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当前流动青年的异地分居问题,文章基于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视角,通过对10对异地分居的青年夫妻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着重探讨异地的青年夫妻在微信进行的维护婚姻稳定的积极实践及其微信使用对异地的青年夫妻的影响。研究发现:异地青年夫妻在传统沟通场景的消解和新场景的融合中代际需求和情感需求出现分化;青年夫妻通过微信进行家庭群体感的再建构和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个不同内涵。异地分居的青年夫妻通过微信提供的不同情境建立家庭媒介化亲密,赋予亲密关系更鲜活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由于互联网传播代际差异,两者在接受行为上出现了显著差异。互联网传播代际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知识沟、媒介素养、主观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的交流,帮助年长一代树立正确互联网传播观念,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信息传播,不光需要青年一代的信息反哺,更需要信息传播平台与媒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微信推进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信息媒体构架被新型社交媒体消解和重构.处于融合创新背景下的传统媒体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积极创建微信公众号,探索新闻传播新模式.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框架与推送方式、新闻传播观念与话语、个体体验与互动反馈等方面有一系列变革与创新,其新闻信息重构与传播效能的新变为媒介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何婷  冯锐 《东南传播》2021,(2):125-129
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形态的进化与升级。由新技术催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交媒体不只是引发了传播形式、传播生态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重构了媒体的社会权力结构,这使得媒体社会责任的价值内涵、指标体系、履行路径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十多年来,社交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造成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国内学者对其产生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选取了国内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缘起、热点话题、研究趋势进行探索,力求梳理和勾勒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洞察我国学者对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内涵演进,从而对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分析:社会性别在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下,在影视剧、广告、文学作品中被建构,性别刻板印象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语言和图像被强化,虽然社交媒体用户自身也试图通过相同渠道、男女之间性别气质的交换与聚合来消解性别刻板印象,但标签化、污名化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社交媒体与移动智能设备的完美联姻,消解了传统的家庭关系.新媒介介入家庭内部后超越了传统媒介营造的家庭氛围与社会环境,新的家庭信息场景和新的媒介情境重新塑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本文探讨社交媒体传播模式与形态下对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新情境下家庭内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的变化特点,父母的家庭绝对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是否消解了社会信任以及制造了更大程度的社会分裂?社交媒体的危险是否被夸大了?这在研究者中并未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制造了“黑暗世界”,引发用户的愤怒情绪和不理性;但同时有研究者认为,当下关于社交媒体平台对社会影响的讨论,都受到缺乏实际数据的困扰,这是大多数针对互联网平台的研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1):12-16
本文运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广西东南部L村进行了持续的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乡村旅游传播资料。调查发现,伴随该村旅游传播活动的推进,村民对社区认同不断发生变化。在乡村旅游跨文化传播的建构与生产中,村民的社区认同呈现中心化与边缘化并存的悖论。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会损毁当地的传统文化,消解当地人的社区认同。  相似文献   

9.
黄含韵  夏晓草 《现代传播》2023,(11):141-153
通过全国性的问卷调查(N=4865),全面呈现中国居民社交媒体使用与沉迷现状,并从社会心理、角色和情绪三方面探讨中国居民的社交媒体沉迷特征。研究发现,18—39岁的中青年是社交媒体的中坚用户,也是社交媒体沉迷的高发人群。调查参与者中42.1%可被界定为社交媒体沉迷者。性别和家庭月收入对社交媒体沉迷没有显著影响。重度使用微信、微博、B站、抖音/快手的用户容易沉迷于社交媒体,但个体的社交网络规模则对沉迷无显著预测力。与非沉迷者相比,沉迷者更经常在社交媒体上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喜欢拖延,并热衷于进行社会比较。社交媒体沉迷者虽然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更多的积极情绪,但却在社会生活和朋友圈中感受到更多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0.
谢添 《东南传播》2016,(7):110-11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的人格特质对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影响,调查对象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博士),样本数量是160。本研究中的社交媒体包括但不仅限于QQ、人人、微信、微博、知乎、各类论坛、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研究发现,外向性和情绪稳定性特质明显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中发表评论的字数更多;外向性特质明显的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更长;使用微信更频繁的人比使用QQ更频繁的人年长;在使用时间上,社交对象是恋人的人将比社交对象是朋友的人花费更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  相似文献   

11.
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阅读方式被颠覆,以个人兴趣为中心、互动分享为传播核心的社会化阅读开始重构我们的阅读习惯。本文通过介绍社会化阅读的概念、兴起背景、发展和特点,分析社会化阅读如何解决读者对阅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春节,上海大学博士生王磊光的一篇《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返乡笔记,火爆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在返乡笔记中,王磊光描述了乡村的人际关系、交通设施、婚姻观念的变迁,并由衷地表达出了知识的无力感。随后,更多的博士返乡记开始出现在网络上,如署名为“古鱼”的《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博士返乡记呈现出迥异的乡村面貌与知识分子的乡村情感,并由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动员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动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更深入理解这些改变,本文采用国家-社会框架,以G省Z县SX乡为个案,探讨了社交媒体在乡村防疫动员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乡村防疫动员中认知建构的主要媒介,并且促进了更高效的人际传播和动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4.
青年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成为当前引人关注的研究问题。由于社会文化和个人认知存在多样性和相异性,使得此类研究带有不同程度的观念偏离。本文试以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对此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学理解读和实践辨析,抓住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和社会文化生成改变这两个动态基元,发现青年用户在个人与社会关系识别上存在误区,在文本符号指向中难以寻求文化内涵,在沉迷内隐中缺失改变主体态势的意识驱动力。  相似文献   

15.
罗文 《新闻传播》2022,(3):20-22
婚姻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对婚姻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意义高度重视.运用玛格丽特·米德的三喻文化范式对两代中国人婚姻观的代际传播路径进行研究,会发现成长于前喻文化环境的70后父母秉持着前喻习得式传统婚姻观念"催婚",希望子女可以在规训中继承长辈的生命历程时间轴.而成长于并喻文化环境的90后子女却在同代人...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时代,把关人缺失、差序格局变迁,社会共识机制逐渐被消解。本文基于公共空间和社会共识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诠释数据新闻重构社会共识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新闻用户基于共情、共鸣、共振的三重意义建构对新闻意义和观念做出理性取舍和选择,经过思想整合生成普遍认同的“最合理意义”,最终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对话范式”是近年来指导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范式。然而伴随海外社交媒体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场域,传统“对话理论”面临社会网络关系盲区下的对象偏离和叙事错位困境。本文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聚焦海外社交媒体场域,结合数博会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实践,提出国际传播“对话范式”应基于海外社交媒体网络社会关系情境,引入“互动关系”“议题参与关系”和“权力关系”三大社会网络关系线索进行对话重构,以促进国际传播真正“对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骆语诗 《东南传播》2020,(8):122-125
社会性别建构主义认为对于社会性别的认知是建构的、来源于人际互动。研究通过对广州地区青年男性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交媒体、青年男性护肤行为与社会性别建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护肤内容的接触频率、形式、立场、呈现性别、传播者的身份和特质都与青年男性的护肤行为及其社会性别建构有关。这种社会性别的解构与重构是在性别平等意识、个体意识、消费主义共同作用下在社交媒体的"拟态环境"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NVivo软件对30家国外传统新闻机构的社交媒体规范文本进行了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外传统新闻机构通过严格控制新闻工作者在各种场合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将社交媒体限制在传统新闻伦理和新闻生产方式之内,试图以此维持自己在新闻活动中的中心和正统地位。这与社交媒体开放性与参与性的特点存在矛盾,将有可能导致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陷于困境。本文还分析了国外新闻机构对社交媒体进行控制的原因,以及为应对社交媒体而改变新闻生产社会控制方式产生的弊端,并给出了分析结果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及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2):63-72
传统的社会性别与家庭问题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妇女在家庭内遭遇父权制的劳动剥夺或者肉身、情感的家庭暴力,其结论必定是为妇女作为体力与精神的双重受害者而鸣不平。笔者另辟蹊径,凭借历经三年半的实地田野调察和数字民族志的研究积累,深入了解都市中年男人的同性社交与家庭沟通的冲突,从而构连市场经济转型与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削弱家庭的亲密关系建构,反思已婚中年妇女在家庭社会性别权力与社会的政经维度所承受的多重压制,她们甚至被持续贬抑和蔑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