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朱世战  边祥成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45-246,203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建材,因其质轻、耐腐蚀、片材薄、抗拉强度高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对碳纤维布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性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碳纤维布加固设计计算原理、在提高桁架桥荷载等级加固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对比在加固前后静载和动载数据,得出碳纤维布在桁架桥荷载等级加固设计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CFRP)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及补强,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新型高效的技术。它是利用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CFRP)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达到对结构补强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该项技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在建筑物、桥梁、特种结构物等各类土木工程中均有大量成  相似文献   

3.
程桂胜  麻建锁 《科技通报》2003,19(2):140-141
研究了两端固支梁在集中荷载、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两种荷载相对值不同时塑性铰位置的变化规律,并给出极为有用的kc公式及kc曲线。  相似文献   

4.
研究线性荷载下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模型,对筋混凝土柱的拟静力试验进行模拟分布,构建钢筋混凝土柱状结构下的应力损伤模型,实现对混凝土梁抗拉强度幂值函数预测,对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混凝土抗拉强度线性徐变的本构关系分析,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效应与时间非线性效应,根据低短期荷载模型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徐变多块结构化网格,得到线性荷载下的混凝土梁多块结构化网格模型。试验采用4点弯曲分级加载方式,分别是试件DSHCW-1、试件DSHCW-2、试件DSHCW-3和试件DSHCW-4,进行幂值函数预测。得到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的剩余抗拉强度与承载力数值分析,构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滞回曲线,实验结果得出,采用该试件模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通过对幂值函数准确预测,对混凝土梁结构的强度提高有较大贡献,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计算或加固提供数学模型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局部荷载作用下工字形梁腹板的弹性屈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涛  童根树 《科技通报》2005,21(6):741-746,751
钢结构工程中经常遇到一定宽度的均布荷载通过翼缘传递到腹板上的情况,这种荷载称为局部荷载。本文对工字形梁腹板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屈曲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不同宽度的荷载作用下工字形梁腹板的弹性屈曲系数,着重考虑了翼缘的转动约束对腹板屈曲的影响。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物理意义明确、精度很高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美国AASHTO LRFD中有关汽车荷载与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的汽车荷载进行了部分对比,并将两国的汽车荷载在T梁、板梁、组合箱梁及整体式箱梁简支梁桥上进行加载,得到了最不利荷载布置的数据,从而对我国公路桥梁的汽车荷载标准值与美国公路桥梁规范进行客观的对比评价,找出我国公路桥梁规范的不足并通过努解决并完善。  相似文献   

7.
一、墙梁的适用范围墙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的围护结构之中,如基础梁、联系墙,民用上层为住宅,下层为商店的多层砌体结构建筑中,采用墙梁结构以解决底层为大空间,上层为小空间的矛盾,与框架结构相比。它具有节约三大主材、缩短工期、施工方便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二、墙梁的主要特征和破坏模式墙粱试件基本上是单跨;梁的高跨比则自l/3到1,分为有门洞与无门洞两种。墙梁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有三种破坏模式。1、弯曲破坏。当托梁配筋较少时,随着荷载的增加,托梁跨中的垂直裂缝产生,贯通托梁并进入上部墙体,发生正截面受弯破坏。2、支座墙体局部受压破坏。当墙体高跨比较大时,正截面弯曲承载力增大很快,此时往往发生支座上边砌体的局压破坏。3、墙体剪切破坏和托梁剪切破坏。当墙体高跨比不高时,随荷载的增加,墙体产生斜裂缝,此斜裂缝由小到大,发展和延伸到全部墙体而使墙梁失去承载能力。墙梁的设计将根据上述的三种破坏模式进行。三、墙梁的计算简图,荷载取值和计算高度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3)
朔黄铁路路桥(涵)过渡段沉降变形问题显著,多采用斜向高压旋喷桩进行路基加固。为分析加固的效果,结合朔黄铁路K65+490~K65+770段加固工程,运用PLAXIS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计算模型,选取5种不同铁路荷载组合情形,对比分析加固前后在不同荷载组合条件下的路基顶面沉降变化。研究表明采用斜向高压旋喷桩进行铁路路基加固有较好的实际效果,该种加固方法对其他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献上现有的结构分析大多对线荷载作用下的单向板受力性能进行研究,而实际工程中荷载分布宽度无法完全忽略,研究单向板在带状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分布很有必要。为了能精准确定带状荷载作用下单向板的弯矩分布以及最大弯矩位置,本文导出带状荷载作用下板内弯矩的弹性理论计算公式,并利用MATLAB和ABAQUS对同一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推导公式的合理性。本文给出可快速精确计算带状荷载作用下单向板内弯矩分布的MATLAB计算程序,并提出2种单向板设计建议,最后对带状荷载的分布宽度进行讨论,为结构工程师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奎  徐日庆  周鹏飞 《科技通报》2010,26(1):150-153,158
某工程由于桩挤土效应和基坑开挖不当引起桩基事故,根据桩质量检测结果和场地地质情况,对基底砂土进行注浆加固,然后在基础和地基之间铺设褥垫层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提出了加固方案,静力触探和荷载试验结果均表明注浆明显提高了地基土的承载力,建筑物沉降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势能驻值原理的能量法中的Ritz法进行公式推导,得出几种常见的桥墩截面形式下的稳定临界荷载的计算公式,绘制出墩梁刚度比与临界荷载之间的关系曲线,明晰了双薄壁桥墩墩梁刚度比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桥梁加固是指对有缺陷的桥梁构件进行补强或加宽,改善结构性能,恢复和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度,提高其承载能力、通行能力,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使整个桥梁结构可满足规定的承载力要求,并满足规定的使用功能需求,满足并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交通运输要求。本文介绍了桥梁加固的概念以及常用方法,并重点研究了预应力碳纤维粘贴施工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一原始资料缺损的双曲拱桥,进行了现场检查和静荷载试验,对该桥的技术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评定结果表明,该桥拱肋病害严重,部分腹拱存在渗水现象,原设计荷载低,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现行交通量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加固建议,为我国同类危桥的整治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实际箱梁结构工程,设计和制作了5片普通钢筋混凝土小箱梁,基于被加固构件不同的初始受力状态,采用了构件予裂、不同张拉控制应力、不同配筋率、不同预应力筋位置等方式,进行了体外预应力加固梁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分析了不同初始受力状态结构加固前后裂缝和跨中挠度在各级荷载下的发展规律,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完善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设计理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有的旧桥大多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承载力低、桥面宽度窄、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等,为使我国公路桥梁设计更能适应发展趋势,通过参考英、美两国新设计规范,感到我国规范荷载标准偏低,为避免日后荷载增加引起的桥梁加固,对于重大的桥梁工程,在设计时应参照国外的标准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美国《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4th Edition)中有关汽车荷载部分的内容与中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的汽车荷载部分的条文规定进行了对比,并将两国的汽车荷载在三种不同跨度的简支梁桥上进行加载,得到了三组最不利荷载布置的数据,从而进行分析和对比,辅以美国规范原文,得出的结论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纤维增强材料(FRP)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中极具发展潜力,纤维增强材料补强混凝土结构技术已成为土木工程界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阐述了纤维增强材料的性能、特点以及纤维增强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碳纤维与传统粘钢加固技术比较,选定使用碳纤维加固,并对碳纤维加固设计、施工、安全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其加固补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陈希哲和叶菁编著的《土力学地基基础》(第5版)教材,填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库伦土压力计算的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教材在计算虚构填土的高度时存在问题,并分两种情况对教材存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1)保留原图,把虚构填土高度修改为q/γcosβ;(2)修改教材中的计算图,把垂直填土表面的均布荷载改为竖向均布荷载。在此基础上,对教材中推导过程提出了优化建议,给出了推导虚构挡土墙高度更为简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汪国春  宋义中 《今日科苑》2007,(16):174-17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原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需要,在不破坏原建筑结构基础上,对原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已满足新的使用荷载要求。本文主要介绍本人从事结构加固中粘钢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