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怀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内尔.诺丁斯将关怀伦理学成功地运用于公共领域,其代表作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本文从场域性、关系性和个体性等方面对诺丁斯施之于公共领域的关怀理论作了阐释和评介。  相似文献   

2.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领域,人本主义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本文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倡导自主性学习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英语教学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诺丁斯关怀伦理学为我们审视师生关系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理论将教师与学生视作关系中的存在,并认为其本质是关怀者与受关怀者的关系,而真正的师生关怀是一种关系、能力而非美德.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突出人文关怀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使高校体育教育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在推动学生发展方面的价值为出发点,对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大学体育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价值作出论述的基础上,从高校体育教育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以及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开展策略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诺丁斯提出了"关心教育理论",就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其中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对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型的师生观、人才观、教育观,本文拟从树立平等意识、热爱学生、心灵沟通和人格影响等四个方面探索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育氛围,为实施有效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关怀伦理的影响下,人们认识到女性的道德主体地位,道德教育也逐渐从对女性的道德歧视中走出,进而从同质化的道德平等走向差异化的道德平等。关怀伦理思想在引领女性远离道德歧视的同时,又陷入了一种道德性别化的困境,从性别歧视滑向了性别专属。道德教育若要摆脱性别歧视与性别专属的双重困境,则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关怀是人类一个普遍的道德教育概念。无论是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观念的关怀,还是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模式的关怀,都是男女两性所共享的。  相似文献   

8.
霍华德·加德纳质疑传统的智能一元论,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部分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构建具有时代意义的家庭教育观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我们应构建这样的家庭教育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树立多元的评价观、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等.  相似文献   

9.
论诺丁斯“学会关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与此同时,人们的道德发展水平却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事件反映出人们的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自私自利现象越发严重,因此"学会关心"变得尤为重要。内尔.诺丁斯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关怀理论,得到了教育理论界的响应,学会关心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传播理论认为女性所生活的文化条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与男性不同的经验和伦理,从而导致一种迥然不同的叙事传播模式。论文以李少红电视剧为例,分别从主体"言说"与"双声话语";"关怀伦理"与情感化叙事;女性立场与"邀请式传播"三个方面论述了女性电视剧基于平等、理解、包容、注重情感、关系、沟通的传播叙事方式。而这种女性主义传播观对促进和推动性别平等、双性和谐、社会进步无疑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