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因此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注重知识之间的迁移转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从旧知  相似文献   

2.
黄锁 《广西教育》2013,(2):28-29
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的思维过程,尽管思维的结果可能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进行了超越常规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优化教学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3.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相似文献   

4.
正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末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末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也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因此,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了要求——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那么何为创造性思维呢?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  相似文献   

9.
王国伟 《考试周刊》2009,(45):73-73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指导观察、引导想象、鼓励求畀、诱发灵感等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对学生加强创新教育的重大课题.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正常人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我们的教育提倡创新、创造。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指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又被称为是思维上的体操.有思考就需要有创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以一种不同寻常另辟蹊径而进行的思维方式.在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它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思维、解决新问题等.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展开研究,通过教师层面,教学层面和学生自身层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供各位任课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文进 《考试周刊》2011,(54):78-79
创新是一个适合于任何领域的永久话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的教育提出的要求,没有创造就不能发展。在此,我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1.什么是创新思维思维即思考,创新即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创造的核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创新的世纪,新世纪正在召唤大批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需要从多渠道、多角度去培养.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一、注重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是数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它是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为解决问题、寻求答案而提出新的见解或产生新的发现的思维过程,它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数学思维的最高境界.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而,结合部分教学实例对大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一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1!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繁琐的计算。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4!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时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它可以通过开放式教学、活动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等方式来实现。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