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回放]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佳作展示1]告别狭隘之心文/常州考生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4)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唾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  相似文献   

3.
[考题]请以“告别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写作引导]这道作文题非常自由,除了在文体上要求写成诗歌不少于25行外,在审题、立意、选材上对考生都没有设置障碍。半命题的形式,能使考生迅速打开记忆的仓库,找到写作的素材:考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某段有关告别的经历,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他人告别的场景,还可以谈一谈自己对告别的看法。如果考生的语言功底不错的话,写篇抒情散文也同样不错。立…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狭隘通常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暗施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愿诸葛亮胜于他,最终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与别人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  相似文献   

5.
作文试题请以“告别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半开放”的命题作文,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告别”这个动词,去展开联想与想象,选择一个恰当的连带成分,组合成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做题目。例如,以具体事物命题的《告别“初三”》、《告别家乡》、《告别英雄》等;以抽象事物命题的《告别悲观》、《告别自卑》、《告别狭隘之心》等。下面,重点来谈谈写作“要求③”中关于如何体现出“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题]请以“告别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佳作示例]告别家乡的那条小路镇江某考生夜深人静时,在我酣甜的梦里,时常出现这样一条小路——泥泞的,凹凸不平的,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小路。都说梦是没有颜色的,可是我却能真切地看到小路的色彩。土黄的泥地,青青的野草,白亮的石头……一切都显得那样真实,真实得有些不像是梦。每当梦醒,总会发现枕上湿了一片,揉揉惺忪的睡眼,噢,眼眶也湿了!随即思绪回到很…  相似文献   

7.
[考题]请以"告别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相似文献   

8.
[原题回放]常言道:播放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请你以“播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2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眼例文一演播种你绿色的希望山西一考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个孩子,家住寺庙旁,他每天摹仿大人们烧香拜佛,母亲怕他不务正业,于是把家搬到市场,他又学会了讨价还价,最后,母亲把家搬到学堂附近,他每天研读儒家经典,终于成为伟大的思想家,这个孩子就是孟子。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有个年轻人,很穷,只好替人耕…  相似文献   

9.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自古以来,狭隘便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齿。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自己,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  相似文献   

10.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解]此题依据2006年语文科《考试大纲》的精神,采用标题作文的形式,并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做了一定限制,要求考生依据命题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仔细审题,可以发现,命题者依然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思想,自觉站在考生的立场,与考生一道挖掘现实生活的素材,引…  相似文献   

11.
付娆 《小学生》2007,(10):6-6
真英雄才能出众 解释:有大才能的人再加上为国为民的抱负,他就是英雄。 代表人物:毛泽东、诸葛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真题回放]2018,日新月异的年头;2018,气象万千的时代,以"____在2018"为题(选文学名著的一个人物填写),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50分)[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面简洁明了,要求考生写想象作文。不过,与一般半命题作文所不同的是,此题对补题内容进行了明确限定,那就是选填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人物的名  相似文献   

13.
[文题]我的_____[作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位自己熟悉的人物,写出他(她)某一方面的品质。2.不得写出真实姓名、校名以及泄露考生身份的地名。3.不少于600字。(湖北恩施市中考模拟题)[夺魁作文]我的奶奶思施市一考生居住在乡下的日子,奶奶总是黎明即起,把青布围腰一扎,抄起大扫把扫那块五六家人合用的大院坝。大院坝干净得像奶奶头上的白发,光生生亮闪闪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为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诸葛亮来到东吴后,气量狭小的周瑜总是和他过不去。一次宴会上,周瑜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出个对子,若对出来,咱们就联手;对不出来,你就回家,如何?""军中无戏言,都督请说!"诸葛亮一脸从容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鷄;得志猫儿胜过虎,落魄凤凰不如鷄。"听出对方以"落魄凤凰"来奚落自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真的是被三请而出吗?在湖北省襄樊市举办的诸葛亮出山1800年纪念庆典上,学易中天称,诸葛亮先是登刘备的门自荐,后又被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的。过去,学术界关于诸葛亮是什么原因出山持两种观点:一是被刘备三请而出。主要依据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凡三往.乃见。”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的叙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文题]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枝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才五彩斑斓。要求:①根据你对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人名、校名、地名。[导写]一、准确提炼主题这道题与我们以往见到的作文题目不同之处是,没有给出明确的话题,而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出话…  相似文献   

17.
词语是组成章的基本单位,高考阅读题的考查也是以此为命题起点。多年来各省高考现代阅读均分一直不能突破50%,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首要因素就是复习中对词语考查的方向还不够明朗,以致不少考生常常下笔千言,得分寥寥。在临近高考之际,如果我们老师最后再帮助考生准确梳理一下考点,剖析一下方法,不仅可以给他们更大的信心,还可以给他们更多的实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家小小的速递公司,叫“风火轮”。公司投递员从城北赶到城东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为了保证非典时期客户的安全,他按公司规定见客户时带上了口罩;他双手捧起快件递到客户手中,说声“让您久等了,请把快件收好”。小小的“风火轮”公司能否争取到客户,成败常常在细节中。请就“细节”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600字。[写作指导]细节就是“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朱自清…  相似文献   

19.
[题目回放] 有一次,一名学生上讲台做题。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时,台下同学大喊: “最后一道题答错了……”那位老师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的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文题]人生就像一出戏,有开幕总有谢幕,有相聚总有分离。我们的生命中注定要有许多告别的时刻,如告别某个人,告别某个地方,告别一段时光,告别一种心情,告别一种习惯等等。每逢告别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哀愁,有人潇洒有人无奈。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600字以上,卷面整洁,书写端正。[导写]这是一道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考题。丰富的提示语,能使考生迅速打开记忆的仓库,找到写作的素材。如读到“告别某个人”时,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与老师告别、与亲人告别、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