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司马迁的最基本的文学观一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一是“发愤著书”说。他持“讽谏的辞赋观”,对辞赋的讽谏作用极为推崇。他写作《史记》的基本原则是他的“考信”和“实录”精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批判现实的文学精神。他的这些文学见解和主张主要见于《报任安书》、《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司马相如列传》、《太史公自序》,以及散见于《史记》其他篇章的章节和片断如《伯夷列传》第一的序论部分、《儒林列传》第六十一的序论部分等。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把智力和人格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的概念,随着智力观和人格观的发展,二者有逐步融合的倾向。本文拟以广义进化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建立在智力基础上的广义进化论的人格观点,并尝试对各种人格理论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3.
现代进化论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意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冲创力。胡适等人借助这种新的历史意识和新的文化冲创力,把白话文学有力地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朴素的进化思想,虽有近代梁启超等人引进现代进化论而加以自觉运用,但只有到了胡适这里,才将它们综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思想系统和一种现代的文学史观,用它来自觉地推动文学的发展和变革。进化论既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武器,又更新了文学的认识。文学革命在进化论的理论基础上重建了文学的秩序。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是清末杰出的社会改革家。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提出了“大变、快变、全变”的激进变革观。其变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力主排挤满族贵族统治,猛烈批判二千多年来固有的封建纲常名教,为兴民权摇旗呐喊,振臂高呼。基本依据是王夫之“器变则道变,器亡则道亡”的唯物论思想、西方传人的自然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观、佛学中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理论。谭氏过激的变革思想并不能改造中国,最终流于破产。  相似文献   

5.
邵雍的文学观是其哲学思想的反映。他提出观物的方法论和观物之乐的生命境界;他认为诗歌吟咏应该是作家性情的自然流露,而著书立说的目的在于体察天时经纶人世。对邵雍文学观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进化论学观是学革命的理论基石。它既具有观念性的指导作用,又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对学革命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进化论学观作为一种学史观,唯心与唯物、机械与辩证并存,但其合理内涵主要由社会性、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历史的辩证因素和人的能动性等构成。  相似文献   

7.
中美高校学生观与学生事务观之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列举了美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的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的时间纬度考察了我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的变化,对中美两国高校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亟待强化和改变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直接涉及语言和文学的语词、语句以及引述、论说诗乐舞、《尚书》、《周易》等材料反映了《论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论语》对语言与人的关系高度关注,提出了语言使用的原则及功能。《论语》的文学观则是书面表达意义上的文学观、文化意义上的文学观和美善合一的文学观。《论语》中所蕴含的孔子或孔门语言观和文学观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勰在其文论《文心雕龙》中标举一种大文学观。这种大文学观将天文、地文、人文、动植物之文并举,全面深入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和影响。但是,从现代逻辑观点来看,刘勰的论述存有一定的疏漏,这个疏漏的存在有其深刻的文化因由。  相似文献   

10.
吴宓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受到了白璧德新人文主义观极为深刻的影响.白璧德所指的“模仿”并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吴宓接受了白璧德的模仿论,认为作家创作、民族文学的发展均离不开模仿;吴宓接受了白璧德对浪漫主义的批评思想,认为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没有反映正常的人性,从而对其采取否定态度;吴宓接受了白璧德关于文类简洁、鲜明的相关观点,严格区分了诗与文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应该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考的立场上来看待古代文论,会觉得古代文论大有升值的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以真正的当代思维、当代视域看待古代文论。当代艺术许多种类都是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古代文论的底蕴是时时闪烁其中的。中国古代文论的体系流变性和贯通性,是当代文艺学吸纳古代文论以建构新框架的重要条件。古代文论的精髓,更多地内在于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之中。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原型,潜移默化地在艺术家的头脑和艺术语言中存在并且不断地生发出来。古代文论并非与当代的文学艺术隔绝,确乎是活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之中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下全球化日趋成为现实的语境下,殷国明先生着力挖掘并适时提出的"中国文论普世价值论"是跨文化研究视野下文艺理论创建的一种新尝试.这种尝试,不仅体现为国人学者探索解决时代文化——文艺理论问题的一种实践勇气,更体现为国人学者对于"地球村时代"的一种人文胸襟和文化信仰.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政治一体化特征时,几乎都归因于工具论文学观的制约。研究者们大多从发生学的角度追溯延安文艺运动的深刻影响,工具论文学观的主流化其实是一个众多合力推动的复杂的文学思想演变过程。而检阅中国现代文论,我们却发现,这一结构的生成是与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联袂而来的。  相似文献   

14.
元结选编《箧中集》,以自身的文学思想及价值观念为择取范式与批评标准,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批评观。《箧中集》虽带有明显的复古倾向,但毕竟唱出了写实主义的先声。《箧中集》独特的选诗标准为后代的选家提供了一个选诗范例。  相似文献   

15.
为创立"新怨恨"理论而整合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中的怨恨略述,提出:从古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怨恨体验是非常普遍的;从"兴观群怨"说到"怨愤"说,可以梳理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怨恨轨迹是一脉相承的.怨恨是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学理论基础的广泛性与本土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理论批评创新,可能遇到纵向时间轴和横向视线轴两个维度的屏障。西方近现代文学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都有过基础过于狭窄的问题。为适应新世纪社会文化发展和文学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既有的许多概念重新审视,“非美学化”和“泛文化化”的倾向都应克服。无所不包的大一统的文学理论体系太可能重建,需要的是多种文学理论的竞争、融合和共存。  相似文献   

17.
贺拉斯的《诗艺》一直被奉为美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更是对后世的古典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对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文艺观大加赞赏,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将这部作品视为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其实,《诗艺》中所体现的贺拉斯的文艺观有着很明显的保守倾向。现从创作题材的陈旧性、人物的定型化与类型化、创作方法的僵化等三个方面对这种文艺观的保守性做出系统的分析,这将有利于我们客观地评价这部作品并批判地继承其中的文艺观点。  相似文献   

18.
面对20世纪文论话语割断了与传统文论之间的血脉联系,文论话语与创作实践之间的疏离、脱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自然成为世纪之交文学理论界谈论一个热点话题.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这对重建文论话语过程中自觉抵御西方文化入侵和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文论话语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创作和批评一度疏离了社会现实。并且照搬西方文学铆作技法和批评模式的现象一时成为潮流,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仍余波未息。而2006年的顾彬事件,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危机以及民族文化的寻根渴望。笔者认为,弄清传统文论思想发展演变的特征,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现时位置特征。西方文论在我国文论领域的位置。方可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所论的是广义的文章,虽然其中很多文体至今已经消亡,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并不大,但是整个文体论部分包含了许多文学理论,值得我们加以总结。这里论及四个方面:依书中的文体类分,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观念;书中对文体发展的描述,直接体现刘勰的文学史观;文体论中运用文体比较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刘勰自觉的文体意识;全部文体论中贯穿刘勰文学功用的思想,它统摄在宗经观念之下,与《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正相扣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