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当代大学生权益意识逐步增强,但现存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条件不成熟,使很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切实保护。通过对云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维权成本较高是云南省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护的主要原因。因此,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完善法律法规,而且需要完善大学生权益诉求机制,建立大学生权益维护协会,降低大学生维权成本。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权利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权利维护具有某些特殊性。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及其受侵害的现实表现,阐述了大学生权利受侵害的时代背景及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制度原因,最后研究提出了大学生维权的救济途径,通过树立权利意识、完善教育法制体制建设和高校内部维权机制来维护大学生权利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及实习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在兼职与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又无力维权的现状也日趋明显和突出。从分析当今大学生维权难的原因入手,从法律的角度剖析问题焦点,并最终提出大学生维权的对策,进而呼吁健全法律法规,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4.
法治国家的实现有赖于公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并普遍地遵守法律,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维权能力的高低不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而且对我国法治国家的推进至关重要.在解读维权能力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大学生维权能力的因素,基于民事诉讼的视角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维权能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处于弱势地位,法律意识的薄弱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更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本文就大学生维权现状展开探讨,从学生维权意思淡薄,就业权法律文件不完善,用人单位责任缺失三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学生就业维权之路艰辛的原因,并从提高学生维权意识,健全法律法规两方面开展就业维权培育。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校外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兼职过程中他们的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也日益严峻,因此各学校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大学生的校外兼职活动进行引导、管理和监督,以更好的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兼职中遇到的各类纠纷事件使得大学生的维权教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所关注。分析大学生为何在兼职工作中受到侵害,同时作为高校教育者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如何进行大学生维权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勤工助学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经常发生,他们的维权意识如何、维权的困难在哪里等问题,一直缺乏比较可靠的数据。通过调查问卷,对一些勤工助学大学生急需解决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助于我们指导和开展勤工助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工会履行维权职责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责。新形势下,高校工会要履行好维权职责,必须以维护学校整体利益为前提;强化维权意识,加大源头参与力度;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不断开拓创新,以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在完善社会维权机制、解决消费权益纠纷、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提高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该法起草时理论和实践不足的影响,其相对滞后性和不足已充分凸显。试从消费者的概念、维权途径和权利范围等方面阐述其不足和空白,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勤工助学的大学生遭受侵权的情况严峻:大部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且时被拖欠;超时工作严重;扣押现金或证件;不良中介诈骗;工伤事故的风险.造成大学生屡遭侵权背后的无奈原因是:法律保障的空白;缺乏有效的监管、维权机制;勤工助学组织不完善;供过于求,竞争激烈;学生社会阅历浅,法律意识薄弱,缺乏维权意识.防止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遭侵权的对策是健全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勤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限制等合法权益;明确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职责和要求,创建畅通的维权渠道.(3)为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可制定减免雇用大学生的企业、个体户的相关所得税的规定,以鼓励商家聘请大学生的积极性.(4)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 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限制等合法权益;明确各高校勤工助学中心的职责和要求,创建畅通的维权渠道.(3)为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可制定减免雇用大学生的企业、个体户的相关所得税的规定,以鼓励商家聘请大学生的积极性.(4)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保障机制:(1)部分勤工助学活动应纳入劳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2)应出台专门的《勤工助学法》,规定劳动部门是勤工助学的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勤工助学市场的管理;参照《劳动法》,规定 工助学的工作时间及勤工助学的最低工资标准,规定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课程权利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赋予大学生一定的课程权利,并应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切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可以分解为权利主体意识、权利认知意识、权利实现意识、权利救济意识、权利要求意识五个方面。通过对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要努力改进法律教育,发挥管理者和教师尊重权利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和讨论,支持建立校内学生权利维护团体。  相似文献   

14.
浅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面临着学习、就业、恋爱、婚姻等多重的压力和困惑,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由此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客观全面地总结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工作的时效性,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及其教育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寻求青年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方法,我们对上海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时于"自由"、"权利"具有强烈的诉求,但其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相对较弱.高校相关的权利教育,如开设法律课程等对大学生权利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其他媒介产生的教育效果相比并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权利维护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维护是大学生权利实现要求增强的迫切需要,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权利维护日益关注,要求校方、社会和法律渠道尊重和保护大学生权利,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维权实践。通过对大学生权利维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保护大学生权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贫困大学生的权益与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贫困大学生的权益意识也在逐步增强。通过对当代贫困大学生权益内容和特点的阐述,分析贫困大学生权益在学校教育管理行为、社会兼职工作等方面权益受到侵害的客观事实,本文提出了保障贫困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益凸显,再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容量小且脆弱,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许多学生缺少心理准备,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择业心理矛盾和压力,严重的还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大学生因择业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视,而且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校大学生外出兼职打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由于大学生这一特殊身份在劳动法中的尴尬地位,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侵犯且维权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从劳动法律法规的角度出发,提出兼职大学生在劳动权益保护中面临专门针对兼职劳动者的法律法规缺失和兼职大学生与雇主之间法律关系界定不明确等法律困境,并据此提出把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律的调整范围,制订保护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行政规章,以及通过完善民法来保护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推进,就业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就业心理,从而影响了就业能力。全程性就业教育就是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将就业教育贯穿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与求职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