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英语教学是充溢着丰富情感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作用,发掘教材的情感元素,在教学互动中捕捉情感质素。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进行热身,把握情感教育的基点;对英语文本积极关注,把握情感教育主线;开展活动,把握情感教育的底面。  相似文献   

2.
小学与初中法治教育必须把握教材相关内容与活动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而根据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清晰把握学习内容和生活情境的设计深度。如此,才能厘清教学梯度和教学层次,把握教学尺度,实现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八方揽萃     
素质教育应把握五个关键点王云霞撰文提出素质教育应把握五个关键点,一是完善课程设置,把握教学内容的适应性;二是拓宽教学途径,把握教学功能的多样性;三是强化主体意识,把握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四是面向全体学生,把握教学成效的全面性;五是改革考试制度,把握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摘自《教育艺术》2000年第2期)各科教学都能渗透创新教育谢玲玲撰文认为,各科教学都能渗透创新教育,一是引导和指导学生自己学懂课本,少依赖教师“教懂”课本,培养自学求知能力;二是支持学生不一般的想法和回答;三是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教师教法质疑问难;四…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认为,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要义,要把握教学技术与媒体的应用,更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有正确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必须整合在一起。教育要适应全球技术的革命,关键在教师。  相似文献   

5.
所谓“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量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教育教学中“度”的运用,笔者愚见,就是要把握做人、做事的“分寸”,掌握说话、做事的“火候”.如果能很好地在教学中把握这个“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结果往往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教育教学中的“度”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切身体会,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任职教育课堂授课质量是任职教育院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工作。把握教学需求、精选授课专题、加强课堂设计、科学组织教学、提升授课艺术、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任职教育课堂授课质量应把握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是落实好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却流于片面、单一和形式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与提高不大。那么,教学反思如何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呢?笔者认为:一是要把握反思的范畴,二是要实事求是地反思,三是要把握好反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计算机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然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文本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入手,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把握政治方向、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突出评价要素的层次性等方面,科学把握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价观。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和育人的重要媒介与载体,蕴含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在教育的诸多形式与环节中教学语言是发挥教育功效的最前沿,教学语言的使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教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因素,把握好教学语言的这个场域,就能把握课程思政的脉动。  相似文献   

11.
何艳霞 《新教师》2023,(12):57-58
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找到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探寻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语文教学的渠道,把握有价值的思政元素,促进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学需要把握好八个维度,即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握"两课"教学的高度;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增加"两课"教学的深度;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注重"两课"教学的角度;共建和谐师生关系,保持"两课"教学的温度;坚持与时俱进理念,提高"两课"教学的热度;注意正面积极引导,把握好"两课"教学的尺度;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拓展"两课"教学的宽度;运用网络文化资源,加快"两课"教改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许武育 《吉林教育》2008,(17):23-24
在教育教学中,要正确把握好教与学的基本矛盾--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运用理解教学与思考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学科实现思想教育目标的教学原则江苏省金湖县教育督导室许万明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要有效地实现思想教育目标,我认为,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针对性原则──把握心理,针对实际教学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不但要把握“社会气候”“现实国情”,还必须研...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历来在两结合上,困扰着“教”与“学”,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关系,是把握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应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正确认识高等数学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正确把握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正确把握高职高等数学课的教学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17.
只有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注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把握教育契机,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一、把握教材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以把握教材为前提.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内容、编者意图,把握知识生长点和教学重点.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要具体、全面.具体,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维等方面考虑,提出层次清晰、易于把握、可操作性强的目标要求.还应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而言,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9.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开展心理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