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义 《学周刊C版》2010,(12):146-147
【教材简析】《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森林被乱砍滥伐带来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解释,小云雀知晓了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萌生了植树的心愿。故事以人物对话为主,寓科学知识于有趣的叙述之中。文本的重点是:失去森林有风沙、洪水的危害,有了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简析心愿是个温暖的字眼儿,凝聚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云雀的心愿很简单: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流畅,采用对话的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旅程中飞过沙漠上空、大河上空,以及最后回到森林后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4.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课文叙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行时看到的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它从中认识到了森林的重要性,最后许下心愿———“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学到这里,多数学生都对小云雀的心愿表示了认可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愿意去沙漠植树的决心和期盼,但也有少数学生发表了不同意见。生甲:我认为沙漠不可能变成绿洲。(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停顿片刻之后,向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 生乙:他说得对,沙漠上是种不活树的。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这很好,要是能把理由说出来就更好…  相似文献   

5.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强大的磁场,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学《云雀的心愿》(苏教版语文第七册)这篇课文时,我紧扣课文重点,让学生阅读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点击课题,把握重点教学伊始,我出示课题后简介了云雀,接着让学生了解心愿的意思。然后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说出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课文中有现成的答案。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速读课文,找出云雀的心愿并练习轻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云雀的心愿:明年春天,小云雀将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  相似文献   

6.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课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故事中。章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本属说理性章,为了避免将语课上成科学课,在教学时,教师应牢牢把握语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读读句子,说说感受,议议道理,从  相似文献   

7.
云雀练飞     
麦地里出生的小云雀,在妈妈的哺养下,长齐了羽毛,开始练飞了。这天,小云雀从地上猛一跳,展开双翅,向空中飞了起来,5米,10米,20米……100米,一不留神,它撞上了大烟囱,跌到地上。从此以后,小云雀只在麦田上蹦蹦跳跳,再也不敢飞了。妈妈见此,问道:“小云雀,你怎么不飞了?”“妈妈,我没能力和你一样高飞了。”云雀妈妈听后,想了一会儿,说道:“孩子,跟我来。”说完,领着小云雀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孩子,你眼睛往上看,用力向上飞就行了。”“好吧,我试试看。”“一、二、三,飞!”小云雀向天空飞去,10…  相似文献   

8.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  相似文献   

9.
云雀的心愿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  相似文献   

10.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故事中。文章说理形象通俗,语言富有情趣。本文属说理性文章,为了避免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在教学时,教师应牢牢把握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读读句子,说说感受,议议道理,从“读、说、议”中悟情,从“交流、探究”中晓理,在“轻松活泼”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以及产生这个心愿的原因,懂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云雀妈妈的话,为什么说森林是一个大水库,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段:出示《云雀的心愿》(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自然段:"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师:"乱砍滥伐"是一个生词,要理解它就要先了解"滥"这个字的意思。请大家快速查词典。(生查词典)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听了一堂《云雀的心愿》语文公开课,其中的一个环节让我一直难忘。老师播放了几幅人们乱砍滥伐的图片后,师:"同学们,看到这些情景,假如你就是小云雀,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生1:"我恨死他们了,我要用尖尖的嘴巴啄死他们。"师:"你真勇敢!"生2:"他们让我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我要带领鸟类家族的所有成员往他们头上掷石子。"师:"对!还是集体的力量大啊!"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观看了薛法根老师执教《云雀的心愿》视频。整堂课没有精美的课件展示.没有跌宕起伏的环节设置,呈现出天然之美,不禁让人感叹:平平淡淡才是真!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以课文整体为例子,进行针对性的写作篇章的训练,符合学生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规律,它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整体写作技巧. 一、模仿语言风格,整体迁移 语言是有风格的.语言风格的形成需要从模仿开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云雀的心愿》都属于说明文,但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的语言属于非文学语言,讲究真实、准确、规范、凝练;《云雀的心愿》一课语言属于文学语言,讲究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音乐性.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是语言风格模仿训练的好材料,我设计了改写训练,让学生选择一种表达方式,进行改写.即以《云雀的心愿》的方法用自叙的形式介绍火星,或者以《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介绍云雀的所见所想.结果学生的练笔生动有趣,各具特色,读来兴味盎然.  相似文献   

16.
陆骏 《班主任》2014,(10):58-58
在《云雀的心愿》公开课上,小宇突然好奇地问我:"云雀是一种什么鸟?"虽然我在备课时下足了工夫,但此时心里却一阵慌乱,准备了那么充分的教案,偏偏漏掉了这个细节,没有资料,无从下口。孩子们眨巴着求知的眼睛看着我,听课的老师就坐在后面,也笑眯眯地看着我。  相似文献   

17.
《云雀的心愿》一课的教学,教师将文本理解和实践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的核心主题上,真正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聚焦课题中的"心愿"一词,引领学生明了心愿,在大胆质疑中明确学习方向;品析心愿,在探究揣摩中紧扣体悟核心;圆梦心愿,在实践表达中拓展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8.
犤教例犦(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课文,明确了云雀的心愿:到沙漠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时突然有一位学生提问)生:老师,云雀的心愿能实现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师: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云雀的心愿能不能实现呢?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能或不能都要说出理由。生: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用细腻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个生动的科普故事。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流畅,学生无论是了解内容还是体悟感情,难度都比较小。新基础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怎样用好教材,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一文本的难度在哪里。我们教师如何用好文本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和体悟感情。和一位新教师三次磨课《云雀的心愿》,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引进"文体改编",实现"勾连文本"的目标,参与其中,颇受启发。结合阅读教学第一课时课堂转型,以及这一教学环节的三次改动,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时间摇在某一天的中午地点摇在一个破坏严重的森林里人物摇伐木工人工厂工人猎人小白兔小花猫小云雀一群小学生第一幕家园受劫阳光闪闪的,照得树叶也闪闪的。[幕起,伐木工人在砍伐(fá)树木。工厂工人在打开排水阀(fá)。猎人在捕杀两只大白兔。小白兔在哭泣。小花猫在不远处吃午饭。小云雀在低空盘旋。]。江苏省通州市实小六(2)班张贤俊小白兔摇呜———呜———呜,我的爸爸、妈妈都被猎人捕杀了,哥哥、弟弟也走散了,我该怎么办呀!呜———呜———呜。小花猫摇(听见了小白兔的哭声,急忙放下手中的美餐,跑了过来)小白兔,这个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