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 ,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一、让学生多“动”所谓多“动”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学习 ,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具 ,多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 ,让他们自己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如教学“5”的认识时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 5根小棒、5个圆片、5…  相似文献   

2.
正一题多解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有价值的训练类型,这类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地发展。一、一题多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不仅是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全方位应用,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一题多解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对于一题多解,教师要给予学生们相关的指引与提示,对于有些问题学生们会存在惯性  相似文献   

3.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述、一题多变的方法,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将复杂的问题提炼为简单问题,多角度思考,在多问、多解、多述、多变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就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数学教学中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变、一题多编都体现了“数学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重要,要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多种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6.
蒋树龙 《高中数理化》2011,(10):49-50,59
1 运用一题多解强化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灵活性 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由此,可以使学生封闭的思维开阔起来,当多种解题方法在头脑中凸现出来以后,学生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法,从而达到多中求快、多中求巧、多中求优的目的.通过一题多解训练,  相似文献   

7.
王克军 《中国教师》2013,(Z1):242-242
"分享式作文"要求学生以新思维、新表达,反映生活,阐述自己的真体验。我认为,要写出能体现新观念、新事物的作文,要在创新作文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作文教学之精华,做到"四多",即多看、多读、多想、多积累。一、多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给学生一双慧眼  相似文献   

8.
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让学生多动   多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学习,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从低年级学生思维的规律来看,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多提供具体形象的教具、学具,多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如教学“ 5”…  相似文献   

10.
一题多解能有效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锐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求新及探索精神.多题一解,形成规律,检查思维的成熟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归纳、总结.多题一解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归思想与转换能力,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