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民事起诉权完全由民事纠纷当事人行使,而社会现实要求在立法技术上设计一个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诉的主体.最合适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检察机关,由其提起民事公诉是各国立法通例,并与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相吻合,在司法实践中也有理论支持,有利于保障审判独立和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浅析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这既是对我国宪法精神和规定的细化,同时对保证民事诉讼公正、合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检察机关对民事检察工作的全面开展,有关民事检察立法过于原则、抽象、可操作性差等缺憾已显露出来,对我国司法实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现行立法规定和实践运行两个方面入手,对整个民事检察制度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按司法规律优化配置检察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检察权的产生、性质、特征、运行及发展与司法规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和正确认识司法规律才能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对检察权行使的保障,维护检察工作的整体性、统一性,从而明确检察人员客观义务,加强对检察机关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逐步实现检察机关事权、人权、财权的统一,建立相对独立的检察官管理体系,保障检察官承办案件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几乎在全球展开了司法改革运动。这次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对民事起诉权如何保障。有鉴于各国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民事起诉权保护急于摆脱现有困境的实际需要,笔者在对大陆法系和英关法系主要国家有关民事起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虽然在案件的起诉、受理程式和形式等的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民事起诉权的保护中,都在努力将正当程序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在民事诉讼法律中加以运用和实现的启示性建议,以期对我国相关司法改革的进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宪法检察制度若干关键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文本的多值逻辑使检察制度具有多重复合结构。宪法文本中的检察权属于司法权,检察权和法律监督权虽然存在交叉,但不是同一视角的概念。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的组织性质和宪法定位,而检察机关只是对从事检察工作的国家机关的概括性意指。检察院的纵向宪法定位是国家性,但在组织结构上则属于双重性配置,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是垂直领导制,各级人大只对本级检察院有监督权。  相似文献   

6.
诸多因素导致检察机关在各类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具体角色与职能的争议不断。检察机关的地位与检察权的性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元问题。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行使的检察权的实质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各项具体权能虽都体现法律监督的本质,但监督对象不同,因此不存在所谓检察权的具体权能与法律监督权的抵触,也不存在各权能之间的冲突。随着公众社会公共利益意识的增强,检察权的具体权能应当按照法律监督的现实需要适度扩展,如将公诉权扩展至各类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现阶段,检察机关为维护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利益,应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和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为主,不应以支持起诉的形式直接介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法律为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提供了许多保障措施,使检察权在追诉犯罪、惩治腐败、纠正违法、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检察权的配置还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制约了检察机关的发展。通过改革,完善检察权,使检察权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保障检察权充分而有效地行使,是检察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检察机关(或检察官)是检察权的载体所在,它以法律监督机关的形式呈现出来。检察一体化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工作的表现形式。对检察权、检察机关与检察一体化的探讨均须立足于既有法律秩序进行阐述才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行使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贯彻息息相关,检察权的运作前承侦查、后启审判,几乎贯穿整个刑事诉讼的过程,更与此次修法关涉的辩护制度、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侦查措施和审判程序等内容密切关联。因此,如何适应法律新变化、新要求,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新课题,也为检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新的挑战。为更好地在检察环节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有必要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基础理念,彰显检察工作机制价值,明确检察工作机制建设标准,加强侦查、诉讼、执行等环节的检察工作机制研究,健全检察工作机制,从而有效保障刑诉法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仅局限于抗诉方式,针对公益诉讼案件无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现状与历史考察以及对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法理基础分析认为:应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赋予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其民事公诉权的神圣职责,并对其提起诉讼的方式、范围等进行规范,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检察权配置受到分权制衡理论、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以及我国检警相对分离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权配置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检察权配置存在检察权的行政性比较明显、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的定位是否准确等一系列问题.检察权的未来改革应当对检察权进行去行政化,并且应当削弱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的属性,将监督权的权能回归人民代表大会,净化检察权的司法权性质.  相似文献   

13.
在检察机关组织机构改革中,学界对检察权法律正当性的各种学说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从民主宪政思想、检察制度的发生原理及我国检察制度的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来看,应该将检察权界定为独立的程序性国家权力。其法律正当性在于:在制度上以权力的监督制约为表征,在价值上以公平正义为追求,通过法律程序制度实现权力的监督制约,维护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学界关于检察权性质的行政权说、司法权说、混合说及法律监督权说,对这四种学说的研究进路进行了理论批判,然后在三权分立模式下对检察权性质进行了总结反思,最后在中国的宪政体制下对检察权的性质进行一种探索性的学理解释,并回应了这种研究路径可能引致的质疑和批判,指出了法律监督权说的理论纰漏,认为我国检察权实为一种新型的与行政权、审判权并存的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权具有法律监督的功能,但不应定位为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日益强化,如何既保证民事检察监督的效果,又不过分破坏民事裁判的既判力和程序的安定性,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当事人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和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期间的完善提出相应建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乡镇检察室运行机制呈现独立型数量少、兼职服务型占绝对多数、机制运行依附性较强、独立履行职能差的特点,法律监督权尚未全面强化,参与创新社会管理途径并非多元。这与检察权的配置不科学有重要关系。因此,应当将职务犯罪侦查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配置,完善诉讼监督权,全面强化法律监督权,强化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中存在的"执行难"和"执行乱"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是其职能所在,检察机关应坚持不干预正常执行活动和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综合运用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等法律手段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以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集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法律监督性。这种本质属性通过我国检察机关的一般性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表现出来。从检察权概念的学术争议与检察权体现的司法属性来看,检察权应承担司法职能。在提倡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化解社会矛盾的政治背景下,重新审视因各种原因导致检察权的行政化倾向和司法职能弱化,正确理解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检察权的司法功能,才能实现用检察权创新管理社会。检察权的配置与运行本是司法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深深的关系到社会管理的衔接与流畅,如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弱化或者忽视其司法职能,那必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路径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检察机关各项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对检察事业发展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有些改革或试验偏离检察权行使的人民性及公信力,影响着检察事业的科学发展,有必要重新审视与反思检察改革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并予以调试与拨正。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司法系统正在倡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民事检察和解就是其中的一种创新形式。考察其发展历程和实际运行情况,充满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从民事检察和解的运作基础来看,其立足于检察权和审判权的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效力应得到肯认。但民事检察和解尚未有立法规范,所以应该在制度和实施上对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