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国家射箭队运动员不同技术环节的身体姿态特征,为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测试等方法,分析国家射箭队28名运动员举弓、开弓、固势和撒放等技术环节的身体姿态特征。结果: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的身体姿态角无显著性差异,从开弓环节开始,运动员持弓臂肘关节俯视角始终大于165°,肩关节俯视角约为170°,拉弓臂的肘角逐渐变小、肩角逐渐变大,固势环节肘关节俯视角约为60°,肩关节俯视角度约为127°。撒放环节较固势环节的上肢姿态角变化小于3°,躯干姿态角变化小于1°。结论:不同性别的运动员身体姿态角差异不显著,具有共性特征:1)举弓环节上肢自然上抬、发力小,躯干不同程度前屈;2)开弓环节持弓臂肘关节俯视夹角接近直线,呈现骨骼支撑与直线用力原理特征;3)固势环节拉弓臂肘关节姿态角缩小,肩关节姿态角变大,前臂与箭的延伸线呈直线;4)撒放环节仅有拉弓臂肘关节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微小变化;5)固势环节后,躯干姿态角变化极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特征。研究假设,射箭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影响动觉感受性,运动员的持弓臂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存在差异。方法:以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动觉方位辨别仪为实验仪器,以32名射箭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考察不同水平射箭运动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与运动幅度感。结果: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低。运动员拉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明显低于持弓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肌肉紧张感和运动幅度感误差得分。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的动觉感受性明显优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员持弓臂的腕关节和肘关节动觉感受性明显比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差,而运动员持弓臂的肩关节动觉感受性要优于拉弓臂的动觉感受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芬兰Mega6000-T16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优秀射箭运动员永富军射箭专项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永富军的射箭技术动作肌肉用力中,其持弓臂的三角肌和拉弓臂的三角肌,拉弓臂的背阔肌和斜方肌是射箭的主要用力肌群;其肌肉激活顺序都是持弓臂三角肌前部率先被激活,其次是三角肌中部、三角肌后部等肌肉,肌肉激活一致性相对合理;肌肉激活程度的一致性与动作技术与射箭成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1引言在射箭训练和比赛中,不少选手瞄准时有持弓臂变僵的现象,在持弓臂稍微移动一点准星即可进入靶心时,前臂却僵持不动,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个问题对选手的不良影响很大,动作的轻松性、协调性乃至整体动作水平都会降低,中靶密度和环数也会受到影响,还会...  相似文献   

5.
射箭运动员在撒放箭的过程中,必须在开弓、固势的同时,做好瞄准的动作。瞄准时心理活动指向箭靶上的黄色靶心,使心理活动有一定的方向,这是射箭过程中运动员的注意的第一阶段,也是注意的初级阶段;继而注意集  相似文献   

6.
主要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我国里约奥运会20 km竞走项目季军吕秀芝、替补杨家玉和王娜竞走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运动员平均步长增大,步频降低,但不均衡;杨家玉步长小,吕秀芝步长偏大,王娜步长还有增大空间。我国运动员腾空时间偏长,吕秀芝和王娜头顶起伏距离大。我国运动员着膝关节角度和直腿持续时间合理,垂直支撑膝关节具有"反弓"技术特点。吕秀芝两腿夹角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当,王娜两腿夹角偏小,杨家玉两腿夹角偏小。我国运动员摆动腿最小膝关节角度小,左右侧差异大;踝关节蹬伸幅偏小,王娜和杨家玉踝部动作幅度不均衡。我国运动员离地大臂后摆幅度不足,左右不均衡,肩部旋转大;前摆过程大小臂角度小,躯干和上肢紧张,缩短了躯干旋转半径,技术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临汾市射击运动中心三名10米气步枪重点队员射击动作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旨在寻求影响运动员射击动作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法:运用三维高速摄像法以及Simi Motion录像解析法,同时结合光学传感器模型MX-02S进行激光瞄准测试,监测运动员射击动作的多项指标,为备战省运会和全运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男子青少年10米气步枪运动员在瞄准与击发的过程中,身体重心在前后方向上的晃动范围较大,即身体前后侧的稳定性较差,核心力量较为薄弱;男子青少年10米气步枪运动员在瞄准与击发的过程中,持枪臂在前后方向上的晃动幅度要大于上下及左右的晃动幅度,即左手在瞄准与击发过程中前后方向的稳定性较差。在瞄准与击发的过程中,左肩关节及左肘关节角度越小越接近于垂直位对稳定性、瞄准越有帮助,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当注意;男子青少年10米气步枪运动员在射击过程中,很少能在“第一稳定期”进行击发。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结合高水平运动员的数据加以比较,同时,可以融合动力学和运动学知识进行分析,这对加强运动员的射击技术可能会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和分析澳大利亚新一代游泳运动员如帕金斯、哈克特和索普的自由泳动作 ,发现肩部的转动没有腰、臀和腿的幅度大 ,实际上肩部的转动很小 ,并且双臂在交替动作时是前后移动 ,当臂出水时肩稍稍抬起再向前伸展以减少阻力。澳大利亚顶极选手和美国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此 ,澳大利亚顶极选手在抓水和划水阶段都保持相对较高的肩部位置 ,而美国人却在教队员过度转动肩部。相对较固定的肩部可以使肘部较早地抬高并促进腰、臀和腿的转动。肩部的前后移动来自双臂划水的肩带的运动 ,当运动员空中移臂至伸直时 ,比正常情况下多出的几英寸…  相似文献   

9.
选取18名辽宁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FM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功能性动作纠正训练方法,最后分析8周纠正训练后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变化情况,旨在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纠正训练前FMS总分低于14分,存在损伤高风险;其中深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三项测试得分偏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最高。主要存在问题为踝关节背屈灵活性不足,下肢后侧肌肉紧张伸展性差,肩部灵活性差,多个维度上整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一般。针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制定功能性纠正训练方案,纠正训练干预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总分有显著提高,且得分高于14分,损伤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了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浅析掷铁饼的预摆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地掷铁饼和旋转掷铁饼都是以预 摆开始动作的。在原地投和旋转投的预摆中,共同之处是要求运动员通过躯干和持饼臂的向后转动,将器械大幅度地向后转摆,使肩、髋之间最大限度地反向扭紧,让参与躯干扭转用力的肌肉充分拉长。但是由于原地和旋转技术各自后续动作的任务、目的不同,对它们的动作结构、躯干及身体重心的移动范围、器械运行轨迹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发现运动员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将原地和旋转的预摆动作混淆起来,淡化了它们之间的动作区别,从而影响了各自后续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从技术概念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短跑的基本动作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在田径项目中,就是在许多其他项目中也是如此。运动员在短跑上的成功,很明显地取决于腿、臂、躯干的动作结合成为一个平稳协调的整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九洞实验及悬空实验测试优秀射箭运动员的手臂动作稳定性及相关指标,为评估选拔射箭运动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心理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射箭队队员手臂动作稳定性进行测试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射箭运动员右侧钩弦手臂的动作稳定性要高于左侧持弓手臂,具有显著差异。男性运动员手臂动作稳定性较女性运动员理想,但差异不显著。训练年限与手臂动作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射箭运动员两侧手臂动作稳定性的差异显著,在日常训练中也要加强持弓臂的动作稳定性的训练,不同性别射箭运动员的手臂稳定性差异不显著,悬臂综合指标与训练年限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由泳运动员对身体四周的水应有一种感觉,叫做“水感”。游泳运动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身体对水的敏感——从指尖、手掌、面部、躯干直到腿部、脚部,对水都很敏感。对于高水平的游泳运动员来说,每个动作甚至伴随着一种柔和的“滑行”声响。运动员的水感发展到高级阶段,可以  相似文献   

15.
射箭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借助弓的弹力,有控制地瞄准一定的方向或目标,在一定距离内比赛准确或远度。射箭不仅能增强臂、腰、腿部的力量,而且可以健美胸、背肌肉,锻炼目力,增强体质,是一项静心、开心而有益健康的运动。射箭运动的最基本原理:两点一线,卽把箭尖和靶心瞄好就行了。不过,这可是一个练技术、练心理的细活儿。日前,北京射箭协会俱乐部的首家场馆——东方巨龙射箭馆正式开馆。馆内数十把专业弓依次整齐地摆放在不锈钢专用架上,白色精美的专业箭袋和金光闪亮的金属箭光彩夺目,高品位的弓把、精美的弓片、豪华修长的前侧配重杆以及精制的瞄准器,令人不由得想亲身试一把开弓射箭的滋味。前世界冠军宋淑贤任俱乐部总教练。射箭馆总经理王冀中说,我们在开办射  相似文献   

16.
孙奇 《羽毛球》2019,(12):90-91
在羽毛球运动中,肩部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从防止伤病还是治疗缓解伤病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加强肩部力量的练习。躯干支柱力量主要针对躯干上的肩关节、脊柱腰段各关节、髋关节进行练习,躯干支柱力量可以改善身体姿态,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同时可以改善和优化动作模式,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17.
掷标枪是一项极复杂的运动,需要身体各环节绕身体多个轴、多个平面进行旋转,尽可能将最多的能量转化为动力作用于标枪中心轴线上,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动作.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总结标枪投掷臂的各关节角度,定量化描述投掷臂技术,找出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借鉴优点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规律,总结标枪最后用力阶段投掷臂的运动技术,从而进行更科学全面地训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跳水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动作难度不断加大,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跳水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直接影响起跳高度,起跳高度越高,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越充分,越容易完成多周翻腾的高难度动作。身体躯干部位的力量及控制能力是跳水运动员高质量地完成空中翻腾或转体等动作的体能基础,尤其是在多周翻腾加多周转体的动作中。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女子铁饼运动员马雪君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法、生物力学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她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支撑起转时间短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铁饼速度变化大,右脚离地时刻拉引角和肩髋角都大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单支撑旋转阶段时间长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旋转速度和速度提高小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拉引角和肩髋角大;腾空阶段时间长于前3名优秀运动员,平均速度和右脚着地速度小,铁饼行程大;转换时间短于世界优秀运动员,速度损失大;最后用力阶段时间短,两脚距离和铁饼行程短,旋转半径不足;躯干右侧速度都大于前3名运动员,左侧运动速度小于前3名运动员,左侧相对由侧运动不足.研究结论为,马雪君双支撑起转阶段时间短,用力早,上肢伸展幅度大,运动速度快,旋转半径小,躯干扭紧状态好,起转速度低;单支撑旋转阶段时间长,旋转速度慢,动作幅度大,左臂打开早;腾空阶段时间长,向前速度慢,做功距离大,速度损失大,着地身体重心姿势低,保持身体姿势的能力强;转换时间短、转换快,速度损失大,运动速度慢,上肢伸展幅度大,躯干扭紧不足;最后用力阶段时间短,动作速度快,工作距离短,出手角度小,出手高度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运动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天津全国运动会中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决赛前4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和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项目前1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转化过程,撑竿跳高的运动过程可简单的化分为能量获得(持竿助跑、插穴起跳)、能量储存(悬垂和摆体)以及能量释放(团身、伸展和过杆)三个阶段,该划分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与"撑竿"相互作用的关系,各阶段对应的技术动作要求。(2)能量获得阶段,国内外运动员均呈现出"追竿式"的持竿助跑技术特征,但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全程持竿助跑节奏偏慢,且后四步在举竿动作中速度损失较大。在插穴起跳过程中,未能表现出预先起跳的"自由起跳"技术特征,造成水平速度过早受到撑竿制约,影响了"人-竿"系统动能的获得。(3)能量储存阶段,我国运动员身体躯干拉开不够,造成摆体动作速度缓慢,躯干摆动和摆动的总幅度均小于国外运动员,这均会影响我国运动员撑竿的大幅度弯曲,不利于"人-竿"系统向弹性势能的转化。(4)能量释放阶段,相比于国外运动员,我国运动员团身动作不够充分,直接导致伸展偏离角较大,体现出我国运动员伸展动作不够向上,"人-竿"协同运用的效果不佳,影响了"人-竿"系统的弹性势能对人体向上动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