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PAC分析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柏恩博士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态由父母(Parent)、成人(Adult)、孩子(Child)三种心态构成,简称为PAC分析理论——P(父母)心理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令人难以容忍的家长作风和命令口气;A(成人)心理状态以理智和稳重为标志,表现为慎思明断,尊重他人,讲起话总是用商量口气,不受P和C心理状态的干扰;C(孩子)心理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表现为遇事无主见,要么感情冲动,要么绝对盲从。  相似文献   

2.
区别于传统的文化课,心理活动课注重心理体验、感受,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所以授课时教师都尽量引导学生发言、 分享、说出自己的心声.心理课追求不受外界干扰、反映师生间真实的交流过程和结果的课堂.可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遭遇尴尬:要么学生过于活跃,课堂很混乱;要么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敷衍了事;要么学生不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的体验,即使站出来回答也离题千万里;还有学生直接拒绝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者在分享环节攻击、贬损、嘲笑其他同学.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负面表现,可以称之为心理课中的阻抗现象.本文笔者立足于第二届市初中心理优质课的课例,分析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主要成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歌唱的心理训练对歌唱艺术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它对于歌唱者在演唱比赛时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获得最佳歌唱状态,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就:一、歌唱的心理状态;二、歌唱的心理训练;三、歌唱训练是时代的要求来阐述。  相似文献   

4.
徐芳 《内蒙古教育》2009,(18):55-56
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当前不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要么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要么觉得没问题可提或不懂得怎样提问题.这种现象很令人担忧。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林志文  孔伯双 《华章》2007,(12):188-188
健美操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技术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由于健美操项目运动和竞赛特点;表现力、稳定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取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力、稳定性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完美完成成套动作的保证.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进行分析与研究,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帮助运动员调整自我控制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6.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学困生经历了特定形式的英语学习之后,由于不能及时适应和接受而造成对于英语学科的认知缺失,学习动机水平下降,情绪消极怠惰等心理和行为现象。一般来讲,学困生的思想和行为要么偏激叛逆,要么消极怠惰;心理素质普遍较差,自卑感、孤独感、厌恶感、恐惧感交互持续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行为常常失控,进而导致其厌倦,反感甚至躲避学习,学习成绩落于人后,最终陷入难以摆脱的心理怪圈,即: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在担任心理教师的两年里,不论是跟学生课堂的互动,还是跟学生私下的接触,我都认识到心理教师的敏感度非常重要.灵敏而准确的判断,在很多时候都能帮助到彼此. 在刚开学不久的一节心理课上,有位学生一开始就出言不逊,而且不论老师说什么,他要么就带领周围的学生重复老师的话,引得哄堂大笑,要么就是跟旁边的同学大声说话,肆无忌惮.更让我奇怪的是这个学生平时上课态度特别好,回答问题很积极,表达能力也特别好.  相似文献   

8.
耿永红 《甘肃教育》2014,(12):21-21
正挫折心理,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由于无法解决阻碍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个别中学生受到打击后,要么情绪失控,离家出走,自暴自弃,要么产生自杀行为等,这些都是抗挫折能力较弱的表现。因此,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又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心理学家将十三岁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归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间段的青少年逐渐走向独立,但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个性极其不完善。此时的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有五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和道德心理氛围。它所揭示的教学同师生的道德心理相关的理论是难能可贵的。今天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有这样一条“规律”,即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败、效益高低、价值的大小虽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它同师生的心理状态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益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成功。然而不少小学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心理误区。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呢?  相似文献   

10.
一、有效心理监护系统的界定有效心理监护系统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师生的心理状态,对师生的心理状态实时了解、有效维护的心理保健系统。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师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心理发展;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潜在的或现实的心理问题,有效干预。"监护"有三层含义:一是优化性监护,心理监护着眼于心理是否健康,让每个人拥有好的心态;二是预防性监护,如考前焦虑问题,可以  相似文献   

11.
受害者心理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很多人在遭遇不愉快时,总是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受到环境迫害的一方,自怜自艾,怨天尤人,从而放弃努力和挣扎,一面随波逐流,一面感叹命运不公,怀才不遇.由于缺乏对生活承担责任的勇气,这些人不断抱怨,咨询师要么与他一起感怀命运的捉弄,要么转而沦为指责的对象,成为来访者生活中新的"迫害者".那么,咨询师要如何才能让来访者找到自身隐藏的力量,不再用软弱的姿态来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比赛时运动员的心理分析、比赛时运动员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和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及克服的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探索一条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曼 《儿童音乐》2013,(9):46-48
声乐教学中,有些老师们往往只重视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歌唱心理训练。在声乐汇报时常能看到如此情形:平时水平相近的学生,一类在台上表现欲望强烈,情绪高昂,发挥得比台下还要好;另一类要么表情呆滞,声音细若虫鸣,要么紧张得两腿打颤甚至忘词跑调一一这便是不同的歌唱心理所造成的截然相反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歌唱心理呢?  相似文献   

14.
笔者首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他人、人与精神世界的三维生存状态、人本和异化学说的生存本质出发,把心理置于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中介和对象化活动的结果角度,把心理和谐界定为心理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心理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平衡而又相互适应,能够确保各系统相生相成的心理功能状态,在心理上对人的实在特性有实现体验。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心理结构因素和行为因素,调节和保持和谐心理状态、形成有助于心理和谐状态的心理机能品质、塑造和谐自我和自我实现是心理和谐的心理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课堂心理环境及思想政治课课堂心理环境构建的必要性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是一种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相似文献   

16.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纪律、行为习惯方面差于其他学生,我称之为"弱势群体",这一部分学生在一些老师看来是一个累赘,在教育时候,要么大骂一顿,要么听之任之,其实,他们也有感情、有自尊、有求知欲,在他们内心处,也想成才,本文对一部分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并粗浅谈谈帮助他们转化的一些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心理状态是一段时间内人们心理活动处于相对稳定时的状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表现。因此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运动员比赛时水平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进行了分析,让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自己赛前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的调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在比赛时达到自身最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发挥出自身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实践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田振 《现代语文》2008,(6):94-95
写作是一种“得之于心,形之于手”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思维性、情感性的特点,同时也掺杂复杂的心理因素。由于写作心理出现障碍而导致写作过程刚刚开始就马上终止的情况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对于高中生,主要表现在:作文课上,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有些学生只写出一个题目,或者只写了一个自然段,根本写不出一篇800字左右的符合要求的文章。他们要么是复习语文基础知识,要么是随意地翻看课外书,要么是在那里苦思冥想,更有甚者,坐在座位上发呆。我觉得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使他们的写作过程无法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一切。我从来都相信,心态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心态也将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是否完美。生活中需要一个好的心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