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漫谈     
对偶是由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意思相对或相关的两个句于或词组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全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的浩大声势.这两句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上下句都是七个字,结构都是两个主语词组,而且调性相同,“四海”对“五洲”,“翻腾”对“震荡”,“云水”对“风雷”,“怒”对“激”.这是很工整的对偶,不仅结构相称,意思相关,而且平仄相调,声调和谐,字不重复.对偶可分为三种:正对、反对、串对.正对是上下句内容相近的.如:“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智取威虎山》),这两句意思相近,互相补充,更加突出地表现了杨子荣排除千难万险誓把恶魔消灭的高昂激情和英雄胆识.反对是上下句内容相反的.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横眉”对“俯首”、“冷对”对“甘为”、“千  相似文献   

2.
宁波方言中以“头”作词后缀的词数量多而且构成方式多样,这对宁波人学习普通话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稍不留意就会出错.通过对宁波话中“头”尾词结构规律的分析以及它与普通话相关词的比较规律的分析,便可利用这些规律来尽量减少这一类语言错误.  相似文献   

3.
一百二十回《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是“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人排座次,不仅是梁山事业发展到高峰阶段的标志,而且也是好汉们在创立这一事业的过程中每个人斗争活动的总结.虽然在这一回的一篇骈文“言语”中作者称赞他们“无问亲疏”不分责贱.但只要对这张座次表稍加考查就会发现,它既不论“年甲次序”,也不看“功劳高下”,而是以贵贱亲疏排分的.  相似文献   

4.
说“辞”     
《殽之战》一文中“使皇武子辞焉”的“辞”,课文释为“致辞”不妥.所谓致辞是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哀悼等的话.这与文中情节相抵牾.查“辞”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词解释有三:一、推辞,不接受;二、讲话,告诉;三、告别,文中的情节是:公元前630年郑国派烛之武说(?)秦军退兵,当时秦穆公不仅答应了郑的要求,而且又留下杞子等人带秦兵两千驻守郑国北  相似文献   

5.
“X不X”格式是由同一个词语的正反形式并列构成的句法结构,是汉语里正反问句用以提问的特定格式。进入“X不X”格式的词语是有条件的,在语法性质和结构形式上有一定限制;其中否定词,用“不”或者“没(没有)”取决于语义上的选择。本文主要从结构、功能和语义方面考察“X不X”格式及其相关句式。一 1·1作为一种结构体,“X不X”格式有其特定的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就其结构成分说,进入“X不X”格式的词语,语法上是有限制的。据考察材料分析,只有动词性词语和性质形容词才能进入这一格式,而且进入这一格式的性质形容词也不能以扩展了  相似文献   

6.
一、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新编高一册《游褒禅山记》)其中“盖音谬也”一句,课本注为:“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此注值得商榷.其中“盖”字.课本说是“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极是;说“有大概的意思”,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句话是肯定判断,不是或然判断,故根本不应有“大概”一层意思.文章先说“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提出了音谬的确证,怎么反说他的判断只是言其大概、自打折扣呢?而且后文中王氏再次断言“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并且文章由此引出另一个主题:“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音谬的判断是这一主题的立论基础.若讲为“大概”,仅作或然判断,就削弱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严密逻辑关系.“盖音谬也”意思是:(这是)由于音读错了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行贿犯罪中“不正当利益”能否等同于“非法利益”有所争议,但肯定性观点比较妥当,而且“不正当利益”是指“非法利益”也曾有司法解释采用,“非法利益”评价的标准是法律。只要采取行贿手段谋取的利益,无论该利益是否合法,都应认定为“不正当利益”,司法解释的“谋取不正当利益”采纳了“手段不正当说”。“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这属于对“谋取不正当利益”做一般解释之后又做的一种特别解释规定,可简称“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8.
在交流电一章中,很多同学对“瞬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这4个类似但又有区别的物理量分析、判断不清,弄清这4个物理概念对于学好交流电的有关知识,解答交流电相关的习题帮助很大.本文拟对这“4值”通过典例分别加以解析.1瞬时值—关于霓虹灯的亮灯时间的计  相似文献   

9.
职业高中语文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相关学科的学习,而且对职高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语文课并未真正发挥实际作用,教学流于形式,课堂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形成这不良状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语文课“工具性”这一属性,教师教学疏离了生活.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职高语文教学应从“生活化”入手,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挖掘语文在职高教育体系中的潜力,使职高语文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本课所选的宋词二首,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漫》.《雨霖铃》是作者在离开对京时对话别情人之作.“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指晚秋的蝉,它们的鸣声是有气无力的,所以说“凄切”.这既点明了季节,而且创造出一种令人悒郁不舒的气氛.“长亭”点明了地点.古时驿路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长亭既为行人休息处,又为人们送别处.这里点出长亭暗喻离别之情.“晚”字点明了时间,这既使上文寒蝉的鸣声加重了凑切之感,又给下文“兰舟摧发”埋下伏笔.“骤雨初歇”的“骤雨”是说因为下了一阵急雨,所以船暂时未开,使得两人有下文“留恋”的机会.“初歇”则写雨停,而且天已“晚”,开船的人便不得不“摧发”了.  相似文献   

11.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72年首次在其发表的论文《中介语》一文中提出“石化”这一概念.随后国外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石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对“石化”现象的研究相对晚一些,而且只是介绍“石化”的相关理论,有关词汇“石化”消解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出发,通过实验证明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石化”具有明显的消解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情境而情境目前,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为了情境而情境”的现象。1.情境不相关。如:一位教师教“比例尺”一课时,创设了一个导课情境,先简单介绍一下一所风景区的美景,然后告诉学生,学了这节课,我们可以把这所风景区画下来。教学情境的设置与知识偏离了,虽然作画也涉及“缩小”,但是它与按一定的比例描地图是不一样的。这里的情境设计可以这样设计,先出示一幅大的风景区图,再出示缩小若干倍的风景区图,用来作比较,指出小的图就是根据大图缩小一定的倍数画下来的,今天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就与这有关。这样在比较中引课,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情境不真实。如:一位教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开始,说:“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张强做班长有没有意见,没有意见的请举手。”教师看了一下说:“我们班有80%的同学支持张强同学当班长。”“80%”是这位老师随便说出来的,没有经过认真统计,数字不真实。3.情境不有效。有位教师在上课时,出示一幅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提出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很多与本课知识没联系,而且花了近10分钟时间,还停在大量的情境渲染之中,丝毫没有涉及数学本身的内容,教师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从数学的眼光提出问题,这样设计情境妨碍了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对我国红学界来说,似乎是不太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有关红学的论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有的虽是老问题,却重又提起,而且势头益趋激烈,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兹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活结”与“死结”作为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中更是频频出现.在面对这一类型的问题时,学生因不能判断连接点到底是“死结”还是“活结”,且不了解其基本性质,从而导致计算错误.系统性地总结“死结”与“活结”的相关试题及性质,对于学生解答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这一学期,J校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使教师在研究中成长”的口号,而“上公开课”就成为促“成长”的主要形式,校方期望通过公开课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师不仅能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而且还能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使用教材.具体实施方法就是由教师主动申请上公开课,相关教师听课并评课,针对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大家共同的交流来提高教学水平.暂且不提公开课是否具有校本教研的全部内涵,仅就J校公开课本身而言,教师们似乎就有不同的观点:“说是让老师们自愿报名上公开课,实际上上公开课的基本上都是新老师和年轻老师.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直都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姜川 《华章》2011,(35)
权利义务相关规定是宪法中重要的内容,在新中国的各个宪法文本中关于权利义务主体的规定经历了从“人民”和“国民”并用到“公民”单独使用的变迁.这一变迁实质上蕴含着从不完全的平等到人人平等和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7.
1.“清明上河图”是什么图? 宋代思想家张载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习和研究必须善于发疑,而且能在一般人习以为常不产生疑问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才能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事物发展必须遵循一个“序”,做人也是这样,必须切实地打好基础.一个人的成长首要的就是要学会做人,有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比任何其他的东西都重要.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其不可矣.中学生是为人“固本”的关键时期,而学会做人是众多根系中的“主根”,是基础的基础.有的学生只重视知识文化的“主根”,而忽视了做人及其他基础的主根,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9.
《这道题“老师也未必能答好”》一文所附的那道题,我认为小学生应该而且可以答好。这不是一般所谓“短文分析”题,而是一道智力测试题。出这样的题目,只要“分”量不多,如百分卷中只出4分5分,考察学生的多维思维力,是完全可以的。这道试题不“外行”。如若把它视为“偏题”、“怪题”。  相似文献   

20.
“不比…(更)……”,“更”字后面接形容词,意为“同……一样不……”。例如:你这个主意不比我的更高明。(两人的主意同样不(怎么)高明)a、这一格式不说明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比较的双方都带有否定的意味,也就是说“更”后面所接的形容词在实际上所表示的是其反义词的意思。b、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