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3,(A1):178-179
音乐创编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主动参与、体验、探索、创作音乐的过程,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创编能力培养的点滴认识。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又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想像力,还能增加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知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略的见解与做法。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研究证明:3岁儿童的想象力正处于萌芽阶段,5—6岁儿童的想象力逐渐丰富,目的性、独立性增强。因此,7—8岁的儿童,也就是低年级学生的想象是比较丰富,且亟须发展的。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将是十分遗憾的,也许“天才”就在这一刻被“抹杀”了。下面,我就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标准》(201l版)中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英国教育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听音乐。”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但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不够,因此,他们在聆听音乐时,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往往会“做小动作”“讲话”“走神”。针对这些现象,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借用通感,丰富体验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要培养学生专注不断地倾听,必须重视参与音乐的欣赏形式,本文从听、说、唱、动、画、奏这六个方面谈谈自己在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海燕 《广西教育》2014,(13):116-117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从根本上说,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表现的感知能力,并在此能力基础上丰富、发展学生对音乐艺术的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由此可见,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殿堂,感受音乐之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融入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也不是单纯地学会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做到以美育人、以情感人,这就要求教师应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侧重对学生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点,本文对音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文静 《教师》2011,(11):88-89
全球著名脑神经学家Eric Jensen在过去的10年里,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表明,音乐、舞蹈以及视觉艺术能使学生有更灵活的视觉能力,能带来更大的益智效果,音乐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低年级儿童由于年纪小、经验少,好奇好动,心理活动缺乏目的性和有意性,在普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迎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此,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其在情感、心灵和智能等方面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就是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