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特有民族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筝在各地的民歌说唱戏曲艺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与各个地区的器乐相融合,形成了秦筝陕西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近代以降,又产生了蒙古筝派、朝鲜伽耶琴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浙江筝派,最终形成中华筝乐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相互争奇斗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筝乐分为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两大部分,通过对比、举例、分析,指出传统筝乐与现代筝乐在欣赏、演奏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我们不但从技巧上对古今筝乐有所了解,而且从更深层次对筝乐进行剖析,从而达到心手合一、内外兼修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3.
筝是我国古老的卧弹乐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筝乐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建国以前,筝乐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建国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筝乐艺术的蓬勃发展,众多民族音乐学家、音乐理论家、筝乐演奏家和筝乐教育家等从多种角度对筝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流传全国各地,是地道的华夏传统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秦筝东渐南移,跟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风格。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但较为细致的区分汉族流派有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  相似文献   

5.
金星 《成才之路》2010,(26):71-71
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在当时的秦国境内(即现在的陕西一带)。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特色的流派,如: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陕西筝等九大派。近几十年来,古筝技艺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其独特的魅力唤起了很多作曲家的灵感,古筝新作层出不穷,各种新兴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古筝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河南筝,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河南筝乐人群体对其曲目的编订和相关筝乐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独具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而河南筝中有一部分乐曲是在板头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逐渐在全国得到广泛的认知。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筝曲《陈杏元和番》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进行分析,探寻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  相似文献   

7.
古筝,音域宽广,庄重优雅,古典有朝气的弹拨乐器。陕西地区为筝的发源地,可“真秦之声”的筝乐却近于绝响。但在先人前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学习陕西筝曲的优秀内容。陕西筝曲风格特色鲜明,音律特殊,有着特殊的两个游移变音,左手的按弦也较多地使用大指,曲风细腻,委婉中有悲凉,激昂之中也不少抒情。本文将对陕西筝派的一些技法特点进行探究,结合陕西筝派筝曲的音乐素材、乐曲的风格,分析学习陕西筝派的技法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陕西筝曲的认知,以更好地演奏陕西筝曲。  相似文献   

8.
古筝,音域宽广,庄重优雅,古典有朝气的弹拨乐器。陕西地区为筝的发源地,可“真秦之声”的筝乐却近于绝响。但在先人前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学习陕西筝曲的优秀内容。陕西筝曲风格特色鲜明,音律特殊,有着特殊的两个游移变音,左手的按弦也较多地使用大指,曲风细腻,委婉中有悲凉,激昂之中也不少抒情。本文将对陕西筝派的一些技法特点进行探究,结合陕西筝派筝曲的音乐素材、乐曲的风格,分析学习陕西筝派的技法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陕西筝曲的认知,以更好地演奏陕西筝曲。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筝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唐代筝曲数量较多,《全唐诗》、《冥音录》和《仁智要录》中记载了唐代筝曲六十余首;唐代筝曲具有多样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筝,是地道的中国传统乐器。它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秦国,盛兴于隋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得到推广普及和发展。由于流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了以地方风格特点为依据的众多筝艺流派,大致分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派;"郑卫之音"的河南筝派;"齐鲁雅韶"的山东筝派;"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闽南诏安"的福建筝派;"韩江丝竹"的潮州筝派;"汉皋古调"的客家筝派;"草原风韵"的内蒙筝派(雅托葛);"延边  相似文献   

11.
岳莹 《成才之路》2010,(15):84-85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由于筝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和古朴雅致的艺术风格,所以汉朝侯瑾在《筝赋》中对筝有过这样的赞誉:“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可见在当时,筝就已经有“众乐之师”“万乐之圣”的重要地位了。然而,最初的筝不是我们今天所见筝的样子。早期筝特别是汉魏六朝时期中国筝的形制是什么情况昵?我们只能在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记载中窥探一斑了。  相似文献   

12.
客家筝是我国传统的筝派之一,古朴典雅、含蓄委婉和明朗清新、欢快活泼的演奏风格是客家筝曲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块,其一是对客家筝流派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浅析,其二描述了客家筝传承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以客家筝为论述对象,对其成因与发展进行浅析,进一步说明了客家筝文化是如何传播而来的。最后,强调我们立足于一个有着数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中,应该重视根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古筝艺术中亦是如此,对传统客家筝乐的推广,在强化古筝艺术生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筝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古筝流派的形成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吸收和融合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我国的筝派分布辽阔,北方地区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山西筝派三大流派,将北方筝派音乐的明朗、高亢、浑厚、质朴、刚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三大筝派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千姿百态,但共同之处在于自身流派形成的过程当中都深受本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北方三大筝派形成与本地民间音乐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一一的解析,从而使演奏者在对不同筝派音乐的演奏处理中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风格,并进行合理的演奏诠释。  相似文献   

14.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5.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6.
刘艺 《文教资料》2012,(11):79-81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受地域间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风俗、歌谣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本文立足传统,依托区域文化的研究,使河南筝与山东筝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从文化入手,可更好地理解筝乐特性、把握筝乐的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是在怎样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下成长发展的,从而对河南、山东传统筝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A4):27-29
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是近年来民族器乐曲较成功的筝曲作品。本文从"诗,乐,情"三方面着手对该筝乐作品进行阐述,探讨和挖掘其在筝曲中的艺术感染力,分三部分讲述:筝曲中古典诗词的体现;筝曲《云裳诉》艺术特色和演奏技术;筝曲演奏技巧与情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深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源自同名古琴曲,现今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主要有三种同名不同曲版本。它们的音乐来源、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属于山东、河南、浙江三大筝派。通过比较三首同名古筝曲在曲调、演奏技法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浅析三大古筝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体现了三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强烈地域性特色及鲜明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三大筝派《高山流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对于理解我国地方筝曲的音乐特点和推动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筝乐的历史沿革,以4首建国后出现的经典古筝作品为主线,概述筝乐创作者身份的变迁与筝曲创作风格的演变,以此来论述筝乐在当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