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尤为如此。常言道:"文以情动人"。哪一篇课文不饱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以适当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同时还要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呢?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就是情感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他们心灵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具体落实在英语课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一、语文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感情,让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处在兴奋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学校的学习活动,不是毫无热情地将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种心灵的接触就是情感的交流。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态度确实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困难,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制约学生语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认为:知识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识。教学实践证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比较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但从目前化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重视化学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情感教学。在化学创新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要和知识教育并重。教师要建立起融洽、和谐、平等、  相似文献   

6.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我们从教学过程的某些特点,就可以看到教师这种心理品质存在的客观依据和重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也是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的过程,包括情感过程。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7.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时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熏陶是由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的。初中生面临着许多的诱惑,如果教师不能抓住学生的情感教育,那么只能使其将学习倾注在其他方面,影响自身后续的学习活动。所以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中为什么要重视鼓励性语言的运用。新课程改革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价值趋向,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一直是教学的关键任务。本文概述了激励语言的使用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具体探讨了激励语言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励说语言的有效使用会极大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用激励的方法能带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从而改善学习效果,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智力的最大限度发挥。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思想品德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倾注情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能促进教学秩序稳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倾注情感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于是,我一改过去"镇压式"班级管理模式,微笑面对学生,营造爱的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严爱优生,厚爱"后进生",用爱来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1.
王福盛 《考试周刊》2011,(11):39-39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尤其如此。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护和调节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有效地运用情感沟通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在当今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人通过英语影视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力图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田彩言 《考试周刊》2012,(75):80-8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关注知识目标,注重结果,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时,就会开始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就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一、用爱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要亲切关怀,耐心帮助,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乐于接受你传授的知识,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教师这样做,学生才能克服“畏惧”心理,才能在课堂上大声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大大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学好英语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因而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1.激发兴趣。教学过程是师生彼此情感交流感染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良好、善于调控,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度显著加强,效果明显提高。激发兴趣,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要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应当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存进行心灵的接触。”于是,我一改过去“镇压式”班级管理模式,微笑面对学生,营造爱的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严爱优生,厚爱“后进生”,用爱来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那么,师生间怎样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与接触.教师如何施教才能让英语课堂生动有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加强情感交流不失为“上策”,其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师生能量场交流融汇的过程,师生交流场的动力因素中一块重要内容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导向、调控、维护、激励等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如何。这是由于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让孩子们的情愫在课堂里绽放,让语文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