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可不可以用幽默手法来写?新闻能不能幽默?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结合新闻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的新闻可以用幽默的笔法来写,新闻可以幽默。这是因为:幽默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作为现实生活最新记录的新闻,为什么不能反映这种存在呢有位哲人说:“幽默是聪明人的财富”。而聪明人应该也经常是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个人讲话很幽默,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有趣的比喻之中,使人听了会心微笑或大笑,笑中受到启发。记者把它写进新闻,既能使新闻生  相似文献   

2.
贺东梅 《记者摇篮》2000,(4):22-22,21
新闻,可不可以用幽默手法来写,新闻能不能幽默?这是个挺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结合新闻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新闻可以用幽默的笔法来写,新闻可以幽默。这是因为:幽默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做为现实生活最新记录的新闻,为什么不能反映这种存在呢?有位哲人说:“幽默是聪明人的财富”,而聪明人应该也经常是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个人讲话很幽默,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有趣的比喻之中,使人听了会心微笑或大笑,笑中受到启发。记者把它写进新闻,既能使新闻生辉,又不失于新闻真实,有何不可呢?还有些新闻事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写新闻,有人总是把它与平淡无味的平铺直叙,一本正经的议论说教联系在一起,这也并非毫无根据。翻开我们的报纸,听听我们的广播,看看我们的电视,死板着脸毫无新意的八股格调的确不少。这几年,我国报纸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对语言的生动形象仍然重视不够。这种情况,亟待改进。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情文并茂,方法有多种,采用幽默笔法,也应算作其中的一种。什么是幽默呢?一些百科全书、词典都有注释,如:“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现代汉语词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中增加人情味因素,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那么,怎样寓指导性于娱乐性中,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受到教益和启迪?用幽默笔法写新闻,可能会达到这种效果。幽默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哲学家、美学家把它作为美学问题来研究,文学把它作为创作方法来讨论,艺术家则把它作为表演手段来钻研。新闻界很少有人来讨论它,我们权且把它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探讨。新闻写作中讲的幽默手法,当然是指狭义的幽默,仅博一笑、插科打诨、  相似文献   

5.
幽默,是指用风趣的语言,表达含意深刻的内容。在新闻写作表达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幽默语言、幽默风格的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新闻写作中幽默的运用,并不能提升新闻的价值,但是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巧用幽默手法,可以使新闻写得更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新闻有效传播的效果。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文字:有人问爱因斯坦教授:“听说你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十几个人能懂,真的吗?”“真的。”科学家回答说。“不过,您是十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别开玩笑了,教授!”“我没有开玩笑。假如您同一个漂亮姑娘…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幽默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既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  相似文献   

7.
唐晓童 《新闻传播》2004,(10):28-28,71
新闻的幽默笔法,是指用诙谐的语言、形象化的表达方法,激发读者(听众、观众)对幽默敏感点产生共鸣,机智地暗示记者的思想倾向,启发人们思考。运用幽默笔法写出的新闻,我们姑且称之为幽默新闻。幽默笔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红 《新闻前哨》2004,(11):54-55
“幽默笔法”是指写作的一种幽默技巧,新闻写作的幽默笔法,是指把这种幽默技巧运用到新闻写作之中。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和社会传播性等特点。新闻写作能否引入“幽默”因子?笔者通过对不少优秀作品的分析和实践认为:“幽默笔法”在新闻中不仅能运用,而且应大胆推广。  相似文献   

9.
《古城焰火,百年奇观》(见陕报1990年10月13日1版)这篇消息见报后,我社许多同志都反映写得很出色。一位副总编还专门写了评语张贴在评报栏里。这篇消息是记者亲身观看了焰火表演之后写的,因而可以说是一篇精采的现场新闻;从表现手法上看,也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新闻特写;从笔法技巧上看,又可以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尽览全篇,这篇作品至少有三个特点:优美的散文笔法;独到的布局谋篇;浓郁的现场实感。  相似文献   

10.
现实是多彩的,有严肃,也有幽默。多采而幽默的现实,提供大量幽默新闻的素材。推出佳作,开卷博您一笑,但求掩卷一思。在深训市福田区一房地产公司工作的马女士,见读小学的儿子贪玩忘记了做作业,便写了他几句。  相似文献   

11.
周静 《新闻窗》2009,(2):38-39
如今,新闻界的同仁们一直在尝试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而且已经形成一种打破常规公式和一定新闻格式的写作风气。突破了那些不合理的束缚之后,那一套令人生厌的新闻语言也渐渐随之改变了。一篇篇角度新颖、语言生动的“散文笔法”新闻稿件在报纸的版面中很是“抓人”,也倍受读者的青睐。一些主张创新的报社也提倡记者写散文式新闻,优先刊登散文式新闻。就散文式新闻而言,  相似文献   

12.
杂文又是笑的艺术,无论阐述多么高深的道理,也常常以幽默出之,使人在笑中领悟。不少作者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文章写得使自己不禁笑出声来,往往能引发读者的笑声,产生奇效。这笑声,当然与作者引用喜剧性材料不无关系,但不能不归功于作者运用了笑的艺术寓庄于谐是杂文的重要特点杂文说理,不能正襟危坐指点呵斥,常常寓庄于谐,在说说笑笑中阐明真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指出:文应“杂以谐谑”。所谓“谐谑”,就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运用幽默笔法写就的新闻愈来愈多,有的报纸还开辟了“幽默新闻征文”拦目。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或新闻作者、编者在赶时髦。而是新闻事实中固有的一类特殊性矛盾——丑或滑稽的真实反映.幽默大师老舍说:“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如果脱离事实,胡编硬凑,闭门造车,那就有悖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非但不能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再者,新闻的幽默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不能只是新闻事件中的丑或滑稽的直观的、不加选择的、无  相似文献   

14.
王漱蔚 《青年记者》2012,(23):33-34
幽默作为美学名词,源自于拉丁文Humoc,英文Humour,是外来语,是著名记者林语堂音译而成.美国人解释"幽默"云:"幽默是任何滑稽可笑的事物."英国人的解释略同.在我国,《新华字典》解释为:"音译词.言谈、举动有趣而意味深长."新闻幽默就是将幽默引入新闻,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中蕴涵的幽默、新奇的部分展现出来,使接受者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可读性就是指新闻具有的对受众有益、有趣和可信的素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新闻生动引人,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呢?一个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中借鉴学创作中的某些手法,而其中散笔法就很值得一提。散笔法的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某报刊有次向著名画家方成约稿,请他写一篇千余字的淡幽默的文章。方成如约交了稿。文章刊出后,漫画家说:“我把刊出的文章从头到尾细读了几遍,发现加上标点在内,只有十六个字是我自己写的。”方成不由得“幽默”地说:“再没有比这更幽默的事了”! 编辑对所发稿件有进行修改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修改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之更准确、更精练,同时也更深刻(如果可能的话);而不应该“删掉”了原稿所透露出来的作者的风格个性,使之仅仅成为干巴巴的一个骨架,成为缺乏文采的“千人一面,千文一色”的东西。即便是新闻稿件吧,也应该写得尽可能生动  相似文献   

17.
一、幽默的定义 什么是幽默?幽默大师们各有各的解释。幽默本是一个外来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举个例子来说:三十年代,文学家郁达夫那时还是个穷学生,后来撰文得了稿酬,形势有了转机,一次相约好友在饭店请客。当他付款时,从鞋底抽出一张票子,好友大为不解,问他这是为何,而他则解释说:“过去这东西一直压迫着  相似文献   

18.
王再承 《新闻窗》2005,(1):52-53
何谓幽默?关于它的定义不少,主要是指用含蓄、凝练、机智、风趣而又诙谐的方式(包括行为举止、谈吐文章等),揭示生活中的某种矛盾或哲理,令人发生会心的微笑。可以说,幽默新闻是一种用诙谐有趣的方式,提示生活中的某些矛盾或哲理,让人在轻松愉悦中感到意味深长、有所了悟的包含艺术表达方法的新闻。幽默新闻在国内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幽默。马克思说,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车尔尼雪夫斯基承认,只有真正伟大的人,才能笑自己。毛泽东、鲁迅是伟大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笑自己。“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运交华盖”、“破帽遮颜”,都属于自嘲式的幽默。马克思说他是“一条愁眉苦脸的狗”。列宁说:“即使剥掉我一层皮,我也写不出一行诗来。”凡此种种,都是幽默。那么,什么是幽默的实质呢?在我看来,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说笑话,更不是耍贫嘴,而是一种技巧,一种机敏,一种风趣,一种艺术。《苏联大百科全书》俄文版第三十卷第四十一页,…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与山东荷泽毛纺厂从元月至4月联合举办了“龙风杯”幽默新闻征稿活动。征稿启事说:“有趣、可笑而意味深长,即为幽默。”“生活中存在着幽默,也需要幽默的形式来表现。而你只需留心报刊上的某些新闻报道,常可品出妙不可言的幽默味道”。现选载几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