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hm2采表示。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公顷来表示。密度适当,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保证人工幼林及时郁闭,使林分具有最大平均高度,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又称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数或播种点穴数,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学位,它是形成一定林分结构的数量基础。了解和掌握造林密度在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为生产上制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取得良好的目标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立地条件、造林地的选择、栽植技术、抚育管理措施、造林密度分析了如何搞好杨树的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5.
如何能够提高栽植的成活率,确保造林成效,最关键的是掌握一些抗旱造林的实用技术。结合实际,针对抗旱造林主要实用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混交林在造林建设中不是很普遍,但是在造林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混交林的栽植是促进树种多样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混交林在栽植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进行搭配种植,在搭配种植中,如何进行养护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混交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栽植而成的。在造林中,混交林的栽植要对地理环境进行良好的选择,栽植地不仅要适合混交林的生长,混交林对生态环境也要有改善作用,另外栽植混交林时,树种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搭配不仅可以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更还可以增加林木的优点,促进林业的发展,本文将对造林中混交林营造的方法和特点进行综合的阐述,使其在以后的造林工作中能被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是把具有完整根系的苗木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对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不苛刻。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各种立地条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朝阳市地处辽宁西部,属典型的半干旱区,气候干燥,高温少雨,大枣喜温、喜光,适应性强,适宜丘陵地区栽植。枣树栽植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治理山林的首选项目。但是枣树造林成活率低这一现状是困扰枣树大面积栽植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织科研人员,历时5年多时间,研究开发了枣树绿苗栽培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栽植的枣苗成活率达95%以上且树势强壮,既可适时栽植,也可用于雨季造林补植,栽植当年就可结果,有利于早期丰产,及时见效,特别适合于密植枣园栽植。  相似文献   

9.
造林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每项工程都需要用一定的工艺去完成。其内容包括从育苗、造林、经营直至主伐利用全过程,造林工艺的各个工序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树种选择不当、立地条件较差、抚育管理不及时、病虫危害严重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林木死亡不。对樟子松苗立枯病及樟子松栽植管理技术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谈整地与植树造林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劣势,还要重视营林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整地和造林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整地方法,人工播种,植树造林常用方法,如直播造林法,栽植造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插条造林法和插根造林法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毛竹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功能,同时竹株每年都有多种产品为社会所直接利用,为一种永续利用型林分。一代造林,多代受益。栽植竹林能获取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人们往往只重视其经济效益等而忽视加强管理,往往造成了毛竹的低产,形成毛竹低产品。针对造成毛竹低产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综合措施,确定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红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10年后生长与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m带宽和15m带宽,30m、20m、10m孔径斑块抚育伐对红松造林试验进行景观处理,栽植了容器苗和裸根苗两种类型的红松苗,并对各种处理方式下十年生红松的地径、树高和成活率情况进行了动态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造林后生长和成活都优于裸根苗;红松容器苗采用宽带和中孔径斑块,裸根苗采用带状造林效果较好。红松景观造林试验地可供长期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合理的造林密度决定林分的生产力大小,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以及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分郁闭度、生长量、抚育、间伐及木材材质的影响,指出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并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树作为东北地区较为常见的树种,具有着适应能力强、易繁殖、生长快等特点,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造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进,文章围绕着如何使用扦插造林技术来实现杨树的栽植等问题展开,旨在为杨树栽植工作的开展略提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造林的不断扩大下,森林的覆盖面积逐渐变得大了起来,在造林种苗的繁育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作为种苗进行林木的栽植时,要注重其栽植的方法要点。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苗木的培育上,也进行了科技的投入。使苗木在质量上有一定的保障,本文主要对苗木的培育,苗木的栽植进行了系统的说明。使苗木在栽植的过程中,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加强活力保护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是世界上人工造林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人工造林的效益和质量却都不高 ,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更是远远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苗木栽植时活力不强 ,尤其是苗木起出后至栽植这段时间活力受到严重破坏。苗木起出后 ,脱离了过去已完全适应的土壤环境 ,活力很容易被破坏甚至死亡 ,而这一点我国过去却一直有所忽略 ,苗木起出后活力保护的重要性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 ,那么应如何加强苗木活力的保护呢 ?1 加强起苗过程中活力保护苗木根系分布很广 ,任何起…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是我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耐贫瘠土壤。但是,由于春季风大、干旱,常规用裸根苗栽植成活率较低。所以,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农防林更新造林过程中,只要严把整地关、苗木质量关、苗木浸根关、苗木栽植关、地膜覆盖关、抚育管理关,造林成活率就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造林所用苗木符合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390-200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要求,严格按退耕还林设计要求栽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