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乡轶事     
我的家乡没有名山,也没有大川;我的家乡没有大江,也没有大河。 我的家乡有树,树连着树,连成一片片浩瀚的森林,连成一望无际的树海。  相似文献   

2.
鱼鹰     
李晓 《生态文化》2012,(6):37-39
我的家乡有很多的水,河水,江水,湖水,溪水,还有泉水,在过去没有自来水时,还有井水。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的山,大山,小山,独立的山,连成片的山,这些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长有茂密的树。有山就有树,有水就有鱼。大树小树满山都是,大鱼小鱼江河湖溪里都有。家乡的鱼很多,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有许多高山峻岭,也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树,山和树组成了秀美的山川。  相似文献   

4.
袁卿 《生态文化》2012,(4):25-27
蜘蛛在自然界中很普通也很普遍。一说到蜘蛛,大人孩子差不多都知道。小时候因为居住于一个偏远的闭塞之地,我一直以为蜘蛛是家乡独有的。我的家乡不但有蜘蛛,家乡人更是让蜘蛛物尽其用,让蜘蛛在一些民间偏方验方中大展其才。我的家乡蜘蛛很多,蜘蛛的种类也有很多。最有意思的是那些生活在水里的蜘蛛,我们叫这种蜘蛛为"水蛛蛛儿"。那时,我的家乡所处的地域因为闭塞,水是清亮亮的,山也是明朗朗的,  相似文献   

5.
傅春 《生态文化》2004,(2):46-46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有一条小河,从我亲人门前静静地淌过,静静地淌过,每当我披着夜色来到河边,来到河边,她滋润的歌喉和我们一起唱歌。啊,小河,家乡的河 喝口清水甜在心窝,胸中盛开理想的花朵,流吧,流吧,家乡的小河,家乡的小河。  相似文献   

6.
水凳     
水凳一词,顾名思义乃水中之凳也。水中何以有凳,读来颇费思量。然而,在我的故乡的确就有水凳这一物件。我的家乡地处水乡泽国,水绕村,村抱水。大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之势。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环村绕庄的河流给乡邻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千百年来这些河流默默地从门前流过,静静地守卫着这一方沃土。它们用微波向人们诉说历史的沧桑,它们温顺而深沉,从不知怒为何物。即便是逢至水患之年,它们依然会以其博大的心胸还乡邻们以安宁。在一条条温顺河流的两岸,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水凳呈一字形排开。水凳的开头就如向下平躺着的阿拉伯数字中的“7”,与普通板凳相比它少两条腿,仅有的两条腿常年委身于水底,而另一端则架在岸边的石阶上。水凳之间相隔往往不过二十米;且两岸呈一一相对状。水凳分布如此规则,并非偶然,这都缘自于人们的需要。一般来说相邻的七八户人家合用一张水凳,依此类推,接着相邻的七八户人家再置办一张水凳。至于两两相对,这完全是出于乡邻们便于交流的需要。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河边可是我们的好去处。至今眼前依然能展现出那一幅幅恬淡、静谧的画面。画中的河流宛然小村中的一面面明镜。蓝天白云定格在其间,两岸的树木在水中投下的倒影...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在山东,但我很小就随父母离开了家乡。离开家乡最初的那段日子,由于不适应新居地的寒冷,我们几乎整天呆在屋子里,一天又一天,天天如此,生活便显得很苍白。就在我们百无聊赣之时,一个矮小的小老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父亲说小老头也是山东人,是我们的老乡。日子久了,我们知道小老头叫王奎。王奎是个很健谈的人,如果一整天无事可做,他的话便像小溪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个不停。王奎给我们讲家乡的人和事,讲海里的鱼鳖虾蟹,  相似文献   

8.
李菡  李云龙 《职业圈》2004,(12):28-29
据统计,目前我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在150亿元以上,各大城市纷纷涌现宠物超市、医院、摄影店等.一名农大的女毕业生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独辟蹊径发掘出一条创富路--"复活"宠物.靠着制作栩栩如生的宠物标本,在救"活"一只只可爱小动物的同时,她也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宠物护士"悟"出一个大商机 2001年7月,从中国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我回到西北家乡后就傻眼了,因为当地畜牧局等相关单位都没有职位空缺.我是刚毕业即失业,那段日子异常郁闷.负气之下我于年底来到上海,两个月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徐汇区一家大型私营宠物医院当护士,月薪1200元.  相似文献   

9.
正"五水共治"开拓浙江发展新境界。那些平凡治水人却不平凡的治水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千千万万治水人让钱江两岸、江南水乡再现诗画意境,充满勃勃生机。"沧桑,我真的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帮你找人,具体都是他们做的。"2016年暮春,当我冒雨前往家乡玉环寻找治水的故事,一条微信,让我预感到,迎接我的将是一次艰难的采访。父亲带着我去我小时候常去的河边,他的话让我感动"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这是古志《太平寰宇记》中关于玉环的记载。早在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10.
它们蔑视地心引力,是永恒地朝向天空的自然元素;它们不徐不疾地向着太阳,吸取着天地精华。它们连接着天地,支撑着万物,它们是生机勃勃的——树。当我第一次走进空荡荡的展厅时,我的心也同这间房子一样空荡。这里没有树,我们如何在这不能生长树木的室内来表现树?这里没有水,我们如何表达山川;这里没有任何生机,如何幻化出鸟语花香的世界?天地!唯有天地是万物的载体和依托。  相似文献   

11.
青城树语     
正回首四十多年的风尘岁月,让我一路从孩提韶年到莘莘学子,再从军营回转到久别的家乡。其间,不知越过了多少道或贫瘠或葱茏的山岗、沟壑;走过了多少座或繁华或安谧的城市、村庄。或许是途经的风景多了,常常就模糊了曾经之处的阑珊容颜,也淡忘了某一段人生旅程中擦肩而过的不同面孔,但始终有一株似曾相识的树,如一枚镌刻在蓝天上的印章,烙  相似文献   

12.
雾凇·雪     
雾凇与雪,是家乡冬天里的一道风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道靓丽的风景,让我对家乡有着无尽的思念与眷恋。每当炎热的酷暑来临,热的人寝食不安烦躁难耐时,便想起这些,浑身顿觉凉爽,仿佛又身置家乡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银色世界。家乡座落在松花江畔,在上游的6公里及90公里处分别建有两座梯级水电站。每当两个电站发电时,两湖湖水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发电后便日夜不停地从上游两个库区奔泻而来,继续履行它们的使命——发电。由于松花江水从上游倾泻而来,水流湍急,大水茫茫,即使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的严冬也不会结冰,形成了一条不结冰的松花江…  相似文献   

13.
在法国人看来,喜欢异性是很正常甚至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恋爱是终生事业,无论老幼.哪怕孩子还很小,大人们就已经开始逗了:"告诉我,班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女孩子啊?"等孩子真长到十七八岁还没有和女孩子约会的话,家长们先开始急了:我那孩子怎么还没有女朋友?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喝着纯净的自来水,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古井,想起古井中那股股甘泉……在我的家乡永兴,每家每户都有井。六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甚至菱形的,坐落在各家各户的门前,像一位忠诚的仆佣日夜守护着主人家,也因此成为每家的标志:那圆形有缺口的,是周大婶家的;那方中  相似文献   

15.
乡村的桥     
乡村河道纵横,平常走动,桥不可或缺。这里的桥有没有名字,并不重要,名字起什么也没有人计较。乡村的桥有水泥桥、石桥、木桥,各种材质,造型大多简单却也各有不同。它们静静地横亘在水面上,点缀而成为一景。桥边常常有树,有渡口,农妇们总在那里洗衣晒衣。郁郁葱葱的树遮住阳光,又撒下阳光。于是,桥就成了一道带着生活气息,能入成一幅画的风景了。村头的那座大石桥让我印象深刻。爷爷说,那座桥从很早很早的时  相似文献   

16.
《职业圈》2004,(9):15
编辑您好: 去年冬天我去深圳旅游,发现东门那儿有一家丝巾店,一年四季的丝、围巾多得让我眼花缭乱、爱不释手.那家店是做连锁的,我住的城市好像真没有一家专门的丝巾店,你说我在家乡开连锁店行不行?就是不知道丝巾的市场如何?怎样开?能给我几点建议吗?谢谢!  相似文献   

17.
猎趣     
宗原 《生态文化》2008,(5):45-46
在我母亲的家乡,有一种鸟儿,长得很是不起眼儿,身体小小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也是小小的,毛色则是灰灰的。但母亲家乡的人对这小小的鸟儿却都很崇敬。与这小鸟相识,是我记事后第一次去母亲的家乡。在外祖父家院子里的大树上,我看到了这种小鸟儿,我叫它小小鸟儿。  相似文献   

18.
石榴花     
雨,从昨晚就下,直到现在,一点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在这样寂寥的夜,我坐在窗前的电脑桌边,想起窗外那棵石榴树,想起红艳艳开满树的花儿,此时此刻一准儿是摇曳着花枝,在细密而柔软的雨中嬉闹着.我的周身,我的心头,似乎也在知时节的好雨中,伴着火红的石榴花一起在雨滴那欢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9.
郎非 《生态文化》2012,(5):48-51
有一年,在一个公社办的养老院里,听院长说,院里有一位老人,性子很古怪,一个人在大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最近才被镇里的人好说歹说、死拖硬拽地弄到了这个养老院里。院长还说,要不是这个老爷子的考拉死了,可能他这辈子也不肯出山的。院长一说考拉,我就觉得奇怪。在这块土地上,不管是山里还是山外,不管有树的地方还是没有树的地方,我就没听说过更没见过有什么考拉。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秋,我去美国雷德温市作了为期三个月的文化交流活动。我先后在六所学校授课,有学前班,有小学,有初中、高中,因此对美国教育有些具体的认识。同时,我也接触了六个友好家庭,感受到一些美国文化。美丽宜居的城市雷德温市属明尼苏达州,位于著名的密西西比河上游,全市人口约1.7万,面积约104平方公里,这在中国只能称作镇。雷德温在全美最好的100个小镇中列第34位,是理想的工作地和旅游地。小城很小,却不失精致。这里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共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