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新的"生活艺术",新手教师学习是新手教师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实践性活动.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呈现"边缘人"的身份,其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关注点、职业认同等方面相对于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具有边缘性.基于新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边缘人"的身份,需要依托相互关联的专业成长模式、混合学习环境中的知识管理模式、临床指导学习模式支撑起新手教师的学习过程,使其最终走向教育教学"中心追求者"的身份,促使新手教师实现以发展教学专长、关注学生学习、自我认同与完整为中心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
据媒体披露,虽然目前每年有超过100多万的学生无法就业,但是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大学生不是过多而是太少. 大学生就业困难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只是扩招速度降低而已)为何得以并行?分析其原因,笔者发现,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其实是以"身份"教育为理念和核心,改变受教育者的"身份"成为教育贯穿始终的目的.提供更多的"身份转变"机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违背了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本质意义,违背了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05,(10):14-15
今年招生录取期间,部分省市招办“不约而同”都收到一份内容相同的“函”.为此,本刊记以考生家长的身份接通了致“函”人的电话…………  相似文献   

4.
学历主义的本质就是过于突出教育的身份功能,把教育机构当作“生产”文凭身份的建制和场所。在此种情形下,教育出现了“麦当劳化”现象,其特征可归纳为:大批量生产文凭身份;生产流水线是高效、快速的;身份日趋标准化和程式化;教育越来越建制化,从而使学生陷入身份规训的藩篱。对此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的教育与培训制度经过了从"双轨制"到"一体化"的改革.在这一改革进程中职业教育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与"学术流"的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从地位低下、处于从属地位的"侍女"升级到了具有平等身份的"姊妹",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职教育姓"高"还是姓"职",始终是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焦点问题.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往往在姓"高"与姓"职"之间徘徊.在谈到特色时,普遍强调自己的"职业性".而在谈到身份地位时则强调"高等性".当下的高职院校,为了彰显"职业性",非常强调岗位技能的培养,强调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学生作为一个人具有以下根本特性: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等.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身份赋予,指的是教育对人具有赋予身份的功能。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一种教育身份,这种教育身份,既具有功利性作用也具有象征性功能。教育的身份功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现实的种种扭曲使这一功能常常走向负面。应该让教育的身份功能回归本位,让学历真正成为一种受教育的经历和体验,剥离文凭对人的压迫性,剥离学历主义给教育造成的异化性,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对个人的解放和升华作用。  相似文献   

9.
非常教育:从"笨小孩"到12岁的早慧大学生! 1986年11月15日,舒扬阳出生在湖南省南县.父亲舒德初是南县六中的英语教师,母亲叶翠娥是乡广播站的播音员.扬阳还是个婴儿时,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聪颖:出生后6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8个月时就能辨认不同身份的人,左一个爷爷奶奶、右一个叔叔阿姨的,分辨得清清楚楚.孩子的早慧引起了父亲舒德初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后世的一些人常常因为孔融未参加邺下活动 ,或未被陈寿提及 ,或未为曹丕《典论·论文》之前的舆论认可 ,而对其“建安七子”的身份表示质疑。这些人实际上犯以一偏概全、历史误读、或以前否后的错误。一些人由于过分强调孔融、曹操之间的矛盾 ,企图从政治上否定其七子身份。实际上孔融与曹操曾一度休戚与共。其他人从孔融创作与其他六子的个性差异出发 ,企图从文学上否定孔融的七子身份。但事实是孔融的作品也有建安文学的一般特征 ,即气盛与辞丽  相似文献   

11.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杨茜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31-38
身份认同是研究教师发展的重要维度.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与他人、环境关系互动过程中生成教师对身份的反思、判断及自我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意义再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本文采用跨案例分析方法,基于教师与变革、职业、学生、学科的关系框架,探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教师身份认同存在共性与差异性:共性体现在"小我"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共振,即受自我与学生、学科、职业、社会变革之间圈际互动关系的影响;差异性体现在因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教师个体对时代的感受度、对改革敏感度的感受不一,不同地域与身份际遇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总体来看,社会转型期教师要自觉将教师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社会的"大我"中,又要通过不断提升"小我"以丰富作为教师"大我"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透视儿童的"同伴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同伴危机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关爱教育是以个体或群体的情感体验与关爱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对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在实施关爱教育中应增强体验性,引发学生道德感悟;增强渗透性,挖掘学科情感元素;增强生活性,回归儿童现实世界;增强浸润性,营建关爱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一词在生物学领域特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而"文化生态"是指教师、学生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是良好教育的内在因素.布贝尔指出: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所以,"文化生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笔者多年来就怎样处理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7.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8.
说"连"和"联"     
连、联二字读音相同,字义相近,所以使用时容易混淆.其实它们之间从字源到字用都有严格的区别.   连,从字源看"即古文辇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辇,字形"从车(夫夫),(夫夫)在车前引之也"(《说文解字》),即由两个人拉的车.……  相似文献   

19.
一、"同伴危机"问题的提出 同伴,是指与幼儿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幼儿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幼儿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多媒体以它独特的直观性、交互性、可控性……架起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