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档案研究30年(之三)——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实际上在档案起源和档案定义的讨论中已有一个基本共识:给档案下定义,必须弄清楚档案的本质属性(或本质特性)。档案的本质属性和档案的概念是同根互生的学术问题。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定义档案概念的基础。能否准确清楚地揭示本质,是评价定义优劣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档案概念是档案学的元概念。如何界定档案这一概念的定义就变得至关重要。定义通常表述为:被定义的种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给档案下定义需要把它放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中去,也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属概念。近几年来我国档案界人士就文件是否就是我们所要找的属概念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就百年来档案定义发展历程及其我国的档案文件关系等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几种档案本质属性观点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指档案这类事物根本区别于它的属类之下其他事物所必备的属性。从“被定义的种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概念”的定义模式来看;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就是种差。长期以来,关于档案的定义在我国档案界一直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却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认定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这一现象虽说多少自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一面,说得准确些,有它存在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困惑:在档案定义问题迄今尚分歧显著的情况下,何以言在本质属性的认识已经达成了共识呢?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见到有关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  相似文献   

4.
寻找档案数据、数据档案两个概念的定义演进变化趋势,为国内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列举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中的档案数据、数据档案定义进行梳理、列举,归纳总结。定义演化过程可以看作寻找事物“属”概念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一事物寻找其归属的过程。档案数据和数据档案定义的演化过程,均可以用“1F2N2”概括,即同一起源、不同个阶段、两种观点、N多属概念、两大类别。档案数据由档案到数据,数据档案由数据到档案,彼此相向对进,殊途同归,是一个最终趋同融合的过程,二者本质上是一事物概念(名称)由种到属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几种主要观点的讨论情况,说明了档案本质属性与档案定义的关系及档案定义决定了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本质属性的认识不同起因于档案定义的认识不一,为要使档案本质属性认识统一,首先于档案定义应当有个共识,档案定义的共识只有建立在档案定义的属类的确定上,属类规定为文件较恰当、合适.  相似文献   

6.
我国在档案定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定义中删除了不该删除的内容和把着眼点放错了地方.档案本质属性应具有唯一性,并在定义的表述中不能省略.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进入人们认识领域的结果,档案本质属性应返璞归真为"归档保存".  相似文献   

7.
档案和文件是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如果将文献作为档案的属概念,档案与图书、期刊、报纸等其他文献相比,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本质特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活动,因此,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记录时间的先后,并不能构成原始性的必要条件.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具有文件运动过程中的不变性、档案学知识点的基础性、与档案其他属性相比的本原性、与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实践的和谐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从更深的层次体现了档案的本质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翟瑶 《兰台世界》2007,(24):2-3
本文在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哲学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图示归纳法对现有的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认识进行了汇总分析和总结,最终认为"结构论"的观点是对档案本质属性最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信息?是文献!──兼与冯惠玲、张辑哲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评析冯惠玲、张辑哲合著《档案学概论》关于档案与信息、档案与文献的关系和档案定义入手 ,否定了档案是一种信息的表述 ,提出了文献是档案最邻近的属概念的观点 ,并对档案重新进行了定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档案的定义,自产生之日起学界对其就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定义的过程中,对属概念的划分直接决定了被定义项的归属问题,所以对档案定义的属概念认识一直以来也各有不同,大体上经历了从文件到历史记录再到信息的发展过程。通过梳理档案定义属概念的发展历程,探讨不同时期学者对档案的认识,并对不同档案定义的观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历史确定性既符合档案本质属性的质的规定性,又符合认识论的规定,因此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较为合理的。而且,历史确定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不仅可以解释当前档案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困惑,又可以为档案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清晰的认识图景,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档案本质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档案理论的研究中,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课题,档案理论工作者对其进行不断求解的根本原因,也是在于它直接涉及档案的定义,是档案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点。我们现在探讨性地提出了一种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观点,目的是想听取大家对这一研究结果的意见,以...  相似文献   

13.
档案本质属性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档案本质属性的讨论 ,一直是档案学研究的热点。本文认为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4.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的本质属性仍是原始性、历史性和记录性——三性的统一,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现有档案的定义是‘历史性’也属于档案本质属性的理论支持。强调三性同属于档案本质属性,有利于分清档案与文件、图书、文物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对档案本质认识的各种观点,提出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与文件处于共同体中侧重于历史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出发,在正确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含义基础上,对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合理性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7.
《档案法》修订草案中的档案定义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建议尊重学理定义,体现档案本质属性,避免循环定义,防止《档案法》调整范围的过度扩张。《档蒜法》修订草案的语言表述过于随意,建议同一概念前后表述保持一致,避免使用非专业术语、不常用概念,克服口语化倾向,注重立法语言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文献调查入手,指出档案社会化服务概念的现状特点是名称不一,认识不清.在辨析两个相近概念“档案服务社会化”和“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异同点基础上,作者提出档案社会化服务是立足社会分工档案服务的规范概念,定义是指基于社会分工提供的涉及档案的专业性、专门化和社会化服务.其含义可分解为三个层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属概念是“服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专业边界是档案专业;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基点是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9.
档案本质属性新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档案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的认识,已经得到档案界的普遍认同,但是,近年来一些档案界的专家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持否定态度,笔认为,原始记录性的认识,确实存在危机,但档案本质属性仍然是原始记录性,不过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原始记录性。对此本人愿陈管见,就教于档案界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20.
档案本质属性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英 《档案管理》2001,(1):12-13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