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传递日益便利的今天,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立法、司法、执法的监督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增强司法活动的公开性、透明度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时候,舆论监督影响了司法公正,由此造成的后果同样也不容忽视。如何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而尽量限制其消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律师在刑事辩护中有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刑事诉讼的质量难以保证,司法公正难以实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4.
实现依法治国 ,需要进行扎扎实实的制度建设。据此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确保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只有实现立法、执法、司法制度的创新 ,才能彻底摆脱有人治色彩的管理方式 ,实现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法制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加入WTO对其法制现代化的影响进行探讨,认为法制现代化内涵丰富,中国加入WTO将改善人们的法制观念,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以及执法、司法公正,从而使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对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摒弃,是对司法专横的否定。本通过对法律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阐述,说明了司法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必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使法律真正起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注:本文将司法机关括定在审判机关,同时,为使论述集中,只阐述司法改革的一个层面,即建树司法权威,追求司法公正.也许有人认为,只有做到司法公正,才能体现司法权威,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如果司法权威不在,何以谈及司法公正.商鞅变法初始,为建树变法之权威性,不惜在城门立木,与人百金,但求移木. 如果说犯罪污染了河水,那么一次不公正的裁决则污染了整条河流,因为它从灵魂深处摧毁人们的“法律至上”的理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遭受侵害的权利的救济可以是多环节的,但司法救济却是最后一道关口,假若人们对这一环节都失去信任,那么社会就会倒退.正因为如此,追求司法公正就成为公众心中热切的期盼,司法改革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诚然,保证司法公正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有制度上的,也有观念上的;有立法层面的上,也有执法层面的;有程序上的,也有实体上的,等等.笔者认为,应不遗余力地建树司法权威,荡涤封建的落后的观念,强化“法治”意识,这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个良好基础.要建树司法权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8.
司法改革的核心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核心是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和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司法权力的正当行使与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既是司法权力正当行使的结果,同时又具有其独立的价值,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核心要求.坚持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灵魂.只有司法机关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裁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司法公正的内涵、当前司法公正的现状与原因以及如何健全我国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确保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而要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又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司法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条件,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体制要求,法官素质是实现司法公正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怎样实现司法公正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就我国目前状况而言,司法公正尚未真正和全面实现,要实现司法公正,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含义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司法公正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笔者在对司法和公正的含义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司法公正的含义作出了准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公平正义的内涵、价值选择及实现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价值理念是法律发挥作用的前提。公平正义的价值实现是司法的当然选择,法的运行的必然要求及实效的客观需要。司法中当事人正当诉求的忽视,法律工作者职业伦理的缺失,秩序价值的过分偏重,阻碍着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要尊重当事人的正当诉求,自觉维护法律职业伦理,保障正义与秩序价值的均衡。  相似文献   

12.
浅析信息披露制度所体现的公平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伦理与商法密不可分。公平理念在商法中有很多的体现,本文着重阐述了公平原则在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现,共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平理念的概念及其在商法领域的发展;二是从公平的角度看证券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三是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3.
法应当以实现实质公正作为其根本追求目标和价值标准。虽然形式公正确实具有保护人权等独立的价值功能,但是片面追求形式公正,用形式公正无条件地取代实质公正,那么在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就有可能用形式上的公正来掩盖实质上的不公正。戏剧《威尼斯商人》即通过文学的浪漫与虚构性,采用充满诗性的理想正义观来阐释这一寓意,其对今天我们树立正确的法的公正观念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仍然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To examine attitudes towards gays and lesbians in an undergraduate criminal justice sample and to test previous research suggesting that law enforcement students hold higher levels of homophobia, we surveyed 453 undergraduates. Results indicated higher levels of anti-gay attitudes in criminal justice majors compared to a small sample of non-criminal justice majors and similar levels of anti-gay attitudes between law enforcement and other criminal justice students. Gender, race, religion, gay/lesbian friends, patriarchal attitudes, and completing a social science minor outside of criminal justice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attitudes toward gays and lesbians; while the number of courses in which homosexuality issues were included in discussion was not.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nd we offer suggestions for criminal justice curriculum that may assist our students in maintaining and upholding a fair and just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Diversity in the field of law enforcement remains an issue, 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degree. Prior research has typically been limited to surveying students from a single type of institution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 & university, mixed-race institution, or predominately white institution). This is the first time a sample of students has been drawn from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institutions.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institution type, race, gender, major, and perception of fair treatment were adequate predictors of a criminal justice student’s desire to pursue a career in law enforcement. Result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stitution and gender. Academic major and perception of fair treatment produced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in the model.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秩序和谐的内在核心要素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客观的"应该之法",即自然法理念。自然法因此构成了和谐的形而上学基础。个人自由是社会秩序中的自由,社会秩序是个人自由的秩序。人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和谐的实质是道德化的利益关系。道德化的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本源性、客观性的特征与自然法的属性是一致的。自然法作为一个形上的理念存在是相应于善与公正,而"和谐"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公平与正义,它内在地与自然法的公平正义的价值旨归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司法源于普通法的传统和判例法的实践,其司法官员往往通过判例的选择和区别技术来重构先例和解释制定法;通过对模糊语词的不同理解来表达价值观念;通过迂回的手段和技术性的话语来实现公平正义原则。但公平正义原则的适用并非从判决的字面上就能习得,在某些案例中是需要反复推敲立法者的用意和司法的情境才能清晰辨明的。可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分析美国"公平正义"原则的司法适用,探析美国司法实质。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特殊的社会背景决定了这一过程面临着解决好经济秩序、生态秩序、社会秩序以及各种利益和愿望的协调从而实现西部经济发展的问题,体现出与经济法协调发展理念的契合,也体现出法哲学中的公平正义观。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具有提供公平正义"公共产品"的职责,政府和市场具有各自作用的边界和范围。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确保权利、机会和规则的公平等,其实现路径主要有:确保制度规则和公共政策本身的公平正义性;实现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制度改革方面的重大突破;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坚持公正执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坚持差别原则,体现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和特殊保护;强调代际正义,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游离于法律之外,对伦理道德以外企图以法律协调人际关系的做法避而远之,影响至今,法律也难以确立其至上性与权威性,现实中崇尚权力高于信仰法律。唯有民众对法律正义、公平价值的普遍认同和信仰,法律才能成为解决一切问题最终的选择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