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德新 《江西教育》2007,(11):27-27
1.注重熏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要注重熏染,不能靠强制达成。它是随形人心去;熏染悄无声。所谓“形”有两层意思:一是文本中有形的插图和语言文字,二是“形”而上的思想情感。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如今怎样实施情感教育,注重情感的教育和熏染,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  相似文献   

3.
周春霞  王贵喜 《文教资料》2008,(11):164-166
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育课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强调"晓之以理",这使得德育陷入"填鸭式"的空洞说教,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高校德育必须重点转向情感教育,强调"动之以情",使学生首先从情感上认同它,进而在潜意识中固化它,最终在行为中表现它,这样才能提高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应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论情感教育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情感教育目的限定为使学生身心愉悦或者认为是促进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社会化,国内外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情感教育目的应该是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据此,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情感教育:"关于情感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其它人文学科一样,承载着部分价值导向作用,它不仅教化人格,而且与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情感状态联系紧密,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情感"与"情感教育"的意义和英语学习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情感教育和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7.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应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8.
一、找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内在精神需要的共振点,注重对护生实施情感教育 实现德育学科的教育性,情感熏陶很重要,这对于未来的"白衣天使"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德育教师,在对护生实施情感教育时要做到:首先,教师必须热爱、尊重和理解学生.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开在心灵的花朵,正因为情感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变得有血有肉、实实在在,而不是空有一副皮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加爵事件主要是因马加爵情感缺失而引发的生命悲剧.目前各级学校教育对情感教育的相对忽视是导致马加爵积极情感品质缺乏的重要原因,它呼唤着我们目前的各级学校教育需要更多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美丽与可爱.当然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是一种立足于人的教育.文章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内涵、现状,探讨了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所谓有信仰、有理想的教育,是指教育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而是一种充满了互动、熏染、开启心灵以及提醒心智的"慢艺术",是"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言行熏染、心灵陪伴。比如老师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总让人得到一种美感和审美冲动。再比如某位教师的敢于直言、无所畏惧等,总会让学生产生无限的人格敬仰等。好的教育更应该注重教育内涵的打造,注重提升教育的儒雅  相似文献   

13.
陈群华 《学子》2013,(2):40-41
教学不仅是情感发展及认知发展的统一,也是情感和认识的发展过程。启智、信号、健身、动力等都属于情感的功能。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兼顾学生的情感,使其维持积极的状态,还要适度保持其情感强度,侧重转化和摒弃消极情感。一、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1.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兴趣爱好就是关系到愉快情感的一种认识及活动的倾向性,它对学习并掌握技巧和科学知识、探求真理起促进作用。因此,列宁对情感的作用极为注重,他说:"如果人们没有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这些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人都有的,但语文教师的情感却有着独特的作用,因为语文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情感性。一方面,文学的生命是情感,如果一篇文章缺乏情感因素,那么,这篇文章也就缺乏动人的力量。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饱含感情的,而读的人也只有触及到这种情感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能理解和深化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再造作品的艺术情境,受到教育的熏染。一方面,教师作为学生与教材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学校教育这一维度,分析了"教育冷漠"现象的成因,重点提出了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的措施,即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关怀"、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等.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为避免出现"教育冷漠"现象,应当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即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关怀"、不断提高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与适当开设生命课程。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教学注重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切实感知教学知识之源、数学知识之本、数学知识之用,使学生不仅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而且要在一种主动的情感下学习数学,数学课堂不能是机械的灌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控制学生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情感教学对于高中新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教育已成为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步骤.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它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情感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将会极大增强学生的美感、愉悦感与幸福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情感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品德,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提高到和知识能力并重的地位,这进一步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施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和情感熏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列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使情感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