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化学平衡计算教学中有关平衡常数的问题 :以平衡常数为主线计算的思路和程序 ;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 ;标准平衡常数与非标准平衡常数的差别和换算 ;平衡常数的数值与单位等问题的体会 .  相似文献   

2.
<正>一、平衡常数K的类型和定义1.实验平衡常数(又称经验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是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测定后经计算得到的。实验证明:对于任何可逆反应aA+bB===gG+hH。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之  相似文献   

3.
化学平衡(包括电离平衡和盐类水解平衡)中有些问题在中学知识范围内较难解决,如有的问题运用平衡常数的知识较易解决,若不用平衡常数也可解决,但较为棘手.不过用中学知识解答这样的问题能起到锻炼思  相似文献   

4.
新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多重化学平衡,涉及平衡常数计算.文章介绍了应用“三段式”计算多种平衡常数(Kc、Kp、Krp、Kx)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衡移动的本质及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2.能熟练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分析平衡移动(重点);3.能利用平衡常数定量分析平衡移动(重难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三个基本问题及问题导思、习题进行分组讨论与分析,总结出平衡移动的本质、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能熟练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和平衡常数分析平衡移动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促进学生形成化学平衡观;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国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中,分压平衡常数(K_p)的考查,近年已成为高考化学的热门考点.他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变形考查形式,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知识灵活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利于反应灵敏、思维敏捷的考生脱颖而出,具有较好的效度与区分度.而在考试计算K_p时,若运用传统解题方法,过程繁琐、计算量大,出错率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形式、对象出现了新变化.在浓度平衡常数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压强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等概念.但平衡常数的意义不变,它们的大小均只受温度影响,而且应用方向几乎不变——判断可逆反应的方向、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等.同时按照多重平衡规则将浓度平衡常数与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8.
浅谈化学平衡计算教学中有关平衡常数的问题:以平衡常数为主线计算的思路和程序;标准平衡常数的求算;标准平衡常数与非标准平衡常数的差别和换算;平衡常数的数值与单位等问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例1 已知下列反应在1123K时的平衡常数及△_rG~θ (1)C(石墨)+CO_2(g)(?)2CO(g) K_1~θ=1.4×10~(12) (2)CO(g)+Cl(g)(?)COCl_2(g) △_rG_2~θ=5582.8KJ.mol~(-1)计算反应(3)2COCl_2(g)(?)C(石墨)+CO_2(g)+2Cl_2(g) 1.在1123K时的K_3~θ 2.若在密闭容器中,当COCl_2、CO_2、Cl_2的分压分别为200kpa、50kpa、100kpa时,判断反应(3)进行的方向。 解题分析:根据△_rG~(0-)=-2.303RTlgK(0-)可求出K_2~θ。由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1)+2X反应(2)=反应(3)的逆反应,根据平衡常数运算规则,若一个平衡反应乘以系数q,其平衡常数则为原来平衡  相似文献   

10.
化学平衡是反应原理中非常重要的知识之一,而平衡常数则是解决这一类平衡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如果平衡常数运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平衡常数在解题中的妙用.一、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勒夏特列原理定义中减弱一词的含义较难理解,教学中使用平衡常数通过计算,定量进行比较,可以较好地突破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难点.所以,平衡常数是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21年山东高考题第20题中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x的提出,剖析了一个可逆反应分别在恒温恒容、恒温恒压条件时,Kx与浓度平衡常数Kc、压强平衡常数Kp的关联,并由此得出Kx的影响因素。在具体问题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商(Q)与平衡常数(K)解决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探讨了它们的共同点及差异,并总结了计算平衡常数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平衡常数教学往往注重分析数据和计算训练,缺乏基于情境的真实化设计。本文将平衡常数的教学融入氢燃料电池车的制氢方式选择这一真实STSE问题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认知需求,将平衡常数这一核心概念的迁移和应用与制氢反应的选择这一真实问题解决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学科知识应用上把握化学科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选修4中引入了平衡常数的概念,在中学化学中,师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以深入解释的溶解问题.如氨水和MgCl2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而该沉淀又能溶于NH4Cl.氨水和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但Fe(OH)3却不能溶于NH4Cl溶液.FeS能溶于强酸,但CuS不溶于强酸.CuS能溶于  相似文献   

15.
化学平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命题者青睐.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平衡常数表示的含义、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平衡常数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多以图象和信息的形式呈现,难度较大,在复习中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布朗斯特酸碱质子理论中对酸和碱的定义分别是:酸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碱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HA(酸)≒H~++A~-(碱)中的HA和A~-就称为共轭酸碱对.由共轭酸碱对组成的混合溶液(如醋酸和醋酸钠,氨水和氯化铵等)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这类问题在以往教学中经常是给出一些定性的结论,学生往往限于死记硬背,而不能彻底理解.新课程的教材中引入了电离平衡常数,通过平衡常数进行定量计算,就可以明确讨论出由共轭酸碱对组成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17.
“某温度下,当H_2 Br_2(气)(?)2HBr的反应达到平衡对,各反应物质的浓度分别是:[H_2]=0.5摩尔/升,[Br_2]=0.1摩尔/升,[HBr]=1.6摩尔/升。求氢气和溴(气)的起始浓度和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是毫无问题的,欲求氢气和溴(气)的起始浓度却有困难。在一定温度下发  相似文献   

18.
早在1888年,就已在许多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勒夏忒里原理,对化学平衡体系(包括相平衡)平衡位置的移动方向进行了定性描述。后采热力学方法的发展对平衡问题已能进行定量计算,为勒夏忒里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拟避开较复杂的热力学推导及计算,只借助于由热力学推导获得的平衡常数表达式讨论平衡的移动。在全日制十年制高中课本第一册化学中,是从勒夏忒里原理描述的,但新教  相似文献   

19.
平衡概念和有关平衡的计算在中学化学和大学普化、无机、分析、化工及物化等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中常常遇到下列问题:对教材中相继出现的众多的平衡现象能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中学教材中对平衡常数的动力学解释与大学教材中逐步深入的热力学法解释有何联系和区别?平衡常数的值和单位与标准态的选择及浓度单位的选择有何关系?推行SI制对平衡常数的计算有何影响?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TRPO萃取剂对Fe(Ⅲ)的萃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计算了TRPO萃取Fe(Ⅲ)反应的焓变△H~O,熵变△S~O及表现平衡常数K.测定了水相中Fe(Ⅲ)浓度与有机相形成三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