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新体制和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这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向明中学作为上海市的一所重点中学,这些年来.为了探索一条能够把学校办成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有(?)人才、出经验的一  相似文献   

2.
一、树立“教育是一种特殊产业”、“教育也要计算成本”的产业观念 不可否认,旧教材所体现的教育观虽要求学校成为“人才的摇篮”,但却缺乏快速成才、出良才的时代意识;它只有行业意识,而缺少产业意识,表现为教育的投入和效益失衡。 所谓树立产业观念,就是要增强效益观念。具体讲,就是学校要形成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办学理念。这种认识有助于教师形成教育产业化的观念,从而使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包括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人才的学校属于特殊的产业。进而把人才培养同参与竞争联系起来,把教育的知识技能等投入量通过人才输出量进行成本核算,促使教师在课改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摘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说:必须提高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他认为有三个观念要转变:一、应当抛弃“经济是基础、教育是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发展教育”的旧观点,树立“教育应先行于经济建设”的新观念。这个新观念是当今各国实践所证明的真理。二、转变认为教育仅仅是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科技服务”的狭窄观念,树立“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公民的大观念,把发展基础教育摆上首要位置。三、转变“教育是消费事业”的旧观念,切实把教育投资放在国家财政支出的首位予以保  相似文献   

4.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要改革,观念要转变。当前,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领域的许多方面仍然严重存在,它们仍在影  相似文献   

5.
早在1953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办好重点学校。1959年,周恩来同志又提出要集中办好一批重点学校。在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办好重点中学是为了加速造就人才和带动整个教育水平的提高。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文革”之后,建设重点学校的初衷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在国民经济脆弱、人才奇缺、教育条件相当差的状况下,把好的办学资源集中起来,把好的生源集中起来,实现“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事实上,那时的重点高中在恢复教育秩序、加快  相似文献   

6.
中央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学校多年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个目标。我校的做法是: 一、提高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完成“四化”建设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符合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电视中专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此为立足点,更新观念,面向市场,优化专业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需要而制定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两年多来,高等学校坚决贯彻执行《决定》精神,开始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增强了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许多措施还不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如在办学方面,学校缺乏适应商品经济机制要求的应变能力;在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方面,没有摆脱“供给制”和“吃大锅饭”的局面,不利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  相似文献   

9.
七宝中学是上海市的一所重点中学,多年来在“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对学校而言是以多样化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对社会而言是对一段时间出现的重科技轻人文偏差的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七十年代末,大同的老校长就提出了“重点中学重在哪里?”的思考,同时要求大家努力做到“三全”:德智体全面安排,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工参与教书育人。八十年代中期学校又提出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有特长”。1987年学校开始进行高中年级的课程整体改革,并且要求全校教职员工,改变教育观念,看破唯升学率的“红尘”。近几年学校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通过学习和回顾,我们认识到学校教改的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进一步明确重点中学要重在为学  相似文献   

11.
《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实现“两全”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等,对社会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观念的变化已经在教育的不同层次和方面显现出来,而且必将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未来。在这些影响中,德育首当其冲。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不单是一  相似文献   

12.
久隆模范中学是上海市唯一一所由政府创办,由社会、企业资助办学,以招收家境困难的优秀学生为教育对象、享受全免费教育的区重点中学,深受社会关注。自2001年建校以来,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我校每年开展“好课”研究,并不断深化、推进。通过“好课”研究,不仅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优化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放权”市教育工作会议在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没想,我非常赞成会议提出的要实行市、区(县)两级政府两级管理和扩大基层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办学活力的改革思路。教育要提高质量,要出人才,究竟是“搞活”,还是“统死”?对于这个问题,有些同志的认识恐怕还不够明确。古今中外的厉史证明,凡是有成就、有特色的学校,都是有办学自主权的,都是因为自主办学,才能够按照校长自己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和模式放开手脚搞教育实验,使学校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扩大办学自主权,实行校长负责制”这句话是五年前提出来的。有人说,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  相似文献   

14.
他,不在世人注目的重点中学任校长;该校也没有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更没有悠久的校史作“后盾”。然而就在这所不起眼的初级中学,他却做出了着实让人刮目的成绩:学校连续三年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到100%,60%的毕业生走进市、区重点中学的校门;学校连续荣获“上海市加强初中教育先进单位”和“区文明单位”两个“三连冠”;  相似文献   

15.
继光中学是上海市虹口区一所区重点中学。近年来,面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高中连年扩招后学校生源的变化等情况,2000年,学校提出了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宏扬传统、发展特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实验性示范性高级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对于培养目的和人才的质量标准都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此目的,学校必须通过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质量,培养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教学过程及其规律,使之对它有个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里说:“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个目标。史绍熙同志对此有一个培养人才系列化的教育设想,这是有别于社会传统看法的大胆设想。这个设想可以分为纵、横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1月20日至23日在银川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全区各地市县教育处、局、科长及重点中学校长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对我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作了认真的评估.认为,近几年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是我区中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①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明确教育战线担负的神圣使命.现在中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四有”公民,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造就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改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课改二期工程是课改一期工程的深化、发展和提高,具有更远的前瞻性,要在教育观念、教育理论、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和学科体系等方面有重大的突破。课改二期工程基于21世纪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更具有明显的新时代特征的期望目标,这就是一个“突出”、两个“构建”、三个“加强”。一个“突出”:在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等三者关系中,要突出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所有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达到这一新的目标,教育的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崭新的人才观念,信息观念和时间观念。2005年12月,乌兰县成为海西州中小学校长、教师聘任制的试点县。为了把教育改革不断引向深入,积极稳妥地探索新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乌兰县在全县16所中小学实行了校长、教师聘任制。实践表明:聘任制是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聘任制的提出早在2003年,省、州和县教育局对全县中小学作了大量的调查,就深感教育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还需要下大功夫加以解决。一是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严重弊端使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少数教师工作态度差、业务水平低、吃“大锅饭”,挫伤了其他教职工的积极性,二是建国以采,学校领导一直实行任命制和委派制,教师工资待遇的分配实行平均制,使学校对教师没有挑选余地,学校办得好与坏,办学单位无法过问,因而严重影响了办学单位的积极性。鉴于这种情况,县教育局遵照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对全县中小学管理体制和学校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基本作法乌兰县的改革方法是:首先对各学校的学生人数、教职工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