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单中惠 《教育史研究》2002,(1):73-80,90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在中国访问和讲学两年多时间,其在近代中国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西方教育家。就哲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杜威在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育方面,本文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他访华前的传播,杜威的中国之行、师承于杜威的近代中国教育以及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影响等方面,解决杜威教育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与其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后创造性地构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新生家庭和孩子教育实际上成为杜威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不可或缺之动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杜威对教育研究的终生兴趣的肇始、夫人对杜威教育学术研究的不断激励以及孩子教育给杜威教育思考的启迪三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新生家庭和孩子教育这一动力源泉,就没有杜威创造的教育学术人生和新颖的教育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精华不仅对当时中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供当今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本文阐述了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鉴别取舍,阐述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孺子与课程     
据杜威言,教育原则之起,由于孺子与课程之接触,然则吾人对于孺子与课程应取若何之态度?将重孺子乎?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主体现上,杜威既批判教师主体论,又批判教材主体论,进而主张儿童中心论。这个提法本身隐含着眨抑教师作用的意思。通过对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分析,从学生、教师和师生关系三方面总结三点有益的启示,认为对教育主体的讨论应转向教育主体间关系的讨论,从主体间互动之维来重新审视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相互倚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念是一种关系学说,也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思想基础--经验自然主义一元论的哲学思支撑。杜威用相互倚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的观念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深刻地揭示了:在本质上,“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进而他运用这一关系学说,从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与环境的关系、教育的方法的性质和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四个方面透析了他界定的教育本质。可以说,相互倚赖和相互联系的统一观念是杜威阐释教育本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更是杜威教育哲学方法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实验主义是杜威(Dewey)哲学思想的基础,而民主主义是他理想中的社会形态。本文试图从杜威一系列著作中找出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用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将两者的关系凸现出来,以此作为认识杜威教育思想的一条线索。  相似文献   

8.
杜威赋予民主主义以世界主义、全人类性的含义,拓深了对民主主义的理解。进行世界主义的民主教育才能丰富人的社会性,发展人的个性,实现人之属人的本质特性。杜威赞赏康德“只有通过具有博大的胸怀,能领会未来更好社会理想的人们的努力,才能使人类的天性接近它的目的”之社会的教育思想。杜威世界主义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进行的新教育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墨 《成人教育》2014,(8):32-35
杜威教育思想是在美国急需具备技工知识和职业准备人才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教育就是经验持续不断的改造。针对当时美国传统学校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与"教育的本质"。通过评析杜威主要教育思想,我国当前教育针对学生评价方面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等,有利于未来回答"钱学森之问"——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林晓华 《考试周刊》2012,(7):187-188
约翰.杜威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巨大影响。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也是中国教育界不断向杜威教育思想之精华部分学习的过程。杜威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供当今的中国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土壤,而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论杜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中国介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先驱,对杜威来华讲学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在积极介绍、宣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同时,提出应该通过试验以补正"极端之实利主义"的弊病,验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否适合中国教育实际,并主张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应该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教育传统相融合,创立一种适合中国实际的新理论.蔡元培的这些思想,代表了上个世纪20年代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正确方向,引领了当时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和创造,推进了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日本的杜威研究学者的积极传播,加上杜威本人亲自到日本的访问和讲演以及杜威教育著作的翻译出版,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影响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教育思想上,而且也表现在教育实践上。文章试从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早期传播、杜威的日本之行、20世纪20至30年代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以及战后“杜威勃兴”等方面,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赵璐 《山东教育》2006,(7):37-38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杜威于1897年发表的他早期的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距今大约有一个世纪的时间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反思一下杜威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时代的影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一、蒋梦麟先生简介 蒋梦麟(1886—1964),字兆贤,号梦邻,浙江余姚人。1904年入上海南洋公学就读,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教育系,即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于同年回国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与陶行知、黄炎培等创办《新教育》月刊,并任主笔,以“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之社会”为旗帜,积极介绍欧美教育制度与杜威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内赢来一片赞誉之声,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历史脉络,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对各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旨在"以史为鉴",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威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概述 首先,杜威概括、总结和分析了历史上曾出现的主要教育目的论。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分析研究了西方历史上八种有代表性的教育理论,并从中概括出三种教育目的论:(1)自然发展论。以卢梭等儿童本位论教育家为代表,其口号是“遵循自然”,要求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杜威对这一教育目的论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以自然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能使人们重视儿童身体及儿童个性的发展。但杜威也批评了自然发展论的不足,他称之为“唯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经常被误读。教育并非无目的。所谓无目的,只是特殊语境下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蕴含深刻的教育思想。重新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对于认识教育的内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国内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关杜威来华的研究。二是有关杜威教育哲学及其教育思想的国内研究。三是杜威德育思想研究。四是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历程研究。回顾这一时期有关杜威教育思想的期刊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理性,有望进入专业化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杜威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形似但有根本性质和方向的不同。杜威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工商业迅猛发展的美国,陶行知的理论则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杜威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陶行知的理论则根植于辩证唯物主义,并把杜威的唯心主义经验论、不可知论转化为唯物主义实践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