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13,(1):47-49
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推出2012年度回顾专刊,盘点了这一年科研及科学政策方面的起起伏伏。专刊导言说,从"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发现到"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2012年对科学来说充满了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评出2012中国科技之"最"最玄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的成果上榜。《科学》的评价是,"如果物理学家无法发现超越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那么中微子物理可能会代表粒子物理学的未来。大亚湾实验的结果可能就是标志着这一领域起飞的时刻。"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宣布发现疑似"上帝粒子",这一发现迅速引爆科学界。什么是"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称作"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毛黎 《今日科苑》2013,(2):29-31
美国《科学》杂志于2012年12月20日公布了2012年度10大科学突破,科学家在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亚原子粒子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被评为2012年最重要的科学发现。40多年前,科学家假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是解释其他基本粒子(诸如电子和夸克等)如何获取其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6.
<正>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为此而奉献,很多科学家遗憾地离开。我参与研究‘上帝粒子’十几年,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美国《科学》杂志报告说,多位华人科学家领衔的团队,首次发现了被称为"天使粒子"的马约拉那费米子的存在证据,破解了困扰物理学界整整80年的难题。多位顶尖物理学家认为,"天使粒子"的出现让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绝佳的量子计算机材料,将大幅提升现有计算速度和效率,进而引发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深刻变革,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天使粒子"即马约拉那费米子,是一个比已知最小物理单位量子还小的单位。  相似文献   

8.
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月19日在北京揭晓。"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蛟龙"号下潜、"好奇"号火星着陆、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等分别入选。  相似文献   

9.
<正>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在2017年7月2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发现"天使粒子"的论文。80年前,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预测,物质世界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当时称其为马约拉纳费米子。张首晟把这种粒子称为"天使粒子",源自美国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天使与魔鬼》。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惊人的后果,物质世界中正反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推出2012年度回顾专刊,盘点了这一年科研及了科学政策方面的起起伏伏.其中,十大年度人物分别是: 罗尔夫-迪特尔·霍耶尔(Rolf-Dieter Heuer)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理事长,他让世界认识了"上帝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通常被简称为CERN,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全球资讯网的发祥地.它整个机构位于瑞士日内瓦西部接壤法国的边境.成立于1954年9月29日,为科学家提供必要的工具.他们在那里研究物质如何构成和物质之间的力量. 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3时许,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粒子物理实验室举行的两场特别研讨会上报告了对希格斯粒子质量的测量值,置信度为5σ.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其他同类探测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此次太空之旅共有3个科学目标:即通过在空间高分辨、宽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发现疑似"上帝粒子"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高能物理跨洲视频会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管罗尔夫!豪雅在会议上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而这种粒子很可能就是寻找多年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本关于科学发现和发明历史的终极视觉指南,逐年跟随科学的故事,对主要科学理论和概念附以丰富插图的时间轴与详细文字解释。以真正的全球视野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故事汇集在一起。这部《DK科学历史百科全书》收录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以及其背后的故事,从火和轮子到粒子物理学和基因工程。从史前到现在,这部DK "科学史"中的时间轴将事件、发现和发明融合在一起,揭示科学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正一本关于科学发现和发明历史的终极视觉指南。以真正的全球视野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故事汇集在一起,并附以清晰的时间轴、详细的文字解释和丰富的插图。这部《DK科学历史百科全书》收录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以及其背后的故事,从火和轮子到粒子物理学和基因工程。从史前到现在,这部DK"科学史"中的时间轴将事件、发现和发明融合在一起,揭示科学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一本关于科学发现和发明历史的终极视觉指南。以真正的全球视野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故事汇集在一起,并附以清晰的时间轴、详细的文字解释和丰富的插图。这部《DK科学历史百科全书》收录了几乎所有重要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以及其背后的故事,从火和轮子到粒子物理学和基因工程。从史前到现在,这部DK "科学史"中的时间轴将事件、发现和发明融合在一起,揭示科学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腾讯科技讯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7月3日,似乎今天的人们都在为着同一样事件而等待,被喻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让全世界为之疯狂。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这个神秘的基本粒子,在探索“上帝粒子”的过程中,一直不缺少关于该粒子的神话、谣言,而对于粒子物理学家而言,这项发现任务仅是至始至终的数学与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6):4-6
正今年7月4日,位于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能中心向全世界宣布,找到一种新亚原子粒子,这种粒子与之前预言构成质量的"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特征一致。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次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相似文献   

19.
从1994年LHC项目的批准,设计到建造,这项耗资百亿美元的庞大工程终于历经14年,于2008年正式建成。在短短的4年时间后,2012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ATLAS和CMS)发现了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上帝粒子"。"从提出‘上帝粒子’这个理论到现在,将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20.
中微子物理是粒子物理最重要的前沿之一,存在众多未解之谜,可能成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突破口,也是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大亚湾中微子实验2012年出人意料地发现大的新中微子振荡模式,使近期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和CP相角成为可能。江门中微子实验(原名大亚湾二期实验)2013年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2015年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它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核心科学目标,同时精确测量中微子6个振荡参数中的3个,达到好于1%的国际最好水平,使检验中微子混合矩阵的幺正性、发现新物理成为可能。它也可以研究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寻找暗物质、质子衰变等,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能对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做出重大贡献,也将对宇宙学、天体物理乃至地球物理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