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说文解字注》中有关词义引申的用例作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客观评价段玉裁词义引申说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段玉裁只在概念上把引申和假借区分开了,但没有贯彻到底;段玉裁只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途径是由本义延伸出来的,他对由近引申义或假借义派生出的远引申义却很少分析;过于崇古。  相似文献   

2.
在解释词的引申义时。笔者及许多同行都碰到了如下三个麻烦:一是教科书上对引申义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地只停留在“从本义发展(或曰“派生”、或曰“引申”)出来的意义”的定义上,至于如何“发展”或“派生”,有些什么原理,却付之阙如,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解释,当然不会使人满意。二是清代朱骏声、现代王力等语言学泰斗都将词义系统分为本义、引申义(朱名之为“转注”)和假借义三种,这种分类应是符合词义发展实际的,因而当是正确的。而中学语文教材又添个“比喻义”。其实,比喻义也是从本义“派生”出来的,也当属于一种…  相似文献   

3.
徐锴对词义引申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理性认识方面,承继许慎“六书”说,依据本义和借义的关系对假借造字进行分类,启发清代小学家进一步界定假借和引申概念,理顺二者关系;训诂实践方面,在《说文解字系传》“通释”篇中,有意识地申明大量字词的引申义,并对引申的基本途径有所认识,从而启迪后世学者深入探索,最终使引申成为词义运动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4.
从词义义位之间的关系看,词有本义和引申义.词义的发展主要是由旧词义引申而来.从使用情况、词性变化、引申途径、引申类型等方面对<吴越春秋>词汇中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说明东汉汉语发展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词义的比喻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时,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另外的一个或一些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引申义。语言工作者大都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每个汉字(词)的意义居于流动状态。而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单纯观念到复杂观念,由外延变动了内涵,则是本义孳乳延展为各种引申义的总趋势。然而,倘若要辨明一个个具体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时,既要有这种从大处着眼、居高临下的总体认识,还得考察清楚在一个词的内部,本义是凭借怎样的方式产生引申义的、是通过何种途径延申新义的。恰恰在这项具体、专门而系统的工作上,迄今我们的探讨与研究还不够精深入微。在此,仅词义的比喻引申问题,谈一谈自己初步的学习体会,试着得到一些规律性的条理。所谓比喻引申,是指人们凭借着丰富的联想,在衡量、比照两种物体,两件事情,甲乙双方的形状、性质、功能、特征之后,根据两者之间的某些相像处(形似)、某种共同点(神合),用某个旧词去比拟喻称另一事物的引申方法。这种引申可细分为二种情况:  相似文献   

6.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7.
段玉裁对词义引申的研究,开创了系统研究汉字本义及其引申义的新方法:以汉字的形体为依据,探求字的本义;以字的本义为核心,推求词义的引申线索,重建每一个词语的词义系统。而且,段氏已经发现了词义引申规律与人类的思维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了一些词义引申规律的雏形,认识到了词义引申的普遍性、系统性与规律性,为后人建立起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所谓词义引申,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词义的引申是指某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而有关词义引申的基本原则,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认为:词义引申是客观事物不断发展,人类思维日益发达的反映。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达的内容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是词义发展的基本方式。从这个基本原则看,汉语词义的引  相似文献   

9.
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古汉语也是如此。古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词义的引申形成的。无论词义多么丰富,它都往往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古汉语词的本义,而其他的义项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引申义。词的本义应该是这个词最初的原始意义,但是,应当看到:语言产生远远早于文字,在文字产生之前,古汉语词的本义是无从考知的。因此,讲“本义”这个概念时,值得注意的是:它指的是依靠古代文献作证的古汉语词的本义。在古代文献之前,一个词它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是不能妄加猜测的。但是,由于汉字中有不少表意字,形声字当中也有表意的成份,所以,凭借汉字的字形,更加上古代文献的印证,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求词义引申起源,在总结前人对词义引申概念阐释的基础上,从词义引申的主体、词义引申产生的源动力、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词义引申实现的条件、词义引申的继承性和系统性特点以及词义引申所属研究范畴等方面对"词义引申"进行较全面阐释和规范性说明,揭示了其本质特征,做出较为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词义的引申,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意义派生出另外一个或几个与之有关联的意义。乍看起来,纷纭复杂。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本义这个纲,进行分析,就能尽快地掌握引申义。如果将其列表以示,则更能给人以明了的踪迹。下面就以“策”字为例加以说明,并窥探其引申线索。  相似文献   

12.
论古代汉语词义的反向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义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词义可以通过相似、相关、相因等多种方式进行引申。反向引申是汉语词义引申系统中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被学们忽视的问题。这种引申与传统字学上所说的“反训”不是一回事。词义引申取决于词本义中是否具有可供人们充分发挥联想的意义因子。如果一个词的本义能分析出意义相反的因子,那么词义就极易发生反向引申,孳生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从多方面探讨了汉语词义引申现象,他使用一系列引申术语标注引申,推导引申义时.运用了由本义推导引申义和征引文献推寻引申义两种方法,还阐述了词义引申的方式,包括连锁式引中和辐射式引申。另外探讨了许慎释义时涉及到的引申现象,还对《说文解字》中出现较多的“一日”,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词义引中。  相似文献   

14.
王静 《沧州师专学报》2007,23(1):130-130
比喻作为修辞手段可以引起汉语词义的引申,其常见类型有三种.由比喻催生的引申义是词的固定义而不是临时义.  相似文献   

15.
修辞手段的运用会使词语产生临时意义,临时意义一旦固定下来,就成为词的引申义,因此,修辞手段对词义的引申有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修辞手段委婉对词义引申的影响,并归纳出词义的委婉引申共有三种类型:自谦式、尊人式、忌讳式.  相似文献   

16.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而词义的引申派生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是按一定的方式和顺着一定的脉络实现的。词义引申的根据和方式主要有相似类比、相关借代和相因推导;词义引申的脉络主要有"放射式引申"、"连锁式引申"和"综合式引申";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全体、由实词到虚词。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学习中,遇到词汇方面的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古今意义不同,二是古汉语的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显得头绪纷繁,不容易掌握。根据以往对古代汉语的学习,试图以"间"的本义及其词义演变为例来梳理本义、引申义及其引申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有效的手段,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文章在对隐喻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粥粥"一词的本义作为研究词义引申的切入点,从隐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各词义的演变过程和引申方法,深入地探讨"粥粥"词义的演变历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隐喻在词义延伸中所起的辐射作用,并运用隐喻思维模式认识词的多义性、理解词义的引申过程及其合理性,探讨其对词汇教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 词义的变化发展是古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词义的发展变化,指的是词的形式不变,意义有了变化。词义的引申,即由本义出发,发展衍生出新的意义,本义和引申义构成一定的意义系统,这是讲词义的发展变化的。词义的扩大、缩小与转移也是讲词义发展变化的。现在出版的高等学校古代汉语教材,处理这两部分内容不完全一致,大约可以分成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古代汉语词本义与假借义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与假借义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多义词的诸义项目前区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类型,然而,当前关于词本义的定义显著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对王力先生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理会,说明词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而不是造字时的意义,对完善词本义的定义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另外,在分析假借义时,都不可避免要以汉字为依据,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不以汉字为依据我们能说清楚什么是假借义吗?词的音义可以分开吗?其实,真正被借的是汉字,而不是词义,因此,当前所说的假借义是汉字字义的一种类型,而不是词义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