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门庆是一个全景型的流氓。他的行为方式,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举止装扮,他的语言谈吐,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充斥弥漫着浓烈的流氓习气、流氓作风、流氓气派。《金瓶梅》写了他从官场到商场到“情”场……方方面面,表现了一个流氓的极度狂欢;西门庆全面刷新了中国流氓的功能,并对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瓦解与破坏作用,创造了流氓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一部独树一帜,不同凡响的大书,一部最具现实品格和历史实感的作品,有着超一流的认识价值。书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官场里火爆、商场里亨通、情场里得意的西门庆。他是他那个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其一系列活动和经历,种种恶德丑行,都是他那个社会的真实反映。书中以粗鄙、直露、荒淫无耻的情欲来写世情,恰是《金瓶梅》一大奇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中关于灯市的描写,与明武宗朱厚照喜爱花灯、赏玩花灯有相似之处,由此推论<金瓶梅>是对武宗正德朝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艺术家具有独特的揭示丑的本质的能力,进入艺术殿堂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把丑变得更典型,便从反面肯定了美,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潘金莲是一个被社会、家庭、生活扭曲的畸形人物,是封建男权土壤下孳生的恶之花.<金瓶梅>用"化丑为美"的手法,从她身上挖掘了与众不同的人性的异化和毁灭.她残忍阴毒、淫荡成性这一独特性格的形成是独特的客体环境和主体环境所决定的.<金瓶梅>采撷恶之花有其特殊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6.
殉道与背忤的撞击─—试论吴月娘形象的悲剧性孙丕文吴月娘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清河左卫吴千户之女,是西门庆续娶的正室,在多妻制的封建宗法大家庭中是个主家婆。她居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堂上一呼阶下百应的地位。作家通过吴神仙冰鉴终生和卜龟儿卦都...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的早期刻本,就出现了"廿公跋",人们还一度将其置于"弄珠客序"前.这个廿公是为<金瓶梅>作读书的丁耀亢.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的心理呈现出复杂、矛盾的特征。特别是在男女两性关系中,他表现出变态的性行为与性心理:以性为治家、惩罚和报复的手段,以对女性的施虐和女性的哀告。满足畸形的占有心理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优越感。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的文本结构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从<金瓶梅>文本所体现出的种种不同的个性特征综合推断,除所谓"赝作"5回外,前91回为原作,后9回则为续作.  相似文献   

10.
西门庆是《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他的性格完整地体现在钱、官、性这三个方面。西门庆是一个商人,他疯狂地追求金钱,不择手段,最终为金钱所异化,成为一个钱奴,一个金钱至上者。他在追逐金钱的同时,另一只眼盯准了官场,利用金钱谋得了官位,并进一步利用在官场中的人际关系,为其发财提供便利条件,在官场中巴结奉迎当权派,成为一个被权力异化了的一个人物。金钱和权力便利了他的猎色活动,西门庆一再奸淫妇女包括他的妻妾,成为一个纵欲者。在追逐女色的过程中,西门庆被女色所异化,成为一个性奴。一个被异化的灵魂在金钱、权力和性的三重作用下,最终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1.
张竹坡对《金瓶梅》的结构和章法有着深刻认识。就结构言,他指出《金瓶梅》不同于《水浒》《史记》,具备有机整体的艺术结构;就章法言,他在金圣叹之后加深认识,具体总结了《金瓶梅》的章法经验。这些认识对于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模仿。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我们对两部小说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万历词话本"与"崇祯绣像本"两个系统。两种系统的版本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强化题旨、结构照应、人物刻画等三个方面,对"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宗教现象的叙事功能作了分析。这些宗教性描写是"词话本"第一回所没有的,从而证明"崇祯本"对"词话本"所作的删补修改,目的在于使小说的主旨更为鲜明、叙事结构更为紧凑、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相似文献   

14.
清雍正时期的《高邮州志》认为:西汉至东晋时期,高邮叫做平阿(三阿)。笔者认为,高邮两汉为县,三国时废,晋为县。其间就叫高邮县,未曾叫过平阿县。平阿县(侯国)另有其地,对应于今安徽怀远县境。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开始,陆机研究逐渐成为魏晋文学研究的热点,其中陆机生平研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观点.在新世纪,对陆机生平和思想研究进行疏理,对我们进一步进行陆机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一直以入世的态度关心时政,体察民情,终身以济世为己任,即使在遭眨抑、政治抱负难以舒展的时候,也积极研究哲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的问题,思考、探索管治的方法,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透过他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朴素的唯物观和"民本"思想始终贯穿在他的管治理念上。  相似文献   

17.
赵汝愚是宋朝惟一的宗室宰相,是宋代宗室中的英才。通过对他任职福建、广交闽籍士人及其后代与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综合考察,《宋史》编撰者对赵汝愚的评价是符合事实的,他是"宋之公族"中以"术业自现"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8.
崔氏曾是历史上的一个显赫士族,初唐时的崔湜、崔液、崔澄三兄弟皆有文才,以文翰居要官。兄弟三人性情不同,人生命运也不同。崔湜热衷于功名利禄,早年在政治漩涡中获得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一生辉煌而又短暂。崔液诗人气质最为突出,因崔湜失败而被贬。崔澄为人谨慎理智,深得玄宗信任,终身富贵。虽然他们早年离家,长期生活在异乡,但在他们游历、为官以及被贬黜时作的诗歌当中,都有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浓厚的流浪意识。这些诗歌真挚而动人,在初唐诗坛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陆游在夔州期间,创作的诗歌中充满"苦"与"恨"。其原因既有远游苦累、生活艰辛,更有思乡悲老的失意愁苦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怅恨。其中报国无门的悲苦以及壮志难酬的怅恨,是陆游夔州诗歌充满"苦"和"恨"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