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同伴是指由相同背景、有共同经历的个体双向选择所组成的群体。吸烟态度是指个体对吸烟所持有的一种具有评价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系统。从大量青少年期心理特点的理论及影响青少年吸烟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21名青少年的创造力倾向及其与同伴关系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青少年创造力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父亲教育程度对青少年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性影响;学生干部的学生的创造力倾向高于非学生干部的学生的创造力倾向。(2)创造力倾向与同伴关系、友谊质量关系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青少年创造力倾向与同伴接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人格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反社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家庭与同伴群体的消极互动因素的影响,往往使青少年形成三种较为稳定 的犯罪人格模式:即压抑-爆发型、攻击型及社会化缺陷型模式。采取有效措施,矫正青少年的犯罪人格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科 《河北教育》2008,(1):35-36
一、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或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是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外部表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时间管理倾向是指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本文通过综述以往学者对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总结了其概念、结构及研究进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的建议,希望对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人格特征,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标行动。本文采用问卷法,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为研究工具,从性别、年级、出生年月、学习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环境等方面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运用时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结构.本文综述了国内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相关实证研究及针对不同群体所使用的时间管理倾向的测量工具,旨在为时间管理倾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帮助青少年管理同伴压力,降低不良适应的风险,是当下学校教育者和父母都在思考的重要问题。有研究发现,父母在青少年面临同伴压力时会倾向于提供帮助和指导建议。但不同类型的社交指导建议(如参与性建议和自立性建议)对青少年同伴适应的影响并不相同。这可以部分地用青少年面临压力挑战和父母参与时存在的个体差异来解释。皮肤电水平反应(Skin Conductance Level Reactivity,简称SCLR)能反映出个体在家庭养育背景下应对不同环境线索时所作出的生理反应(如生理唤醒和抑制反应)。基于“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视角,青少年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可能与家庭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预测青少年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同伴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在青少年时期,个体开始疏远成人而热衷于同伴交往,对同伴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感情。了解青少年同伴交往发展的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通过积极的同伴交往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月正 《考试周刊》2011,(78):186-187
兴趣是一种个人的心理倾向.它是个体在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来自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倾向.即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相关因素分析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包括意外伤害行为、吸烟行为、饮酒和药物使用行为、性行为、饮食和锻炼行为、网络成瘾行为等,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和个体心理特征,可分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两类,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问题行为理论是最有影响的理论模型,深入地研究危险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大学生与父母及同伴的依恋质量与合作竞争倾向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PPA)、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问卷(CCPS)对268名天津市某大学非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个体与父母及同伴间依恋质量包含的信任、交流维度与合作倾向呈正相关,疏远维度与合作倾向呈负相关;(2)个体与父母及同伴间依恋质量包含的疏远维度与竞争倾向呈正相关;(3)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与母亲、父亲及朋友的依恋质量对合作倾向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伙伴互助教育”一词来源于“同伴教育”,发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发展领域内广泛采用的培训方法。“同伴教育”是指:同伴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利用同伴互助的特性,我们提出了“伙伴互助教育研究”,尝试在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以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组成学习伙伴的形式,希望通过小伙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他们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及能力、习惯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同伴友谊的发展影响个体日后社会性技能的质量,成为了近些年来心理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同伴友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简述了同伴友谊的发展特点,并探讨了同伴友谊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最后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同伴友谊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青少年的亲环境倾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采用自然联结量表、感恩量表、竞争性自恋量表、亲环境倾向量表对99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然联结与青少年亲环境倾向的关系,以及感恩与竞争性自恋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然联结与感恩、亲环境倾向显著正相关,与竞争性自恋则显著负相关;感恩与竞争性自恋显著负相关,与亲环境倾向显著正相关;竞争性自恋与亲环境倾向显著负相关。自然联结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环境倾向,感恩和竞争性自恋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是提升青少年亲环境倾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集体心理? 集体心理是指大家心目中的共有的评价、选择、情感倾向、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也是每个个体的最优水平的集合。  相似文献   

18.
学生间良好同伴关系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无法取代的独特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约7000万,  相似文献   

19.
方超  黄斌 《教育学报》2020,(1):73-82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提供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学前教育经历对青少年成就发展的现实影响,讨论“去小学”化的现实必要性。结果发现:接受学前教育和未接受学前教育的青少年在学业表现、家庭特征与个体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Logit模型发现了家庭人力资本存量、经济资本以及家庭规模均对学前教育参与率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但农村青少年的学前教育参与率相对于城镇要低2.3个百分点,显示出学前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非均衡分布;倾向得分匹配法揭示了学前教育经历对青少年的学业表现具有正向影响,尤其是对语文和数学成绩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但提前接触小学教育内容并不能帮助青少年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表以及成就动机测量表,对重庆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一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追求成功动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负相关(时间效能感除外);二是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成就动机水平明显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三是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在性别、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