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师是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一)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探究性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把知识呈现给幼儿或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答案更重要。但幼儿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性活动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幼儿在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想探索或需要解决的问硒。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例如:幼儿对车非常感兴趣,但只停留在喜欢的层面上,并不能进一步地探索。这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幼儿从研究轮子开始,引导幼儿思考:轮子是什么样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相似文献   

2.
耿福琴 《山东教育》2005,(12):33-34
沉浮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和常见的科学现象,它表示了物体在水中的一种绝对的、肯定的终极状态,幼儿对它的认识是确定性的。而介于沉与浮之间的“悬浮”现象却很少被提及,因为这一模糊、复杂的现象对幼儿来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所以老师遇之或视而不见或避重就轻或搪塞而过,但它却真切、实在地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并时常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萍 《早期教育》2004,(2):21-22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节奏特点,乐意学玩游戏“FiveLittle Monkeys”(儿歌及动作附后)。 2.初步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熟悉游戏“Like a…”和鸭子、蜜蜂、小狗、猴子等小动物的英语单词。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常常听到幼儿说“我不会”。我们对这些说“我不会”的幼儿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是由于活动难度过大,或未认真学习而导致的真不会,但也有一部分幼儿“不会”是假不会,他们因何而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5.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常常听到幼儿说“我不会”。我们对这些说“我不会”的幼儿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是由于活动难度过大,或未认真学习而导致的真不会,但也有一部分幼儿“不会”是假不会,他们因何而起,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周丽萍 《山东教育》2007,(10):32-32
“逛公园”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玩游戏。歌词内容简单且重复.旋律电较朴实,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演唱要领,歌声欢快又整齐.接下来我宣布玩游戏,孩子们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倾听游戏规则:人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前奏时于拉于站立;第一段时圆圈上的小朋友边唱歌边逆时针走,中间一位“爸爸”顿时针逛公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居静 《山东教育》2007,(5):32-32
“开放”和“封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经常发现幼儿反复地开关活动的门,画圆时又总是不能封口……《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幼儿身边的、启蒙性的内容。我选择“开放”和“封闭”这一活动,内容和情节是幼儿所熟悉的,身边能够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8.
徐芳 《早期教育》2005,(6):39-39
一、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使区域中的各项活动及时满足幼儿,并促进幼儿发展。如在开展“蔬菜乐园”的主题活动时,我看到小班幼儿对水果很感兴趣,便在生活区开展了“玩玩切切尝尝”的活动。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了解了许多水果;在从切香蕉到切黄瓜,到最后切完整的苹果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本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主动选择中,了解幼儿园的基本生活规则,感受和同伴、教师一起生活的快乐。大组活动:我的选择1.借助幼儿喜爱并熟悉的手偶,如小兔,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你们好。我和你们一样,也上幼儿园了,可是我在上幼儿园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小朋友们帮助我。”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阅读》2008,(6):37-38
设计思路 有一次户外活动时,我要求幼儿自选器械玩游戏。大多数幼儿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找个空地玩了起来。只见荧荧思索了半天,从地上捡起一张纸,接着利索地将它柔成纸团,然后用脚熟练地踢了起来。其他孩子见状放下了手中的玩具,也加入了“踢球”的行列。“纸球”事件引起了我的关注:随手丢弃的小纸屑,经过幼儿大胆的想像和加工,居然变成了一件充满魔力的玩具。因此我设计了《环保小卫士》这一活动,旨在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与幼儿的体能锻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亲自做做、玩玩,形成体育活动内容游戏化。  相似文献   

11.
朱丽彬 《福建教育》2011,(7):112-113
大班上学期一开始.我们班就以“我爱家乡——平和”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家乡的特产“瑁溪蜜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和,蜜柚几乎是家喻户晓,即使没种蜜柚的家庭。也有亲朋好友相送.所以蜜柚对幼儿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相似文献   

12.
陈彬 《今日教育》2006,(8):18-18,20
几年来,我园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全园性操作活动”、“联合角色游戏活动”“快乐十分钟”、“科技活动月活动”、“幼儿才艺展示”、“宝宝艺术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又做又玩、又看又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初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冬季正是萝卜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在家中、幼儿园都会吃到萝卜,但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生的、完整的萝卜。因此,萝卜对他们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于是,我设计了科学活动“萝卜”,希望在幼儿已知与未知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4.
当幼儿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常常会问一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这种随机产生的对科学的好奇现象我认为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信息。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想像较少地受到理性的束缚,大胆、自由、无拘无束,但是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有意认知和生活体验的积累较为贫乏,因而难以展开丰富、生动的想像。我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去观察和积累各种表象,并注意促进幼儿想像的丰富性、生动性。各种各样的圆在开展“各种各样的圆”这一系列活动时,我首先引导幼儿积累关于“圆”的多种表象。幼儿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存在着“圆”:圆圆的硬币、圆圆的饼干……可在你没有有意识地引导时,孩子们不会特别关注,于是我组织了一个活动———“圆圆的世界”。我让孩子围坐成一个圆圈,听我讲述大千…  相似文献   

16.
室内体育活动,是我园“十五”体育课题研究中其中的活动模式之一。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或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不便于幼儿长时间户外活动时,我们就可以在室内组织幼儿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的指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季节特点,灵活运用适当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引导幼儿上下左右肢体都参与活动。而室内体育活动的开展正好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一个有效弥补。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活动材料 1.情趣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它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后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增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小班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感知排序”活动时,我设计了“搭楼梯”这一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插塑作“小圆砖”来进行“搭楼梯”,  相似文献   

18.
设计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的孩子很多时候在一起相互交流:“我家里的墙壁是粉红色的!”“我的家才漂亮呢,妈妈买了很多米老鼠的画贴在我的游戏房里呢!”我想,既然家是幼儿最重要、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何不设计一节活动让孩子们亲手来布置自己的家呢?现在正值阳春三月,有时一阵春风吹过,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用“做中学”的理念、原则,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一、萌发幼儿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一是科学活动成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相对其他活动,我班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有的科学实验、探索活动需要较长时间,但孩子们从不厌倦。瞧,利用松紧带制作旋转飞机的活动已整整进行了45分钟,但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结束活动。尽管教师一再要求他们把材料收起来,下次再研究,但仍有一部分孩子舍不得放手。牛牛说:“老师,让我做完好吗?我今天不玩游戏。”说:“老师,我今天也不玩娃娃家,我想让飞…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元宵节是我围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愿望。《纲要》指出幼儿同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人于。整合多种活动形式,充分利用社Ⅸ、家庭、同伴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灯节的认识。体验灯节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