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众多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中,郑观应被作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郑观应名副其实地是一个从事近代实业开拓、经营、管理的实业界先驱;在中国启蒙运动发展中,郑观应又名副其实地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在新闻思想方面,郑观应的先驱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他对日报功能、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的认识,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中都有一定的启蒙意义。本文就其新闻思想的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浅议,论证郑观应新闻思想方面的启蒙作用和明显区别于他人的独特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质疑《图书馆学基础》一书中的三个中国图书馆学术史问题,重新认定谢荫昌是第一个将"图书馆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始于1894年郑观应的《藏书》;早在1921年杨昭悊提出了图书馆要素说。并一一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许超众 《新闻世界》2012,(6):172-173
对于郑观应,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最为耳熟能详的便是其《盛世危言》。其实,无论在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还是在法制思想史上,郑观应都注定了不能被忽视,特别是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较早的是黄瑚教授把郑观应的新闻法思想列为我国近代新闻法制实践当中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张育仁先生则将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奇人与奇书,并认为他开始关注公民的民权思想以及具有西方民权主义的自由观念。,充分反映出郑观应一定的历史地位。立足当前,重新审视郑观应的新闻法思想,无疑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的现代图书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观应以英国图书馆为蓝图,反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楼,要求引进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和技术,在中国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体系,推进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以实现中国富国强兵的梦想,他是中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5.
回顾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比较图书馆学术史,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中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最早始于1894年郑观应的《藏书》,它比美国相关的研究论文早了61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澳门博物馆于2008年9月20日在澳门博物馆演讲厅举行《盛世危言——郑观应》教师专场讲座。据报道,郑观应世居濠江,被誉为中国近代的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郑氏居于澳门期间,在位于龙头左巷的郑家大屋撰写了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起了启蒙作用的著作《盛世危言》。  相似文献   

7.
郑观应藏书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 ,本名郑官应 ,字正翔 ,号陶斋 ,别号杞忧生、慕雍山人、罗浮鹤山人等。广东香山县 (今中山县 )人 ,生于 184 2年 7月 4日 (清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 ) ,卒于 192 2年 5月。郑观应长期经营近代工商业 ,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达 6 5年之久。曾充当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 ,并捐得道员衔。历任上海机器织布局帮办、总办 ,上海电报局总办 ,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会办 ,汉阳铁厂总办和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职 ;创办和投资于不少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郑观应一生著述甚丰 ,主要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略赵宏,杨增秀鸦片战争后,以民族生存为己任的志士仁人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之道时,不少人开始认识到欧美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因此,早期的改良派,就把图书馆作为“教育救国”的工具。如郑观应于清光绪18年,即1892年在《藏书》中提出:...  相似文献   

9.
郑观应 (184 2— 192 2年 )广东香山县 (今中山市 )人 ,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和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其著述颇丰 ,尤以 1893年编定的《盛世危言》为其代表作。该书集中地反映了郑观应向西方学习、救国富强、追赶世界强国的进步思想和主张。现从馆藏军机处档案中选录有关史料一则 ,予以刊发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吕 坚  相似文献   

10.
叶婷 《兰台世界》2013,(11):16-17
在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救国志士,郑观应就是其中主张商战救国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启发了康有为、光绪帝、孙中山以及毛泽东等诸多革命人士,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