通过技术化的手段为收集潜在民情提供了技术基础,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可及性和覆盖力。其次,“服务社会”构成实现“预见性治理”的价值依归。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基层政府通过“科层为体”的策略行动,强化组织内党建和借助区域化党建,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的触角,增强了影响力和渗透力,为其高效动员体制内外力量解决潜在民情、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抓手。基层政府在实现“预见性治理”的背后彰显了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的政治逻辑,即“照看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厘清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价值逻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质逻辑、“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逻辑、“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方法逻辑,把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耦合不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不畅、工作供给与学生成长需求匹配不准、智慧场景交互不深、专门力量与专业教师协同不力、思想政治工作与事业发展评价融合不足等问题,实现治理贯通、渠道贯通、供需贯通、评价贯通、队伍贯通、场景贯通。  相似文献   

13.
发达的大众传媒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它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为公众评判、监督和制约权力机构的重要职能.那么,在美国外交领域传媒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通过了解美国媒体的基本背景及若干典型案例,分析它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看到大众传媒在美国外交中实际发挥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可以区分为现实目标、根本目标和功能目标: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完善民族地区政治权力结构、促进民族政治文化世俗化、提升民族地区自治机关能力、推动大众政治参与发展、推进基层政治一体化进程与提高政治整合度;而民族政治发展的实现逻辑则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集分平衡”的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和谐政治文化体系、完善和扩大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渠道、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政治素质的民族干部,等等。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媒介与政治的关系十分暧昧。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与立法、司法、行政相制衡的“第四权力”。在媒体迅猛发展、国际政治风云剧变的全球化背景下,研究西方新闻媒介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西方新闻媒介与政治的关系。特别着重研究新闻媒体如何影响并作用于政治。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媒体参与影响政治的模型”。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指出了西方新闻媒介与政治互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社会学的视角下,当下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是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国家通过惩治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一方面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正常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权力整肃并实现权力合法性的维持与巩固。民众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推动犯罪治理与权力整肃的开展,同时由于民意所固有的缺陷也对该过程产生负作用。应正确看待"严打"式的治理黑恶势力组织犯罪运动:既有的批判观点存有逻辑错断,法律的规范作用在此过程中注定有限。这一治理运动的启示是,一是权力整肃急迫于犯罪治理,二是需平衡对待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这两种公民社会中的不同话语主体。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是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所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很有必要。所谓逻辑起点,就是学科领域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这对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原始的基本的关系”,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依据,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体系的始终,构成体系的中枢和轴心。确立这一逻辑起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时代,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性、教学现实性和“社会本位”与“主体本位”的矛盾。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手机媒体时代对教师的自身魅力、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网站内容、大学生新媒体批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课程组老师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了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将手机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和开发微型教学资源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城中村社区的治理秉承“乡政村治”的规则,不过这种“村治”呈现出与社区集体经济高度粘合的特征,但是在“撤制”后,城中村被纳入城市范围,城中村治理呈现“双轨政治”的特征。作为基层政府代表的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和作为村集体经济代表的社区经济组织实现了社区治理的权力协作和让渡,其实质是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制与以村集体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分享城中村社区公共权力的治理过程,这种治理过程凸现了城中村被纳入城市后社区治理的微观逻辑。  相似文献   

20.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与单一理论逻辑起点的界定是不同的,只有清楚学科逻辑起点的界定标准才便于从纷繁复杂的学科概念中找到该学科的逻辑起点。将“现实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理由在于,“现实的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领域的高度抽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的历史起点,是导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主题的基础概念,是规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