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热线电话在广播宣传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天津经济广播电台刘素琴一、热线电话在广播宣传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自从电视进人千家万户以来,广播在传播媒介中的优势地位受到强烈的冲击,许多人开始怀疑广播的生命力,提出广播是否能振兴的疑问.广播传递的是声音讯...  相似文献   

2.
广播热线电话节目的定位李文明广播热线电话节目以其广泛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在广播宣传改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一节目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扬长避短,办好广播热线电话节目,很有必要明确它在广播传播中的位置,即定位。首先,我们要分析听众对广播热线...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以主持人直播、热线电话参与和一大批专业性系列电台的出现为标志,中国广播在受到电视传媒冲击所形成低迷期后迅速复苏,广播热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波。但是转眼又是十年,这十年中,受众对当时新的广播形式已经习以为常,广播改革暂时进入了一个休整的阶段,而电视业再度以改革后的崭新面貌崛起。此起彼伏,本是竞争中极为普遍的正常现象,“起”和“伏”都只是相对的高度比较,“起”者也许占领的确实是一个新的“制高点”,而“伏”者却不一定就是现在高度的下降。当代的中国广播也许与电视传媒的再度崛起相比较是处于一个相对的…  相似文献   

4.
“热线电话”节目要这样热吗?黄同世近年来,“热线电话”节目在广播中被大量运用,形成了一股“热”,有人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何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热线电话”节目在广播中的作用,不仅是对“热线电话”节目这种传播方式的认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广播...  相似文献   

5.
再认识广播优势──从广播“热线电话”讨论引发的思考蔡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去年办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对广播中的“热线电话”现象组织了一场讨论,让广播界同仁各抒己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高广播节目质量,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这场长达...  相似文献   

6.
钱笑 《新闻知识》2005,(11):94-95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普及的冲击,广播媒介曾一度走入低谷。在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1983年的第十一次广播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和“四级办广播”的发展战略,1986年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广播改革的序幕,出现了广播发展中的“直播热”、“主持人热”、“板块热”、“热线电话热”等新气象,  相似文献   

7.
我们怎么办好广播热线电话节目单承斌,宋光广播热线电话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决定了热线电话节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从热线电话节目的内容上看,存在着话题选择问题。特别是新闻专题类节目,话题的选择一般都是人们关注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热点问题,一旦话题把握不住,...  相似文献   

8.
黄桃利 《新闻窗》2010,(6):97-98
热线电话直播互动是现代广播的一大特点。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传媒中,可以说广播是与现代通讯工具结合得最好的传媒。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电话就可以同广播电台的直播间连接,实现直播互动。  相似文献   

9.
刘海涛 《视听界》2011,(6):36-38
相较于电视、纸媒,广播是弱势媒体;但是在快速变幻的媒体环境中,广播过去的劣势成为今天的优势。广播是听觉媒体,新媒体的崛起,会跟电视、平媒争眼球,而广播与新媒体只有互补关系,没有替代关系。新媒体让广播新闻拥有了“可视化”的平台,广播的公信力、及时性嫁接上新媒体的广泛性、互动性,让广播新闻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10.
少儿广播的发展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儿广播与少儿电视一样.同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但是.近年来.少儿广播在众多的媒体竞争中,显得老旧了,落伍了。更由于电视少儿节目的崛起.尤其是电视少儿频道的开播和优秀电视动画片的大量涌现.少儿广播的听众大多已聚集在了电视机旁,成为了“小电视迷”,少儿广播出现了萧条状态.处在了一个低潮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从第四媒体的崛起看人类追求怎样的一种传播境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第四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的大众媒体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继1995年以来,报刊、广播、电视先后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上同热潮。英、美新闻报刊捷足先登,积极发行网络电子版,力求在网络上占得先机。广播也因网络技术问题的解决,开始在网上传送音频信号,实现了实时播放和随时点播。电视媒体也不甘示弱,纷纷上网“抢滩”,建立自己的网站。 为什么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的传统媒体会在新媒体崛起的短期内迅速做出反应?为什么传统媒体要借助于新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和范围?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番探讨。 一、个人化服务:追求超越时空的信…  相似文献   

12.
广播改革在经历了主持人大板块、上直播、开通热线电话、办系列台等几个浪潮之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强化精品意识,多出精品,正在逐步成为广播工作者的共识。当今,广播面临着电视、报纸等多种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说到底还是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广播只能听,不用看,这是它与电视、网络、报刊的最大区别,因此,也是它的最大特点。笔曾反复将广播与电视进行比较,看看听电视的效果究竟如何。比较的结果说明。电视因为有画面的优势。只是听电视不足以全面把握其信息,而且.就目前各电视台的情况而言,音响效果不如广播悦耳。但是。在现代大众传播发展史上,虽然广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篇章。可是。电视崛起后,广播的地位明显下降。不过,在中国。近年随着汽车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广播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关于热线电话的两点大众传播学思考李盛之热线电话的勃兴与流行不仅使广播从沉寂到升温,而且冲击并引发着其它传媒的改革与发展,因而成为当代中国传播文化中的新景观。在这个背景下,热线电话不仅仅具有单纯的广播学意义,而且给大众传播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思考之一:应...  相似文献   

15.
热线电话应体现共性徐凯目前我国广播电台有热线电话参与的直播节目大体有三类:一是谈话类,即针对社会、人生的某个问题,听众通过热线电话与主持人、嘉宾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二是服务类,听众通过热线电话咨询一些问题,或由专家现场解答,或由广播发布出去之后,从社...  相似文献   

16.
电视的兴起,引起文化系统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表现是,电视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系统的冲击。本文着重探讨报纸、广播在电视出现以后面临的问题,揭示电视、报纸、广播的结构关系,阐明报纸、广播内在的文化优势,提出大众传播体系的建构原则等。植物群落式的传播文化结构电视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使报纸、广播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和电视、报纸相比,劣势是明显的,优势也是独特的。在现有对农民有影响的传媒中,电视是公认的强势媒体,而调查显示,广播正重整旗鼓,再度崛起,成为继电视之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主要宣传媒体,对农民生产生活正在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曾有省份就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组织过一次调查。近2000份调查结果反馈表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64%来自电视,12%来自广播,8%来自报纸,还有16%是靠会议、黑板报以及邻里口耳相传获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在《广播热线电话节目的定位》 (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广播热线电话节目“是一种广播中的电话交谈”。那么它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本文拟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广播热线电话利弊谈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张一才近年来,随着电话进人寻常百姓家,全国许多省、市广播电台开办了“广播热线电话”节目,或者称为群众参与的谈话性直播节目。对于这一节目,听众褒贬不一,有人为之叫好,说“这是新闻改革深人发展的结果,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热线电话与传播范明如果说80年代广播改革的主要表现是板块节目的产生和系列台的设置的话,那么,90年代广播改革的突出表现是直播形式的广泛采用和热线电话的大量引入。它为广播在各种新闻媒体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立下了功劳。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结合本人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